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一场从线上到线下的“网暴”纠缠

连遭举报的网红博主:坚决走完司法程序 紧盯不放的举报者:实事求是回应指控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8月27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李妹妍、郭依璇

     2020年12月,张婷因一则短视频意外爆火

     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正式立案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妹妍 实习生 郭依璇

  图/受访者提供

  

  

  8月17日,张婷起诉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即抖音APP的运营实体)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

  这是一起“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起诉。张婷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此次起诉,她请求判令被告披露账号“大某某农场”的真实身份信息,并删除“大某某农场”及其关联ID发布的侮辱诽谤原告的侵权信息。届时,被告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将退出,原告则在获知“大某某农场”的真实身份信息后将其追加为被告。

  开庭前一天,张婷在其发布的视频作品下面表示,一年多来,她遭遇了一个人持续的网暴纠缠,并且严重蔓延至现实生活。不堪其扰下,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再艰难,我也会坚决走完司法程序。”

  羊城晚报记者同时采访了解到,面对张婷的“网暴”指控,账号“大某某农场”的运营者李雨禅亦扬言“会实事求是回应张婷在文章中对我的指控”,并称“我们法庭见!”

  

  最初的过节 举报了一条发布的视频

  

  2020年12月,张婷运营的抖音账号“相某”因一则短视频意外爆火。

  在这则视频中,张婷分享自己工科博士毕业,本科靠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念书的故事。其姣好的面容、娓娓道来的叙述以及长久以来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形象,与人们对工科博士的刻板印象产生了巨大的反差,这让张婷迅速收获了340多万的点赞量。此后,不到一个月时间,账号“相某”的粉丝量从200多万飞涨到近1000万。

  伴随巨大网络流量而来的,有善意,也有杂音。很快,一些自媒体账号开始质疑、攻击她学历造假、求学经历胡编乱造,“相宜博士学历”的话题很快就上了相关热榜。

  面对这些纷纷扰扰,张婷最初选择了息事宁人。2021年1月,她在一个视频中晒出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证书。针对其学历的质疑声音渐渐散去,但一个名为“大某某农场”的账号此时站了出来,并开始持续不断发视频谈论、质疑她。

  记者采访获悉,“大某某农场”的账号由李雨禅运营,但有关最初的过节,双方说法不尽相同。

  “我跟她完全不认识,如果说非要找到一个由头,那我绞尽脑汁只能想到一个点。”张婷说,“相某”爆火时曾引发很多讨论,当中夹杂“一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她的粉丝和家人朋友就针对这类视频点了举报,“可能当时就点到了她发布的一条视频。”

  在她看来,视频平台对举报有相应的申诉机制,“如果视频是正常的,人家为什么下架了相关视频,还将她的账号封禁了一个月?”

  但在李雨禅看来,这纯属恶意举报。今年1月,她在微博上发表了《我被网红女博士起诉全过程》系列视频,当中提及,一个1000多万粉丝的女博主在2021年1月对她的账号进行了恶意举报,导致她的账号一个月发不了作品,“我当时非常生气,个人感觉我没有做错,我只是帮你纠正了一下你的古诗词的错误。”

  

  线上的交锋 “礼貌地表达我的愤怒”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雨禅强调,自己没说张婷一句不好,却因认定“侵犯名誉权”被封禁一个月,向平台申诉也“不给我公平”,“这个小小的不公平,才是今天这个大矛盾的源头。”

  彼时,由于一个月不能在视频平台发表作品,李雨禅称不想露脸,便开了一个多月的电台,“我每天都要去开一会电台,礼貌地表达我的愤怒。”

  她否认曾经在直播间谩骂过张婷,“我从来不骂人,骂人是违法的。你只要把我骂你的视频拿去报警,警方百分之百受理。”

  张婷则称自己有相关的视频录屏,“那一个月她每天晚上直播,就是说我一个人,各种各样的猜测。我们后来报警‘诽谤罪’,大量的证据内容都是来自这个直播间。”

  她向记者提供的一张抖音页面截图显示,账号“大某某农场”的账号介绍中写道:“我被千万粉丝网红张婷(相某)投诉,被处罚一个月内不能发视频,每晚9:30直播……声明:2021年3月30日之前专注研究‘乡村阿姨’不动摇。”而在另一张直播间页面截图中,有部分粉丝在下方留言“香瓜野心大着呢”“我感觉香瓜家里人一直在让她挣钱”等。

  张婷告诉记者,对方在春节期间也持续不断地在直播间“胡说八道”,给她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那段时间,她暂时退网,试图不再去关注网上信息。当有相识的博主表示愿意为两人从中说和时,她情绪激动下“就跟这个朋友在一对一的微信里面发泄了一下自己的负面情绪”。

  尽管张婷强调这些话只是“朋友之间私人的聊天”,但其中“一起死”等字眼彻底触怒了李雨禅。此后,李雨禅多次拨打110报警,并实名向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举报,称张婷多次恐吓威胁要与其一起自杀,还指使他人向其传递人身威胁的信息。

  至此,两人的交集正式从线上走到线下。

  

  线上到线下 “起码写过二三十封情况说明”

  

  2021年年中,张婷博士毕业入职陕西某高校,也渐渐开始恢复视频直播。记者留意到,此后,李雨禅针对张婷在直播和发表的视频中出现的如“错误穿戴防护服”“我们日本”等问题,向有关部门进行实名举报。

  李雨禅在名为《分享我实名举报的1千件事》的系列视频中,介绍了她对张婷穿着二级防护服监考视频的举报情况,“防护服应该先穿哪个部分,再穿哪个部分,如果程序乱了,会出现感染源,我看张婷把防护服程序穿错了,我就实名向她学校举报了。”

  她在该段视频中称,“学校向张婷核实,防护服没穿错,你们学校和张婷是卫健委吗?你们说了算吗?这事不该找专业人士核实吗?那么大的事情,这个事情我还会进行反映,大家等我结果。”

  对此,张婷解释称,视频拍摄的是穿防护服的一个过程花絮,并不是呈现最终穿好的状态,“正在穿防护服,帽子还没戴呢,你就说我不戴帽子。”

  在张婷看来,李雨禅的某些举报纯属胡搅蛮缠,“直播间是口语表达的场景,她去掉语境,把某一句话单独拎出来,煽动不明情况的人。”

  她举例说,某次直播中提到日本作家中村恒子的作品《人间值得》,“因为日本作家的名字很难记,突然间说到的话得想一想,她就掐头去尾,去掉语境,刻意把‘我们日本’这几个字点出来煽动网暴,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在我的私信评论区和我的直播间各种谩骂侮辱。”

  对此,李雨禅认为,张婷作为一个拥有800多万粉丝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是一名国家兵工院校的老师,若她的口误不被纠正,会在我国和日本的未来外交关系中留下隐患,“如果小问题不纠正,等变成大问题以后,纠正成本就很高了。”

  从2021年中至今,面对李雨禅一次次的重复举报,张婷不得不一次次向任职的高校写情况说明材料,“起码写过二三十封情况说明。只要她一举报,从分管副校长到人事处长,到研究生院院长、纪委书记,再到二级学院院长和党委书记,全部都得忙活起来,几天之内必须得回复。”

  “每一次都调查,学校要开会,再给我开会谈话,再来写情况说明,再在起草的回复上盖章,整个这一套流程得走完。”张婷说,这样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正常教学工作,“比如我正在上课,正在给学生开会,领导通知说案件又来了,要求必须马上快速回复信访。”

  为此,张婷身心倍感压力巨大,“我一个刚刚入职的教师,天天被人举报,也不可能跟每一个人去解释,不了解情况的人就会觉得这是个‘问题教师’,对我名誉造成很大损失。”

  

  被网暴维权 “再艰难,也会坚决走完司法程序”

  

  “我就是这种较真的性格,不是从张婷这里才开始的。”李雨禅自称,在举报张婷之前,自己就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举报达人,自济南开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后,她就经常致电,小到高铁上“光卖烧鸡不卖饭”,大到小区垃圾场选址。“最多的时候一年打了380多个电话。”她说,“信访是国家赋予我们公民的合法权利,我为什么不用?”

  李雨禅坦言,对于举报张婷一事的反馈,她并不满意,“2022年6月前,我信访的与张婷有关的所有问题,在国家信访局系统上都没有得到任何回复,6月后,只有两次回复说正在受理。”

  2021年8月,不堪其扰的张婷以“被诽谤”为由向李雨禅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报了警。次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宋庄派出所出具受案回执,同年10月,通州分局正式立案。

  2022年1月,张婷委托律师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报警已经刑事立案了,再走一下民事诉讼的程序。”

  “作为张婷被网暴案代理律师,可以证实2021年10月17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已经就张婷被诽谤案进行了刑事立案,目前案件公安机关正在侦办中。”代理律师周兆成告诉记者,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但如果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就可以构成公诉案件,“由于张婷粉丝量巨大,所以影响极其恶劣,的确符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特征。”

  周兆成认为,网络暴力是当今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当前由于网络暴力立法不完善,所以各地公安机关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不够,也导致网络暴力悲剧层出不穷。此次,公安机关积极介入打击网暴违法犯罪行为,体现警方积极作为介入互联网生态治理,“张婷被网暴案的维权,也给网暴受害者提供一个全新的维权案例。”

  对此,张婷表示:“如我的案例能为打击网暴贡献出一丁点积极意义,这一年多的遭遇也算值得了,所以再艰难,我也会坚决走完司法程序。愿天下不再有任何人受到网暴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