即时新闻

校长的“爸爸经” 良好亲子关系建立在生活的点滴间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6月17日        版次:A16    栏目:父亲节特别策划    作者:何宁

     吴颖民参加儿子博士毕业典礼

     叶志丹与女儿在一起

     刘良华与女儿在田间劳作

  

  文/羊城晚报记者 何宁  图/受访者供图

  

  父爱如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的陪伴和教育必不可少。美国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由父亲带大的孩子,智商会更高。不仅如此,父亲陪伴多的孩子,性格也更阳光。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也正是父亲事业的拼搏期和上升期,如何在工作和育儿中找到平衡点,这需要智慧。值此父亲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别采访了三位中小学校长,看看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做好亲子陪伴——

  

  吴颖民:父亲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父亲的人格、社会地位和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对孩子都有深刻的影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广州中学首任校长吴颖民从自身的成长以及从事教育工作四十多年经验,如此总结父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他认为,相比于母亲对孩子细致入微的关心不同,父亲偏严厉且沉稳的性格特点,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991年,吴颖民的儿子到了小升初的关键时期。那时候,吴颖民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的副校长。儿子贪玩的性格使得他在小升初考试中遭遇滑铁卢。吴颖民觉得,儿子这次没考好,正好是一个教育的好时机。于是,他故意用激将法跟儿子说:“你看你不认真学习,要不是因为我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你有可能就没法在这里读书了。你的真实水平是这样的吗?”

  吴颖民看着儿子因为生气而憋红的脸,知道他的内心有多不忿。他也很清楚,儿子那时候也在暗自下决心,要证明给老爸看,他不是那么差。

  果然,在接下来的考试里,儿子每次都进步50名,中考时,以华附初中年级第20名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华附高中。儿子在华附就读期间,吴颖民再三告诫儿子,不能因为自己的老爸是这个学校的副校长,就有特权,“我总是对儿子说,你跟其他学生是一样的,你要是做错了事情,一样要接受惩罚,你不仅没有特权,还要比其他同学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上清华大学,后申请到全奖赴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如今,让吴颖民很欣慰的是,儿子已经是统计学的专家了。

  

  支招:每天尽可能回家吃晚饭,这是非常宝贵的亲子时光

  

  回首儿子的成长历程,吴颖民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尽到了一位父亲应尽的责任。他笑称,自己的工作非常忙,但他陪伴孩子的法宝就是陪孩子吃饭。

  儿子从初一到高三每天午饭和晚饭都是跟吴颖民一起吃的,除非他出差没办法。在吃饭的时候,父子俩无话不谈,聊学习,聊生活,聊国家大事、社会问题,聊同学之间的趣事等。

  “当然,我因为和孩子在同一所学校,有得天独厚的吃饭机会。但我觉得,不管父亲工作有多忙,陪孩子吃饭的时间总有吧,每天尽可能回家吃晚饭,这是非常宝贵的亲子时光。”

  不管在华附还是后来在广州中学当校长,吴颖民都积极呼吁父亲多参与进孩子的教育中来。他说:“很多人在拼搏的时候总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作为父亲,要想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单位里,你的工作和岗位是可以被替代的,但在家里,你作为父亲这个岗位是终生推卸不掉的。所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当然,我也不是让家长就一定要舍弃工作而扑向家庭,而是要智慧地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节点上,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叶志丹:父亲要引导孩子养成坚毅的品格

  

  “陪孩子一起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广州市越秀区东山培正小学校长叶志丹特别记得女儿上初中时,老师开始布置很多文学名著的阅读,“我自己小时候就没有养成读文学书籍的习惯,书读得很杂,女儿初中前的阅读习惯也受我的影响,对文学名著不感兴趣。”为了让女儿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叶志丹硬着头皮陪伴女儿一起阅读,没想到叶志丹自己比女儿先把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完成。“在陪伴女儿读书的过程中,也丰富了我自己的阅历,重温少年时的情怀,做自己没做到的事情,回忆着很美好的时光……我觉得这就是为人父母才能体会到的幸福吧。”

  叶志丹谈起女儿,各种优点如数家珍,让他特别感动的是,女儿从5岁开始学习舞蹈,一直跳到高二,坚持了12年。中途有两次想放弃,但他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女儿坚持了下来。“女儿初二时突然有一天说不想跳舞了。原来是因为每天放学后练舞占据了太多时间,她没空参加学校的社团了。我告诉她,跳舞不仅仅是因为特长生进来广东实验中学要回报学校,更重要的是,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叶志丹说,当时苦口婆心劝女儿坚持跳舞,确实也心疼她,但作为父亲,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养成坚毅的品格,如果家长也退缩了,孩子就很难再坚持了。“我觉得一个家庭里还是要有一个权威的形象让孩子明白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而这个权威角色往往需要父亲来扮演。”

  正是这份坚持和勤奋,初三临近中考时,女儿和队友们以精湛的演出,获得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舞蹈(中学组)一等奖。

  

  支招:珍惜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光

  

  叶志丹坦言,自己事业的拼搏期正是女儿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如何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确实考验着每一位家长。他陪伴女儿的时间主要是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这是每天跟女儿独处的一段时间,我很珍惜,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不聊学习的话题,我们会聊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我会问她是否又交了新朋友?同学们之间都有哪些趣事?路上的一些见闻等。”叶志丹认为,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并不需要家长有多么高深的学问,就在生活的点滴间,“亲子关系好了,与孩子的沟通才顺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凡事都能跟家长有商量。”

  作为校长,叶志丹也常鼓励学生们的父亲多来参加家长会,父亲的参与,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成长既有妈妈的陪伴,又有爸爸的关注,孩子感受到的温暖是不一样的。

  此外,学校还经常组织足球和篮球赛,参赛学生都由爸爸亲自上场指导,爸爸们的参与度特别高。叶志丹说:“体育运动是撬动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一个特别有力的支点。”保持亲子运动的习惯,能让孩子放开、舒展,内心充满阳光,人格中烙上自信坚韧的亮色。

  

  刘良华:劳动和运动是父亲给孩子上的必修课

  

  “我对女儿最满意的地方是,她有比较好的劳动习惯与运动习惯,并由此锻炼出了强大的意志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刘良华一说起女儿,脸上立刻洋溢着幸福。“女儿从小喜欢劳动,小学高年级时就开始自己一个人去买菜、做饭。她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每逢寒假暑假,她会自己做早餐。早餐做好后,喊我们起床吃。”

  刘良华说,女儿从初二开始坚持长跑,跑过了整个高中三年。广州市执信中学每年运动会,她都是年级女子800米冠军和1500米冠军,即使高考那几天,她也依然每天坚持晨跑,跑完再去考试。刘良华说:“也许,如果她不那么喜欢运动,她的学习成绩会更好一些。我们不是不重视学习成绩,但是,我们更喜欢看她运动的样子。她因为喜欢运动而性格阳光、情绪稳定,睡眠好。看到别的同学经常说睡不着,她就感觉很奇怪,因为她睡眠特别好。我们相信这些品质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刘良华认为,劳动和运动是生存教育,这是父亲给孩子上的必修课,除了让孩子身体好、自食其力外,劳动和运动也能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比如乐观、开朗、少抱怨、少抑郁、善良、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等。

  

  支招:父亲要做好这三个“陪伴”

  

  刘良华很看重三个“陪伴”——陪伴孩子吃饭、陪孩子劳动和游戏、陪孩子交往。他经常出差,但是他会尽量挤出时间做好这三个陪伴。“此外,我会通过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帮孩子分析交往的基本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不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事。”

  刘良华在给小学生家长做家庭教育讲座时,会强化“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与关键教育”的观念。孩子成长有三个关键期:3岁前后、9岁前后、15岁前后。“3岁前后的孩子需要重点发展感觉,包括情感、语感和动感。这些方面往往是妈妈的强项,因此最好由妈妈陪伴。9岁前后的孩子需要建立行为规范和学习规则,这些方面往往是父亲的强项,因此最好由父亲陪伴。6岁之后,父亲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15岁前后的孩子需要发展自我管理和意志品质,父母最好逐步放手,让孩子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决策并自己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