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nk用独特的方式记录城市景观 (受访者供图) |
城宝图创办人之一琬凌(左一)带领大学生寻觅旧建筑细节 |
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鸟瞰(Hunk 摄) |
参与“我在社区搞搞震”的大学生们欢乐地合照 |
文/羊城晚报记者 马思泳 施沛霖 图/羊城晚报记者 马思泳 (除署名外) 千年商都,长盛不衰;云山珠水,古韵悠悠。广州,既是岭南文化的诞生地,也是近代革命的策源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不仅体现在名胜古迹里,也贯穿于寻常街头巷尾、百姓万家灯火中。 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有一群广州市民正以摄影记录、在城中“寻宝”等方式追寻历史足迹,挖掘羊城老街旧巷背后的故事。他们希望,这些旧城印记能好好保留下来,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以脚步丈量 城市老街 秋初的广州依旧艳阳高照,周末的晴天,有一群人手中拿着笔和创意地图,脖子挂着相机,漫步在越秀区文德路社区的大街小巷里,寻找着城市中老旧建筑的痕迹,他们犹如寻宝一样,对老街区抽丝剥茧,不放过一景一物,在轻松有趣的“寻宝解谜”活动中,对街区完成了深度认识。 游走在老城区的这群人,他们并非专业的考古学家、建筑家,而是来自各个专业背景的学生或是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在民间组织“城宝图”的活动召集下,共同探索广州老城区隐藏的人文故事。 “从2021年开始,城宝图已举办超过20多场户外寻城活动,当中涉及不同主题和不同的寻城方式。”城宝图主创成员之一小瑛,是一名文化公司的主理人,拥有跨学科背景,曾参加过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调研,她与另外两位主创人Wing、琬凌相识于公益培训班。出于对这座生活了几十年的城市的热爱,三人一拍即合创办“城宝图”,以组织活动的方式,从身边的社区出发,让城市里的更多人能以脚步、感官、触觉感知城市中的旧事物。 小瑛、Wing和琬凌以寻觅城市宝藏的方式发掘旧城故事,而海归“广州仔”Hunk则用镜头将脚步走过的旧城足迹一一记录。 “在人间烟火和诗意建筑里探寻美学和故事,在沧桑岁月和变幻世界里留住记忆和感动,我只是一个岭南历史文化的记录者。”这是Hunk在某社交网站上的自我介绍。这位在社交平台小有名气的“90后”摄影博主,用两年时间,以镜头详细记录广州及周边地区400多个老街区、老建筑及古村落,配上简洁隽永的文字,将城市的变迁、岭南历史文化掌故等娓娓道来。 在Hunk的镜头下,观察广州有了更多新颖的视角:有日落时的永庆坊、晨曦中的新河浦、烟雨下的海珠桥、鸟瞰角度下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也有隐逸数百年的花都塱头古村、南宋名臣崔与之的故乡增城坑贝古村、从化流溪河畔的宋代古村麻村……在他的眼里,在古老街区、周边古村落里感受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才是打开的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 放慢节奏感悟 旧城人文 广州有着丰厚的历史底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由钢筋水泥组建而成的摩登大楼拔地而起,带有历史斑驳痕迹的一砖一瓦尤其显得珍贵。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在广州工作、生活的人迈着匆匆忙忙的步伐,不经意间与城市中的历史印迹擦肩而过。旧城足迹没有消失,只是容易被遗忘、被忽视。 在Hunk看来,广州是一座丰富多彩、内蕴深厚的城市,每条街巷、每个拐角都有故事,走也走不尽,拍也拍不完,需要慢慢挖掘:“我想趁这些景物在改变甚至消失前,将眼前这一切好好记录下来,希望多年后的某一天,人们还能在照片中看到它们的旧日模样。”出于对旧城的热爱,Hunk赴澳大利亚留学攻读景观设计专业,并于2019年回到广州,成为一名规划师。无论是他所选择的职业,还是以摄影作为记录城市的方式,都可见Hunk对广州的深厚感情。 在回到广州的短短两年里,Hunk每个周六日都排得满满的,足迹踏遍广州及周边的佛山、中山等地,数千张美照、400多个图文并茂的帖子,记录了这两年来他去过的或热门或僻静的街区与村落。“曾试过上午在花都,下午在番禺,一天去两三个地方、从清晨拍到日暮是常有的事。” 不止于拍照记录的小瑛和Wing利用周末时间,带着一群人以趣味游戏的方式漫步老城。小瑛和Wing分别出生于广州的芳村和东山,这两个区域曾经是广州行政区,现已分别并入荔湾区、越秀区。小瑛和Wing说:“曾经生活的区域正在悄悄改变,我们希望在记忆中留下更多的老城印记。” 家乡在佛山南海的琬凌有着丰富的游学经历,喜欢研究城市文化,她认为:“现代都市中的生活节奏太快,周边的事物在转眼间就被忽视了,事实上,城市中有许多好玩又有意义的历史痕迹,等待我们静静发掘、记录。”一年多来,城宝图已举办了“老房子与新生活”“旧时光OPS”“我在社区搞搞震”主题活动,汇聚众多志同道合的人们漫步多宝社区、启明社区、旧南海县社区、财厅前社区等老城街区,挖掘老城隐藏着的人文内涵。 圈子扩大 多元视角看羊城 除了像小瑛、Wing、琬凌和Hunk等在岭南长大的“80后”“90后”对旧城充满感情外,新生代的广州人也对羊城的历史文化充满着好奇。 在文德路社区,饱含现代元素的高楼大厦与近百年的古朴骑楼建筑交错相映。从小在这里长大的“00后”大学生利芷君对哺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旧城充满童年记忆,但看着周边街坊渐渐老去,小伙伴们各奔东西,老房子渐渐褪色,让利芷君感到旧城的痕迹在逐渐褪去:“如果不让更多人关注它们,可能它们会默默地消失。” 在广东财经大学修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利芷君发挥专业优势,与其他同学一道策划了“我在社区搞搞震”的广州城市漫步活动,策划案逐步成型后,与城宝图团队一拍即合,将漫步老城的活动落地实践。为何想到将漫步城市的区域聚焦于老城?利芷君说:“我们厌倦了走马观花式的网红打卡、吃喝玩乐千篇一律的旅游方式,城市给人们带来的记忆不应该只是浮于表面。比如,文德路社区距离北京路的路程仅10分钟,但大家只是认识北京路,而隐藏于此的社区却被遗忘了。” 事实上,越来越多像利芷君这样的大学生参与到漫步旧城的活动中,以不一样的视角发掘羊城旧迹。从甘肃南下广州读大学已有9年的于欣悦是一名眼科专业的医学生,平时喜欢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的她,已走过永庆坊、沙面等地:“永庆坊和沙面已是家喻户晓,隐藏在老城区角落的社区却很少接触,漫步其中,抚摸旧建筑的大门把手,走进老旧的旋转木楼梯,沉浸其中,朴实的生活气息让人难以忘怀。”在于欣悦看来,沉浸在广州旧社区中,能接触小时候没有接触到的岭南人文氛围和特色建筑:“这些东西都需要漫步发掘,脚步太匆忙会容易忽略。” 无论是单枪匹马穿街过巷记录老城,还是带领一群人给老城作导赏,这些都是寻找广州旧城足迹的方式。他们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城市留存更多记忆。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Hunk认为自己应承担起记录城市的责任:“希望通过城市景观照片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的关注与保护。” 城宝图的创办人Wing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曾参与过广州多处地标设计,她认为:“为什么旧城区的建筑会漂亮?为什么建筑坐落在某个地方,都需要我们用脚步感知,用眼睛亲看?……庆幸的是我们做的这些事收到了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