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试题更活了,难度更大了,要求更高了

面对新高考,高中数学怎么学?

广州名校数学科组长来支招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05日        版次:A07    栏目:    作者:蒋隽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中数学副科组长、高三备课组长朱清波

     广州市第五中学数学科组长、高级教师李大伟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数学科组长周建锋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图/受访者提供

  

  新高考、新教材、新课标下,高考试题不断调整。面对情境化试题考查数学思维、强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高考,高中阶段如何学好数学?近日,记者特地请来广州名校数学科组长们,为学子们一一解析。

  

  平时数学优秀,高考却难拿高分?

  

  广州市第五中学数学科组长、高级教师李大伟分析,近年高考数学试题反映出“突出数学本质,重视理性思维,坚持素养导向”的命题改革要求。在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 创新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查。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功能和育人导向,概括起来就是“试题更活了,难度更大了,要求更高了”。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数学科组长周建锋介绍,2022年高考数学出现一些平时数学优秀的同学考分不理想的情况,这体现出高考想靠刷题、套路得高分的方法行不通了。

  现在的高考题目,不再是过去那种给出条件、数据,学生计算、作答的模式了,而是文字描述情境,学生提取信息找到条件,构建模型,解决问题——情境化试题。

  “新高考数学着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周建锋解释,情境化的试题就是现实生活或数学领域中的真实问题,学生必须真正理解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理解它们怎么来的、如何运用,从而在对陌生问题时,才能组织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

  周建锋提醒学生,数学学习切忌只记结论不关注过程、只记套路不懂原理。“平时看着数学优秀但高考难拿高分的学生,往往就是盲目刷题、背诵套路的学生,遇到常规题还能应付,但遇到情境化的问题,数学思维的漏洞和弱点就暴露出来,难拿高分。”

  

  初中成绩优异,高一数学却不及格?

  

  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中数学副科组长、高三备课组长朱清波指出,近年来出现一些同学中考成绩优异但升上高一以后,数学却频繁徘徊在七八十分(满分120分)的情况。

  究其根由,初中数学相对简单,一些同学不求甚解、只顾刷题记套路,没有真正建立数学思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结构有漏洞,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到了高中,不足就显现出来。

  此外,从2022年数学高考题来看,“送分题明显减少,考察思维灵活度的题目占了一大半,情境化试题占二三十分。”朱清波表示,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会像传统的数学题那样直接给出条件、数据、目标问题,所以高考改革强调回归现实,用情境化试题考查学生从实际情境里抽象出数学问题、条件和数据,构建数学模型,进而解答的能力。

  朱清波指出,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实不是高三或短时间能培养的,这需要长期培养导向和积累,因此不少学生到高中面对这类问题感觉十分困难。

  

  所有学生一张数学试卷,历史方向学生如何面对?

  

  新高考后,选择物理和历史的同学,面对的都是同一张数学试卷,偏文科同学倍感压力,如何力争考好数学?

  一位2022年高考数学拿到108分的历史方向的师姐向学弟学妹们分享经验:“首先心理上不要排斥数学,尽量去喜欢它、发现它的乐趣。扎实弄懂、弄通基础,在基础题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适当提高难度,太难的就放弃。”

  朱清波建议,偏文科方向的同学首先心理上正确评估自己真实的数学水平,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过分恐惧,拿好拿足基础分。其次老师对于这些孩子要进行小范围辅导,有针对性地辅导答疑,在心理层面反复鼓励,相信会有更大的帮助。

  

  高三学生如何尽快提高解决情景问题的能力?

  

  高考试题情境化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尽快提高本届高三学生解决情景问题的能力?

  朱清波给出的办法是带领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老师们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精选一些比较典型的数学应用题去启发学生,跟学生一起分析解决,以此带动他们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他提醒学生,警惕以笔头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刷题对提高数学分数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想要更上一层楼,现在光刷题是没有办法的,学生需要多思考数学题背后的考查规律,反复总结个性化的解题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备考策略不一样。

  朱清波建议,数学较弱的同学,着重解决基础分不丢分,运算过程不丢分的问题。数学思维较好的同学,保障基础分的同时尽量训练攻克灵活度较高的部分试题。数学能力优秀的同学,解决好“温饱”之外要积极跟老师探讨疑惑,在老师的帮助下理顺最佳解题思路,会有更大的提高。

  

  高一、高二阶段怎样学好数学?

  

  李大伟介绍,面对课标、教材、高考不断的变革,五中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五中学生特点的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在数学教学时做好三年整体规划。在高一、高二阶段,数学新授课不以现成的教辅资料为重点,而是老师根据新课标理念,针对新教材自编适合五中学生特点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强调基础性、综合性;注重数学本质、通性通法,淡化解题技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周建锋建议,各校在教学中贯彻落实通性通法。所谓通性通法,是指具有某些规律性和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每个数学知识点后面的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陌生情景下的陌生问题,掌握本质才能从根本上以不变应万变。

  首先重视基础知识、概念的巩固,不要盲目刷题背套路,对数学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融会贯通加强数学思维,真正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保持一定的训练量,计算能力过关,加快答题速度,常规题尽量不失分。高考要求学生对于题目不仅是会做,更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最优解,试卷在难度和速度两个维度考察区分学生。

  总之,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答题速度。

  

  高中如何提高运算能力?

  

  高考数学考题日益强调运算能力,但不少同学总是算不对,有何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不能指望考试的时候认真一点就能算对,运算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朱清波给自己的每个学生发了一个草稿本,“平时训练打草稿,不要到处乱写,按题号标注好,把对题目的理解、分析、步骤工工整整写下来,既是做题也是打草稿,检查的时候就可以及时知道自己做题时的思路,便于后期自我纠正。”此外,代表性的题型反复训练,动手抄题做练习也会有帮助。

  

  提点

  学好数学注意这些

  

  要学好高中数学,李大伟老师建议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每天做好五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独立作业→作业改错

  课前预习:听课前要通读教材,看懂定义、例题,找出自己的疑惑。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或性质,对涉及到的题型有大概的掌握。

  课堂听讲:注意力集中,跟住课堂老师讲课思路,不要忙着整理笔记,关键的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随时记,课后复习时再完善。

  课后复习:复习白天课上讲课内容,将课上没补全的笔记完善,理解典型题解法。

  独立作业:作业态度端正,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课上讲解,分析解决问题,不要边做作业边看资料,或者与同学边做边商量。

  作业改错:当天的作业要及时订正,不会的题及时问老师,也可以和同学研究,积累错题本,写明错误原因和该题考察的思想方法。对于难度大的题不妨先放放,等过两天随着知识的深入再来解决,也许有意外收获。

  ●进行周期性的复习。每周要复习这一周的笔记,重做这一周的错题,并且标识出哪些错题还不明白,弄明白后下周继续重做带标识的题,坚持做一份单元练习卷。每个月月考前要复习这一个月讲的知识,翻看笔记、错题本,熟悉典型题的解法,坚持做一份章节练习卷。

  ●总结反思,把握规律。对知识进行总结、概况,包括构建整体知识体系,以及每个重点知识体系下的关键题型等等。通过学习逐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