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天河区经济最给力 上市公司数量黄埔最能打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7月30日        版次:A08    栏目:    作者:陈泽云、陈晶亮

     图/视觉中国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实习生 陈晶亮

  

  7月27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暨2022赛迪百强区》显示,广州有两个区入围十强,分别是天河区(第2名)和黄埔区(第7名)。作为广州的两大强区,天河和黄埔也经常被从多角度观察。

  近日,随着高端装备设计制造集成公司信邦智能(301112)登陆创业板,今年上半年,广州新增9家A股上市公司,截至目前,A股广州板块共有139家公司。

  这139家A股上市公司是如何分布的?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广州黄埔区拥有的上市公司数量遥遥领先,达到了49家,与第二名的天河区(19家)拉开了较大的差距,随后的番禺区和越秀区各有18家和16家,其余各区的A股公司数量均为个位数。

  长期以来,天河区都是广州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区,2021年,天河区GDP总量首破6000亿元,稳坐第一梯队,黄埔区的经济总量刚刚迈上4000亿元的台阶,但集聚了全市逾3成的A股公司。天河和黄埔,这两个跻身2022年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前十的两大经济强区,辖区内的上市公司有何异同点?又该如何互补呢?

  

  全市科创板企业半数在黄埔

  

  提起黄埔,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黄埔军校”,但其实,黄埔区也是孵化广州上市公司的“摇篮”,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这里集聚了一批知名A股上市公司,包括了追赶人工智能和5G新浪潮的视源股份、海格通信,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达安基因、万孚生物,与大众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燕塘乳业、丸美股份等等。

  截至2022年6月30日,黄埔区的A股公司数量达到了49家。目前,黄埔区上市企业数量居广州全市第一、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成为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新高地。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科创板开闸以来,黄埔区企业上市步伐明显加快。2019年至今,共有15家公司在A股上市,其中,有8家为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广州全市15家科创板企业的半数。

  从行业分布来看,黄埔区49家A股上市企业广泛分布于2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但基本以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如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制造业有6家,医药制造业有7家。

  “科创”二字,是黄埔区上市公司的标签,这也体现在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上。2021年,黄埔区49家企业中,有15家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了10%,其中,来自生物医药行业的百奥泰,其研发强度更是高达65%,位列全市首位。

  

  天河区上市公司偏爱“服务”与“商贸”

  

  广州天河区19家A股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名,分属于传媒、通信、计算机、医药生物等10个行业,总市值高达2264亿元。其中,13家为主板上市公司,科创板和创业板分别为2家和4家。

  扎根广州CBD,天河区辖区内的A股上市公司呈现出与黄埔区不同的特质。整体来看,天河区的上市公司更偏“服务”类,制造类企业较少。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在百亿元级别以上的三家企业粤电力A、粤电力B,还有广州发展,均隶属于“公用事业”,主营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中望软件、品高股份等两家科创板企业均来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而提供金融服务的越秀金控则是天河区上市公司的“领军者”,无论是其市值还是其净利润收入,都位居前列。

  从市值规模来看,天河区19家上市企业,有8家市值超过了百亿,但尚未出现千亿市值企业。尽管并非市值“巨无霸”,但19家企业共创造了近8.5万的就业岗位,平均一家公司吸纳就业人员近4500人,体现了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

  

  为何是黄埔摘得“上市数量桂冠”?

  

  黄埔区为何盛产A股上市公司?“黄埔区有科学城,也有大量土地储备,又处在广州各区的中心点上,具有很好的成长空间,这就使得其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看好黄埔区的发展空间,加之有科学城、知识城、临港经济区的加持,黄埔区的上市公司更多一点。

  从近5年的GDP增速来看,黄埔区一直快于广州的平均增速,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1年,黄埔区的GDP首次突破了4000亿元的新台阶。

  “萝岗合并到‘老黄埔’之后,给新黄埔区带来了新经济的动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这些年新上市的公司主要集中于新经济、新产业,而这恰恰是黄埔区主攻的产业优势,这也就是构成了辖区内上市公司增长的重要原因。

  具体来看,作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广州黄埔区开发区被誉为广州“工业一哥”,打造了新型显示、汽车、新材料三大两千亿级产业集群,及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生物安全、高端装备、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全市50%。

  产业基础好,政策则在不断护航,助力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以2018年成立的“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运营发展基金”为例,该基金作为黄埔第一支知识产权领域的专项运营基金,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盘活知识产权资源,区财政出资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从区属国企及社会募得资金4500万元,财政资金放大倍数达3.25倍。截至2022年6月30日,该基金已助推两家企业上市,分别是洁特生物和鹿山新材。

  服务、资源支持之余,黄埔区开发区多管齐下,出台了“金融10条”“绿色金融10条”“风投10条”等针对性金融扶持政策,近3年来,全区累计兑现资本市场发展奖补资金约2亿元。根据目标,到2025年,黄埔区开发区全区境内外上市公司将累计达到100家。

  

  天河区如何强化“集聚—扩散”效应?

  

  林江表示,天河区的商业形态比较发达,经济总量也大,这些因素跟上市公司的数量不见得有直接的关系,上市公司数量只是其中一个指标。

  林江表示,天河区作为中心市区,在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特别是包括教育、医疗在内的服务会相对便捷,这些优质的公共服务能很好地吸引高水平人才,在这方面,黄埔区还需要多向天河取经。

  最新发布的2022年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显示,广州天河区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南山区,在综合实力方面,天河区仍是妥妥的“强区”第一梯队。

  盘和林分析表示,天河区遭遇一定的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发展瓶颈,主要还是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因为空间“饱和”,储备土地少,新建产业园,科技园缺乏空间支持,未来天河区要发展,还需要在存量土地上多做腾挪和提升。

  在多位专家看来,天河区作为广州的中心商务区,未来还应进一步强化“集聚—扩散”效应,“要将资源集聚在一起后再扩散到其他区域去,而扩散又是为了更好地集聚。天河区在这方面的拓展还有待继续提升。”林江指出。

  目前,天河区已经形成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总部金融聚集区,着力发展总部金融、科技金融等特色金融。其中,金融服务业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长期以来,金融业一直是天河区第一大主导产业,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占全市近五成。2021年新引入持牌金融机构达13家。2021年,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天河区正式揭牌,将吸引更多期货机构落户,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从政策上,天河区已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对境内外上市公司最高给予200万元奖励,这也有望进一步提升企业资本化的信心。数据显示,目前天河区有多家拟上市待审核的企业,包括广州银行、合诚技术等均在冲刺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