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岭南荔枝种植系统、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

广东“农遗”生机焕发活力十足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27日        版次:A07    栏目:新闻一线·联城    作者:夏杨、张闻、欧阳志强、蚁璐雅、詹翔闵、全良波、李康华、吴昊

    佛山南海区西樵山下桑基鱼塘景色秀美 西樵镇宣传办供图

    茶艺比赛展示潮茶文化 受访者供图

    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汇集全球700多个种质资源

  

  统筹/夏杨 马汉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是世界农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农业文化遗产是农耕文明的物质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的发掘保护、活化利用等,是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广东农耕文化悠久灿烂,入选中国重要“农遗”名录的就有“佛山基塘农业系统”“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东莞、茂名)”“潮安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等。近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佛山、茂名、潮州等地,探寻这些重要“农遗”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情况,与你一同重温岭南人的集体文化记忆。(夏杨)

  

  佛山:桑基鱼塘延续千年农业文化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欧阳志强

  

  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桑基鱼塘是人们最熟悉的农业生态系统,佛山更是珠三角桑基鱼塘最集中的区域。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制造业大市佛山,正是桑基鱼塘这一良性生态农业系统,支撑着延续近千年的佛山农业文化命脉,更孕育出佛山现代农业与文旅产业。

  

  “良性生态”影响至今

  

  塘下鱼儿肥 塘上桑林绿。走在西樵山南麓的桑基鱼塘池埂上,一望无际的桑基鱼塘是岭南农业最美的景象。佛山桑基鱼塘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当时中原移民南迁,将水利修筑技术和基塘农业种植经验带到了岭南地区,两宋时修建起了桑园围。明朝年间,桑基鱼塘种植模式大规模在“南番顺”(南海、番禺、顺德)地区推广,“一艇生丝去,一艇白银回”正是桑基鱼塘繁盛的写照。我国早期民族工业代表企业继昌隆缫丝厂便设立在佛山南海的桑基鱼塘区域。

  历经近千年发展,如今的桑基鱼塘依旧饱含生机与活力。佛山现代农业正是在桑基鱼塘的运作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南海区西樵显恒水产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余家雄是依靠桑基鱼塘成功创业的典型代表,他祖上近十代都在西樵的桑基鱼塘上劳作。20世纪90年代初,余家雄靠挖塘养鱼赢得第一桶金,后来成功解决胭脂鱼、宝石斑鱼的人工繁殖难题,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如今,他的养殖公司承包550亩鱼塘,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1万斤,养殖场的鳗鱼、宝石斑鱼销往全国各地。

  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新理念指导下,政府各部门更对桑基鱼塘养殖不断改进。南海西樵对鱼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改善养殖水域环境,直接带动了周边地区渔业生态养殖健康发展。顺德乐从建立绿色养殖示范基地,采用的池塘“零排放”高效圈养技术,被授予2019年和2020年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称号。

  

  塑造了岭南文化形态

  

  桑基鱼塘不仅缔造了良性农业生态循环系统,近千年来,依托桑基鱼塘形成的经济社会文化形态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粤剧、龙舟、美食、祠堂等岭南文化元素无不与桑基鱼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顺德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是呈现佛山桑基鱼塘文化的重要场所。作为博物馆前身的顺德丝厂曾是广东最大的缫丝厂,无论是丝织业工人人数还是丝产量都是全国第一。2007年,顺德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在顺德丝厂原址建立,设有丝绸文化馆、桑果园、文化休闲区等区域,占地面积达50亩(3万多平方米)。从桑基鱼塘,到蚕宝宝吃桑叶吐丝,再到抽丝剥茧制造过程等一一展示,向下一代再现了曾经繁华一时的基塘农业和丝绸“威水史”。

  近年来,佛山加大对基塘农业的保护力度。顺德提出“以水兴城”,依托桑基鱼塘发展特色饮食文化;南海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将桑园围南海段58公里沿线水域打造成为打造全域旅游游览路线,最终向国家级文化公园进军。

  

  潮州:年轻潮人全新演绎千年茶文化

  

  羊城晚报记者 蚁璐雅

  

  潮人将茶叶称作“茶米”,一杯工夫茶早已成为潮人生活的重要部分,许多人“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在今年首季度,潮州全市茶叶产量达0.75万吨,实现产值18.28亿元,同比增长20.1%,可谓“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是潮州最具特色、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农业产业之一。如今,更有许多年轻人不断摸索传统茶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相融合,在产品设计、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擦亮潮州“茶品牌”。

  

  茶文化多元发展

  

  《潮州府志》载,凤凰单丛茶始于南宋末年,相传宋帝卫王赵昺南逃路经乌岽山时口渴难忍,喝了山民献上的红茵茶汤,感觉满口生津,故赐名为“宋茶”,后人称“宋种”。至今民间仍有“凤凰鸟闻知宋帝口渴,口衔茶枝赐茶”等传说。

  在潮汕地区,关于茶的潮谚和俗语也不少。一句“壶小乾坤大,茶薄人情厚”就足以形容工夫茶在潮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工夫茶也是宴请宾客的必备之品;“茶三酒四踢跎二”,指的是请平时一起喝茶的老茶友一起分享;“有茶色”形容事业干得好;“假力洗茶茶渣”则讽刺人勤快而盲干、费力不讨好。可见,一盏小小工夫茶中蕴含着深厚内涵,也可以窥得潮汕人明伦序、尽礼仪的优秀潮人家风。

  如今,这种茶文化也被运用到各个方面。许多年轻茶人坚持文化赋能,探索茶叶与文旅、文创相融合,做优做强做大茶产业。宋茶荟创始人蓝泽敏就是其中一个,近年来,他致力于发展“茶叶+文化”,研发陈皮单丛茶、鸭屎香茶西梅、单丛茶流心月饼等衍生产品;以红桃粿、厝角头等潮汕特色文化符号作为原型制作精致茶点;研发新式可降解茶具等。他告诉记者,他正努力在内容与形式上全方位挖掘凤凰山丰富的茶文化内涵。

  

  延伸茶产业链条

  

  去年印发的《潮州市千亿农业产业发展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潮州茶业产值将达4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5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0亿元。

  潮州提出,要在推进单丛茶特色化、优质化、生态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的基础上,发挥“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名牌效应,推动茶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

  目前潮州茶产业正在多元发展。千庭茶叶创始人林伟强近年来正致力于做强做大“茶文化+”,陆续推出茶山游、茶文化庄园、茶园众包、茶树认筹等“互联网+茶文化体验”的模式,建立全新茶文化体验。在林伟强看来,茶产业链条的延伸也将带动更多潮州非遗文化的传播,助力潮州文旅产业发展。这也是年轻潮人将潮州活化农业文化遗产,推动潮州特色茶产业“链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茂名:打造种质龙头,荔枝香飘世界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詹翔闵 全良波 通讯员 李康华 吴昊

  

  在岭南两千年农耕生产中,荔枝种植系统沉淀出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文化遗产。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茂名。今天,随着荔枝产业的不断发展,茂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135万亩,年产量超50万吨,约占广东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球的五分之一。

  

  古树见证文化变迁

  

  悠久的种植历史,存续了优良的荔枝品种。茂名的荔枝种植历史有近2300年,早在西汉初期,南越王赵佗就曾将高州荔枝当作贡品上贡朝廷。如今,茂名仍存有四大古荔园,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约19400株,其中位于羊角镇的禄段龟尾园,一株超过1930年树龄的黑叶荔枝树,犹如“活着的物证”,记录着这里荔枝栽培的历史。

  沿着县道612驶入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禄段村,岭南最大的古荔枝园映入眼帘,郁郁葱葱、曲径通幽。禄段古荔园内有500多亩荔枝林。据考证,禄段古荔园自唐代起已极具规模,曾是荔枝贡品产地。茂名市委党校行政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岭南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郭柳纤认为,禄段村是集中展示茂名传统农耕文化的“活态博物馆”。

  近年来,茂名打造以根子贡园为首的“四大古荔园”,推进荔枝“农旅文创一体化”旅游带,形成“旅游+荔枝”“文化+荔枝”“康体+荔枝”等“荔枝+”融合发展模式,每年吸引旅游人数超2000万人次。此外,茂名正全面推进古树认定建档工作,让古荔树有户籍、有身份。

  

  打造荔枝种业硅谷

  

  目前茂名有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糯米糍、冰荔、仙进奉、贵妃红、三月红等40多个优良品种;拥有4个区域公用品牌,3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为了从种植环节提升荔枝品质,茂名首先建设了占地面积500多亩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收集本地和省内外、国内外种质资源共600余份,建立起引领我国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研究试验基地和国内外专家学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其次引种冰荔、仙进奉、岭丰糯等30多个荔枝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2020年完成试验并重点推介了10多个适合茂名地区荔枝产业发展的潜力新品种。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陈厚彬说,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有助于打造我国荔枝种业硅谷地位。未来茂名将开发建设荔枝种质资源表型大数据和分子大数据,构建茂名荔枝数据库平台,提升荔枝资源的共享开放利用水平,进一步开展优异种质鉴定与挖掘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