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95”后团队逆潮流创业:

重回老城追梦 西关地开西餐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14日        版次:A15    栏目:重回老城系列    作者:李春炜、黄士

     西餐厅三位95后合伙人(左起分别为汤智豪、赵宝如、江天颖)

     西餐菜式加入了新创意

     颇有情调的精致小馆

  

  策划 孙爱群 刘云

  统筹 刘云 施沛霖 李春炜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黄士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秋明

  

  十年前,汤智豪站在恩宁路的骑楼前许下梦想——“长大后,我要在这里开一间自己的餐厅”。十年后,他和自己的四位“95后”伙伴在恩宁路永庆坊开了属于自己团队的“叹 KAPOK BISTRO”西餐厅,兑现承诺,重回老城追梦。

  

  西关味道触发灵感

  

  汤智豪是西关居民,他说,自己做菜的灵感来源于西关家常菜的味道。他回忆,妈妈以前烧得一手好菜,酿豆腐的味道让他记忆尤深。为什么一道菜可以有这么丰富的味道、口感和层次感?汤智豪说,自己小学时就开始尝试做菜,请亲戚品尝,也请朋友们品尝。“在西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他从小就有这个梦想。

  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培训时,汤智豪对西餐的做法深深着迷。西餐的标准化工艺让他感触颇深。毕业后,他先后在广州泰安门、Mercato等著名西餐厅任职。他回忆,那段时间的工作学习让人受益匪浅。他感叹于西餐精准计量食材、佐料带来的品质控制,但与此同时,也感觉自己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他举例说,在广州的某品牌西餐厅,大部分菜品往往是按上海总店的餐谱统一执行,细致到用料、做法、火候,“食材往往也是上海空运过来”。

  这一点和他做菜的理念不同。他认为,西餐大师们喜欢“就地取材”,这一点和广州人“不时不食”的观点是一致的。他想印证自己的想法,孩提的梦想瞬间浮现。于是,他辞去工作,寻找能够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

  

  在老城吃西餐是一件浪漫的事

  

  “西关曾经是西餐最早引入、最早盛行的地方。在这里吃西餐,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一起创业的赵宝如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关小姐,但与彼时不同,“现在广州的西餐主阵地已经转移。荔湾的居民若想吃一顿正宗的西餐,大多会选择驱车去往天河CBD,很多年轻人都忘了老西关与西餐的历史。”她和汤智豪在创业前在永庆坊游玩,发现景区一带“很少传统意义上的西餐厅”。“拾回西关的西餐文化,差异化寻找自己的创业之路。”按照这一思路,他们由此敲定重回老城。

  如今,这个“创业联盟”各有分工。汤智豪肩负起主厨重任;赵宝如喜欢与人打交道,负责介绍餐品;江天颖是一名调酒师,选择用专业的鸡尾酒让食客在老城里微醺,感受恩宁路上的诗情画意。叶靖文和赖嵘涛在获悉朋友们的想法后赞许不已,于是一同组队在老城为梦想打拼。就这样,这间属于年轻人的“叹 KAPOK BISTRO”西餐厅开了起来。

  

  西餐菜式有了西关元素

  

  走进“叹 KAPOK BISTRO”西餐厅,迎面便是一个开放式的吧台,二楼厨房可见五彩斑斓、图案精美的满洲窗。骑楼内的老旧楼梯经过拆改变成旋转楼梯,在一众中古家具的装点下变得别有韵味。此外,餐厅内不时可以发现带有岭南文化元素的传统醒狮摆件。若前往三楼的露台用餐,傍晚时分俯瞰永庆坊周遭,可以领略旧城改造后独有的人文气息。

  汤智豪在此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让更多的西餐菜品有了中国元素乃至西关元素,并赢得一众食客好评。餐厅的一道招牌前菜白芦笋,不少食客评价:腌制过的白芦笋口感让人回想起儿时西关的咸酸风味。其中一道用扇贝烹饪的菜式,汤智豪巧妙运用了西关云吞面常用的虾子,“本地人吃起来会特别有熟悉的感觉。”

  重回老城创业,让这个年轻团队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也有不少挑战。赵宝如介绍,目前西关城区主打旅游业,大部分慕名而来的游客还是会首选本地小吃;其次,老城区的居民晚上休息时间较早,一定程度压缩了店里的营业时间。

  但他们也感受到,由永庆坊带动的整个恩宁路片区的创业气氛越来越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但过来游玩,也愿意停留下来消费、甚至创业。他们相信,未来真正让老城区“年轻”起来的,不是那些潮流或富有网红气质的装潢,而是有志在此立足、赓续城市梦想的年轻人,“回归创业,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