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桂在市内种植广泛,绿化带上种植的有些离市民很近 |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李春炜 “路边随处可见、大量种植的绿化植物红背桂或分泌促癌物质,可诱发鼻咽癌和食道癌。”近日,一位热心市民陈先生致信羊城晚报,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的他对于网上这些信息感到相当忧心,希望记者能够代为向职能部门获取权威说法。 街坊问:路上常见的红背桂是危险植物吗? 陈先生介绍,自己近期发现广州在各区公园、道路、人行道绿化带大量种植红背桂,部分小区居民楼前后也有种植。他想起此前看到的一篇报道,里面写道“红背桂、刺槐、海棠花等都是带毒性的植物”。 他翻阅网上资料,发现有文章介绍,红背桂会分泌促癌物质,不仅枝、叶、根全身带毒,连种过它的土壤也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成分,可诱发鼻咽癌和食道癌。 此外,红背桂乳汁毒性较大,含有EB病毒的物质,人的身体碰到定会带来伤害。人们长期吸入红背桂花粉,或遇到刮风扬尘季节吸入种植红背桂土壤尘土颗粒等同样引发癌症。 他说,看到这些文章,心里不安,希望能够得到职能部门的权威说法,而且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广泛种植这种植物。陈先生希望“职能部门多种植本土物种,少种植这些可能有危险性的植物”。 记者跑:种植广泛,不少市民不了解该植物 根据陈先生的指引,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到他居住的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中心一带走访,发现红背桂在该片区确实广泛种植。在体育中心一带的公共绿化带以及体育中心停车场、各场馆附近,都可以找到红背桂。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绿化带上的红背桂并非单独种植,而是和其他绿化树种混合种植,符合绿化植物的处理习惯。 在这些种植红背桂的区域中,东门停车场一带是市民最容易触碰这种植物的场所,但很多受访市民并不了解红背桂是否“含毒”。 经常带小孩来天河体育中心跑步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自己经常都会劝导小朋友不要碰触中心内的植物,“不但是‘毒性’的问题,我们还担心植物上有残留的农药、化肥一类的化学剂”。 同样在附近和小朋友一起骑行的吴先生则表示不太担心,他相信如此大面积种植的植物,“肯定不会有大问题”。但他也赞成陈先生的意见,“职能部门最好在显眼处有个提示,哪怕简单一点也好”。 部门答:目前未有关于红背桂中毒的案例 就陈先生反映的情况,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接到记者反馈后即组织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并查阅各类资料作答。 工作人员介绍,经过查阅,发现网上关于“红背桂会分泌促癌物质,能诱发鼻咽癌和食道癌”的描述是来源于Raya Garden网站上对红背桂毒性的描述(链接为:https://www.rayagarden.com/garden-plants/chinese-croton-excoecaria-cochinchinensis-profile.html)。该结论没有任何出处,且该网站是国外园艺爱好者搭建的一个植物品种交流平台,其上传的信息未经科学验证。 多个权威医学杂志和网站均未发现如网站所述的任何致癌成分。与此相反,据2021年学术期刊《Vietnam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的研究报道,红背桂叶提取物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此外,根据《中国中草药名鉴别(上册)》一书中的描述,红背桂花全株入药。味辛、微苦,性平,有小毒。有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麻疹、腮腺炎、扁桃体炎、心绞痛、肾绞痛和腰肌劳损等。红背桂为海漆属植物,分泌的乳液具有引起皮肤刺激作用,但均无明确研究表明该植物具有威胁人的毒性。 工作人员介绍,红背桂株型优美,枝叶茂密,叶片光洁亮丽,双面异色,极具观赏价值。红背桂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有害气体及粉尘吸附力较强,是良好的城市绿化灌木物种。 工作人员说,陈先生可以放心,因为红背桂正是华南地区乡土树种,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应用历史且种植广泛,目前未有关于红背桂中毒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