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向东在一线 |
文/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梁嘉韵 图/受访者供图 记者和管向东教授约定的采访因为他的忙碌工作一再改期。9月下旬他奔赴贵阳,回到广州,还没结束隔离,他又突然接到指令,于10月7日紧急奔赴乌鲁木齐……这是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近三年来的生活常态。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已16次奉命出征,奔赴国内各地,担任一线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病人的“救火队长”,在疫情一线时间累计已超过四百天。 他在接受羊城晚报专访时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一直能感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凭借着中国特色的“制胜法宝”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决心,中国取得了病死率全球最低的成绩。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为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带来大的推动,未来十年,重症医学专业将有更大、更快速的发展。 凭借特有“制胜法宝”,中国新冠病死率全球最低 羊城晚报:您到乌鲁木齐已经有几天了,目前疫情控制得如何?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情况如何? 管向东:目前我们抢救的重型、危重型患者90%以上是70岁以上、本身有基础疾病,如肿瘤、老慢支、慢性肾病、糖尿病等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导致他们原发病加重,或引起严重肺部感染。我们还发现,接种了三针或三针以上的新冠肺炎疫苗的人群即使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也都比较轻,基本不会发展到需要进ICU救治。 羊城晚报:近三年来,您17次出征,大部分时间都在疫情一线,见证了我们国家在疫情联防联控上的发展变化,作为医学专家,您如何看我们的救治体系?有哪些是我们特有的“制胜法宝”? 管向东: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确诊病人管理、救治体系。比如说,针对局部聚集性疫情,我们可以根据疫情来快速确定方舱的规模大小,并决定是否需要从外地调集医务人员。轻型或比较轻的普通型患者在方舱中进行有效隔离,并得到救治,可有助于快速控制疫情。有加重倾向的患者则收治在定点医院。在定点医院中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出院后也会纳入出院管理流程,比如说仍有原发病需要继续治疗的,可转入“黄码医院”进行观察、治疗等。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我们摸索出氧疗、营养支持、抗病毒感染、恢复者血浆、新冠病毒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等有效的治疗手段,并形成了诊疗规范,大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正是因为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诊疗规范,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病死率在全球是最低的。这其中有一些源于我国特有的法宝,比如中医中药在各型患者的治疗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局部聚集性疫情中病人数量较多、病情比较复杂时,我们能从各省市调集医疗队来支援,以确保每个新冠患者都能得到充足的医疗照护,这也是我们中国的特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救治一线感受国家力量强大 羊城晚报: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国家为了挽救生命而不惜一切代价,作为一线专家,您对哪些事印象深刻? 管向东:从一开始在武汉的严格管控,到现在的动态清零措施,都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的安全能得到保障。其实不管是在哪里参与救治,我一直感受着国家力量的强大。毋庸置疑,只有中国才能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个国家,有多大程度尊重生命,就会有多大能力挽救生命。 2020年8月,新疆喀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一位51岁的维吾尔族女性病情危重。我们专家组经过评估后,认为她必须用到ECMO(人工肺)。当时喀什根本没有这种设备,所以将ECMO设备、ECMO专家分两次用专机从乌鲁木齐送来,又用专机从西安调配药品。当时还为她组建了一支47人的医护团队。后来,她顺利康复出院,目前已经回归正常生活。 起步虽晚发展很快,重症医学救治成效有目共睹 羊城晚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公众对重症医学有了更多认识。您作为我国重症医学“元老级”人物,能否为我们介绍下重症医学起步时的状况? 管向东: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重症医学起步较晚。1991年以前,我国有ICU的医疗机构不超过100家,每家的ICU床位数都是个位数。1991年,当时的国家卫生部明确了将ICU的设立作为评审等级医院的必要条件,并决定在全国创建5个ICU“窗口单位”,中国的重症医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不过在当时,很多人或者根本没听说过ICU,或者认为ICU住的都是救不回来的病人。其实ICU是医院里最安全的地方,相当于生命进了“保险库”。当时很多医院的领导层也会有疑虑,因为ICU需要用到的生命监护和救治设备都比较昂贵,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很高。 羊城晚报:这些情况是怎样得到改观的? 管向东:用事实说话。以中山一院为例,医院ICU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仅3年时间,外科中合并循环、呼吸、肾功能衰竭的重症病人就实现了从死亡率90%到救治成功率90%的转变,ICU对生命的支持和保障效率有目共睹。 羊城晚报:1991年到2001年,中国ICU建设“从0到1” 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那么后来重症医学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管向东:此后重症医学进入学科建设和规模扩大的重要阶段。2005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成立;2008年,国务院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重症医学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二级学科,并有了自己的学科号; 2010年,重症医学专科中级、高级晋升考核纳入卫生部考试中心管理……近10年来,重症医学的发展得到更多支持:2013年,重症医学科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支持; 2017年,重症医学科成为获国家财政150亿元的“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四个重点支持方向之一……全国重症医学专业从业人员也从最初的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超过20万人,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重症病人的救治服务水平。 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治,以及后来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中的救治,特别是这一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不俗表现,让社会各层面人士都看到它的救治效率是不可替代的。 广东ICU数量全国领先,未来十年将有更大更快发展 羊城晚报:广东的重症医学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管向东:ICU建设需要的设备和人员投入都非常大,因此它的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ICU建设起步比较早,在学科发展方面也是开拓者。2005年,中山大学成为国内首家重症医学专业博士培养单位,也是国内将重症医学纳入本科教育的“首吃螃蟹者”。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内ICU的数量以及ICU的床位数都位居全国首位。到2016年,广东省所有的县级医院均配备有重症医学科。 虽然我们的基础建设与欧美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在学术、学科发展上的差距已越来越小。近年来,我们与国外顶级重症医学专家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重症医学年会,无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广东省的,国外专家都会积极参加。 羊城晚报:新冠肺炎疫情给重症医学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管向东:此次疫情,让重症医学专业的救治效率和救治能力得到了又一次充分展示,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专业的发展讲究传承,此前重症医学没有被纳入住院医生培训体系,疫情发生后重症医学被纳入这一培训体系,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新生力量加入这个行业;现在教育部门也将重症医学专业纳入研究生招生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要大幅度扩大重症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未来的十年中,重症医学专业将有更大、更快速的发展。 人物名片 管向东 从医已三十余载,是我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他和同事们一起,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专业打造成为我国建设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重症学科之一。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中央指导组的医疗救治组国家级专家、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管向东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伊始即写下《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1.9万名重症医护响应《倡议书》逆行出征,占当时支援湖北医务人员总数的近45%。他自己也第一时间赶到武汉,奔走于武汉各重症收治点的ICU、湖北各基层县市疫情定点医院。每到一处,他都会穿着防护服进入“红区”——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区。他2020年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荣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 大咖金句 一个国家,有多大程度尊重生命,就会有多大能力挽救生命! ——管向东 总策划:杜传贵 林海利 总统筹:林洁 执行统筹:蒋铮 张华 黄海昀 指导单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出品: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大健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