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探索保护传承“湾区经验” 要体现公众体验社会参与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03日        版次:A04    栏目:谈历史保护    作者:黄婷、杭莹、胡彦

  羊城晚报记者 黄婷 杭莹 胡彦

  

  保护历史建筑,就是留住历史文脉和千年乡愁,更是留住文化繁荣的源头活水。座谈会上,政府部门、规划专家和央企围绕城乡建设中的历史建筑、文化街区保护议题,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创新路径。

  

  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城市魅力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焕发“老”的经典魅力和“新”的时代活力,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保护处一级主任科员杨明媚在座谈会上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理念和范式已从1.0时代走到了3.0时代,从关注建筑风格到关注街巷肌理,再到城市微改造注重有机更新、持续更新,关注人的情感和体验。”

  据杨明媚介绍,广州积极探索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协同互进的创新路径。广州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近年来推进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成功打造一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让老百姓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到广州历史文化的魅力。

  杨明媚透露,广州正推动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五年行动计划,希望把成功案例的实践经验在全市推广,打造更多历史文化保护典范区域和精品项目。

  

  加快建设保护传承体系

  

  岭南文化特色鲜明,革命色彩浓厚,对外开放历史悠久,海洋文化特色突出,这些特点共同组成了广东这个历史文化资源大省的图景。

  在座谈会上,广东省城乡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陈昌勇用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广东的文化底蕴。广东拥有8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位列全国第5位和第3位;截至今年4月,广东全省认定4050处历史建筑,全国排名第三……

  近年来,广东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技术指引、探索新技术应用。江门市蓬江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片区保护活化,肇庆分期对城墙进行环境整治和实施修缮保护工程……一批批保护利用的优秀案例在广东不断涌现。

  在陈昌勇看来,广东首先要系统推进全省保护传承体系规划。明确保护传承对象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认定工作和调查评估工作。

  历史文化保护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问题始终属于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及广泛监督的焦点。”陈昌勇提到,由于历史文化资源遗留问题多,利益相关方繁杂,因此有必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公众参与手段,为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社会支持。

  

  香港故宫成为大湾区文化名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的重点文化项目,前不久开放的香港故宫博物馆承载着以建筑设计诠释历史、以建筑空间守护文物的特殊要求。

  “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名片,也是我们公司作为央企助力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座谈会上,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旗下中建国际投资(广东)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赵继红表示,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承建的香港故宫博物馆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向公众开放,首周就吸引了3.5万名访客。

  赵继红介绍,在设计理念及实现方面,该项目首先要能够体现传统视艺文化,因此其外形远看似一座金色方鼎;其次要体现传统空间文化,沿用了北京故宫中轴对称的设计;最后要反映和尊重香港的当代都市文化,在有限的场地里提升互动性、通达性和流畅性。

  香港故宫博物馆的工程建设全周期均实现了科技赋能。“我们在项目上应用了包含3大模块、17项科技手段,覆盖建筑施工、协调、检测、监察、培训、推广6大领域。BIM技术应用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全过程。”赵继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