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为深圳提供保供套餐 |
文/羊城晚报记者 沈钊 实习生 陈晶亮 图/受访者提供 今年以来,广州、深圳等地受疫情影响,保供应成了政府、企业、市民最为关心的事情。为了保障市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及“菜篮子”的供应稳定,以叮咚买菜为代表的保供企业纷纷按下了“快进键”:成立跨部门保供专项组;备货量提高到平常的2-3倍;基地直采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的时间缩短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力保供应的同时,叮咚买菜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今年第二季度,叮咚买菜履单费用率比去年同期优化了13.2个百分点,营销费用率同比去年优化了6.6个百分点,首次实现阶段性盈利。 优化供应链 响应政府保供号召 在广州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商品配送稳定、确保居民能够及时吃上新鲜蔬菜,叮咚买菜华南事业部成立了跨部门保供专项组,将保供需求列为最高优先级别。采购、生产、物流各个环节都由专人对接,还通过内部协调,陆续从深圳调配了部分员工到广州支援保供,将助力社会应急保障工作发挥到极致。 “疫情期间,保供企业不仅要确保供应充足,更要确保价格稳定。这对于采购端、履约端乃至整个供应链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叮咚买菜华南商品开发部负责人杨海侠表示。 保供专项组根据商业开发人员的专业判断,通过调整后台算法,合理加大了备货量,尤其是蔬果、肉禽蛋、米面油等刚需型民生商品;其次,紧急缩短源头直采商品的运输和入库时间,简化流程,补充大包装/大克重商品,很多送到消费者手上的商品,时效从平时的T+2提升至T+1。疫情好转后,叮咚买菜还迅速组织力量,复盘保供期间的链路运行情况,优化物流和仓储系统,以提高库位和库存准确性,不断改善用户体验。 此外,疫情期间,一线履约端也加足马力,探索更高效的集单、配送模式,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各类保供套餐物资的准备与分发。 叮咚买菜的一位“95后”女区域主管张意梓,就参加了今年3月福田上下沙疫情保供套餐的配送工作。保供套餐中常有大米等重点物资,加起来重量常常超过50斤。张意梓没有嫌重,和同事们一趟趟地卸货、分发,常常搬到半夜。张意梓负责的城中村区域,通道往往比较狭窄,她和同事们还要帮忙疏通过道,常有磕碰,几天下来腿上出现了一块块淤青紫。和张意梓一样,很多一线工作人员都身兼数职,吃住在站里,全力保障用户在特殊时期的基础食材供给。 发力预制菜 助力餐企降本增效 疫情给一些线下业态尤其是餐饮企业带来了经营挑战。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研结果显示,70%左右的餐饮企业疫情后明显感受到成本端上涨压力,90%以上的餐饮企业认为疫情后招工变得更困难,且人工成本更高。 与此同时,符合用户消费趋势的预制菜以方便、快捷的特点再度“出圈”。随着预制菜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产业形态进入预制菜市场,也涌现了许多新锐预制菜渠道和品牌。有着两年预制菜项目发展经验的叮咚买菜,今年联合了超百家预制菜、调味料、线下餐饮店等各种形态的上下游供应商,共同打造一个紧密协同的预制菜产业链生态。 预制菜行业正处在前期发展之中,市场上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和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叮咚买菜有针对性地去开发差异化、特色化预制菜商品,并在和上下游的合作中将这一优势能力嫁接给线下餐企,助力更多餐饮品牌线上化、拓宽渠道。 商品力成新动力 实现阶段性盈利 叮咚买菜二季度财报显示:二季度,叮咚买菜实现营收66.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42.8%,Non-GAAP标准(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实现2000余万元净利润,第一次实现了阶段性盈利。 在这阶段性盈利的背后,是叮咚买菜供应链能力和运营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平台履单效率和运营效率的不断优化。据介绍,叮咚买菜通过提高商品自研能力和生产加工规模来提高商品供应效率;通过订单农业,用数据和市场需求赋能农业生产,减少传统生产与交易中的低效环节和资源浪费。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力”已成该公司发展的新动力。当前,叮咚买菜不仅是规模领先的生鲜电商企业,还是一家拥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食品企业。今年上半年,叮咚买菜完成了15份消费洞察研究类报告,组织了10余场近1000人次的商品测评,有力支持了重点商品项目早期的定位选品方向和后续的增长策略,从而显著提升了商品的开发成功率。同时,该公司也在食品的健康和安全方面不断探索。 叮咚买菜预计,相比疫情前的一季度,三季度运营效率将继续提升,利润率也会有显著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