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全世界失去了她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09月10日        版次:A05    栏目:特写    作者:冷爽

     1986年,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左)及菲利普亲王访华 人民视觉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冷爽

  

  卸下沉重的王冠和重任,带领英国乃至英联邦走过大半个世纪的伊丽莎白二世,在伦敦时间9月8日这天结束了她漫长的一生。

  她见证了从蒸汽时代跨越到智能手机时代的英国,经历了从丘吉尔到特拉斯的15位英国首相,会见过14位美国总统。

  伊丽莎白二世仿佛是被命运选中一样,自带光环。1940年,14岁的她就公开演讲,鼓励那些在战争中(二战)与家人失散的孩子,让英国人民在颠沛流离中感受到来自王室的力量。

  1945年,19岁的伊丽莎白直接参与协助战争。她加入了后方防卫支援部队,还学习了驾驶和修理汽车,成为英国王室中第一个经过正式训练的汽车修理员,并获得了荣誉少尉军衔。

  战后,伊丽莎白开始四处旅行和外交。其中最为经典的一幕,是她1947年出访南非时的一次演讲。她说:“我向你们所有人发誓,我要用我的一生——无论它是长是短,为你们服务,为我们伟大的帝国大家庭服务。”

  1952年继承王位后,伊丽莎白开始践行她的承诺。毫无实权的她,用自己的影响力凝聚了英联邦力量,让数十个英联邦国家在贸易、旅游等各方面具有很强的流通性。有记录显示,伊丽莎白在世时至少访问过126个国家和地区。

  伊丽莎白二世也曾受到争议,主要有两次。一次出现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不久。她们年纪相近、影响力都极大,一个代表着古老王室的威仪,一个彰显着现代职业女性的成功。但随着撒切尔夫人下台后,她们之间的比较暂告一段落。另一次发生在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危机中。戴安娜王妃随和亲民,而伊丽莎白二世并不与人握手,始终与人保持距离。当查尔斯王子出轨离婚后,民众对王室甚至伊丽莎白二世的“反感”度增加。

  但智慧的伊丽莎白二世很快化解了危机,她不再只是保持孤高威严,也不再与民众保持距离(英国王室传统),而是开始更亲和地与民众交流,还在一定程度上改掉了上流社会的口音,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甚至还谈起私人感情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伊丽莎白二世看起来就像一个和蔼可亲又努力工作的老奶奶。

  如今,这位96岁的老奶奶长眠,其长子查尔斯继承王位。但查尔斯似乎不受英国民众欢迎。据说,假使可以选的话,英国民众宁愿选威廉王子登上王位,而不是他的父亲查尔斯。

  英国《星期日邮报》编辑凯蒂则说出了最根本的想法:“除非民众真心拥戴你,否则君主制没有保留的必要性,尤其是在纳税人每年要花费8000万美元维持王室生活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