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乌克兰哈尔科夫,一名乌克兰士兵在帮助受伤的战友,军车在路上行驶 视觉中国供图 |
羊城晚报评论员 孙梓青 进入9月,俄乌冲突的局势据称发生了“惊人变化”。短短数日,乌克兰就宣布反攻“取得成果”——已经从俄方手中“收复”了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东部战线哈尔科夫一线,俄军大幅后撤,乌克兰重新获得了多个重要城市的控制权。 但局势尚未明朗,是否到了一些舆论认为的“乌进俄退”的转折点也难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胶着的冲突局面仍将继续。 “调虎离山” 乌克兰的此次反攻已经酝酿许久。《纽约时报》13日的一篇文章披露,在若干月前美国和乌克兰官员的系列密集谈话中,反攻计划就已开始成形。在具体实践中,乌克兰采用“声东击西”之策:首先在南部战线赫尔松一带摆出大举反攻之态,而后转在东部战线哈尔科夫一带主攻,重新获得大片土地的控制权。 这次反攻能取得成果,是因为除了获得来自西方的武器和军援外,乌克兰还从美国获得了情报支持。有报道称,在整个8月,美国加强了对乌克兰的情报提供,这些情报包括俄军的位置、战线弱点等重要信息。 乌克兰此次反攻时间节点的选择也很微妙。正如《纽约时报》分析所言,美国和乌克兰的官员都相信,时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有效的反攻,乌克兰必须在初雪到来之前采取行动。 此前的分析普遍认为,冬季的来临将给俄方带来优势。一方面,莫斯科曾多次利用冬季的严寒打败对手,冬季的到来将给俄军更有利的条件以巩固战场形势。更为重要的是,冬季将突显能源的重要性,普京将更能利用手中控制的油气资源供应给欧洲施加压力。 实际上,经过半年多的军事冲突,欧洲民众对于俄乌局势已经开始感到倦态,民众反战的呼声高涨。同时,欧洲的能源危机已经迫在眉睫。相比于遥远的冲突,如何过冬和抑制通货膨胀才是欧洲老百姓更加关注的问题。 因此,乌克兰必须在战场上有所行动,这不仅仅是鼓舞自己的士气,更是希望通过军事行动上的进展,重新唤起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对乌克兰的关注和信心,从而获得更大的军事援助。所以,有分析认为,乌克兰方面将9月反攻形容成冲突的“转折点”,更像是乌克兰发起的一场舆论战。 或有玄机 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战略“大撤退”的确令人意外,但俄军是否“溃败”似乎还有待更多的信息加以判断。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乌军和俄军并未发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大会战,俄罗斯军队更像是主动的回撤,并强调撤军只是战略性的重组军队。 俄罗斯为何进行“战略撤退”?或许我们只能做一些猜测。第一种可能是,俄罗斯的确中了乌克兰的“调虎离山”之计,将重点放在了南部战线,以至于东部战线出现空虚。 此外,还有分析表示,俄罗斯的撤退最大可能还是“止损”:俄军“固守但不死守”,并不希望在非战略方向上消耗太多的兵力和战争资源,而是在保存实力的基础上,将战局“拖”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时机(例如即将到来的冬季)。 按照俄罗斯方面的消息,俄军对乌军造成大量杀伤。俄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周二通报,俄军防空系统在赫尔松州、尼古拉耶夫州、扎波罗热州及“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境内击落6架无人机,成功拦截7枚多管火箭炮炮弹;24小时内,俄航空部队、导弹部队和炮兵部队共摧毁12个乌军指挥所。 持续“拉锯” 力挺乌克兰的英国媒体BBC表示了担忧,虽然乌克兰取得了成功的突袭,但是危险依然在逼近。 乌克兰现在面临的危险类似于此前俄罗斯面临的危险:试图多点向前推进被证明是成本高昂;更大的战果意味着更长的补给线,以及更可能被对手所打击;纵深推进将可能在战线上形成突出部,产生被对手包围的风险。 俄国防部9月13日表示,俄军正在对乌克兰的前线进行大规模打击。克里姆林宫则称,将继续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直至实现所有目标。 此外,据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消息,俄军在西部再度换将,在组织上作出调整。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方面、“阿赫马特”特种作战团指挥官也表示,车臣已向顿巴斯地区全线增派超过10000名预备役军人。 所以,如果现在就断言,这是俄乌冲突的“转折点”或许为时过早。更可能的是,俄乌冲突将陷入拉锯之中。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北约领导人近日预测,军事冲突还将持续数月。美国国会议员提供的文件显示,乌克兰已列出清单,要求提供数十种军事装备,以便持续反攻到明年。 可以看得出,乌克兰人也知道,他们不仅将迎来一个凛冽的寒冬,或许也会迎来一个停火希望渺茫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