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发布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六年全国第一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2日        版次:A02    栏目:    作者:李钢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钢、通讯员李嘉报道:12月10日,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以下简称《评价报告》)以线上形式发布。根据《评价报告》,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连续六年排名第一。

  

  三项一级指标广东排名第一

  

  在综合指标排名方面,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得分64.04,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从得分来看,江苏省和北京市均与广东存在较大差距。

  广东省在五项一级指标中,“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三项排名第一,“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两项排名第二,排名均与上年一致。

  从实力、效率和潜力分指标来看,在实力方面,广东、江苏和北京作为大省大市,均具有较强的实力,排名依次为第1位、第2位和第4位;在效率方面,北京排名第1位,作为直辖市,在人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广东和江苏分别排名第3位和第4位。在潜力方面,广东排名第2位,依然具有强劲的发展动力,而北京和江苏潜力排名相对靠后,分别为25位和18位。

  从领先地区增长来看,2022年广东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提升速度相对放缓一些,江苏的差距相对平衡,浙江呈现持续追赶状态,北京、上海增速放缓。山东有明显提升,安徽稳步提升。

  从支撑区域创新的五个维度来看,广东都有不错的表现,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均排名第1位,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排名第2位。

  在知识创造方面,北京排名全国首位,效用值为80.09,领先优势明显;广东紧随其后,排名第2位,江苏排名第4位。在知识获取方面,广东排名第2位,效用值为44.16,北京和江苏分别是第4位和第6位。在企业创新方面,广东继续保持第1位,效用值为77.5,连续六年居全国首位;江苏、北京分别排名第2位和第3位。在创新环境方面,广东位居全国第一,效用值为59.17;北京、江苏位居其后,排名与去年保持一致。在创新绩效方面,表现最好的省份依然是广东,效用值为69.45;江苏超过北京,重新回到第2位。

  从基础数据来看,广东省在科技合作、创业水平、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表现突出,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来自企业资金的比例排名第1位,较上年上升8位,增幅为495.48%;技术市场企业平均交易额(按流向)排名较上年提升4位,增幅29.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排名较上年提升4位,增幅为12.27%。在就业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环保、金融环境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本地区上市公司平均市值排名较上年下降5位;科技企业孵化器当年风险投资强度排名较上年下降7位,降幅为17.13%。

  

  广东规上企业投入产出指标均居首位

  

  《评价报告》对广东省基础指标进行分析。

  在知识创造方面,广东省 “研究与试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和“发明专利授权数”均排名第1位,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知识获取方面,广东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经费内部支出额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市场交易金额(按流向) ”两个指标排名第1位,表明其在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市场活跃度方面表现较好,创新要素可以充分流动。

  在企业创新方面,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产出等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企业创新活动十分活跃;同时,江苏省在企业创新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大多数指标排名仅次于广东,但是从指标绝对值上看,江苏省距离广东省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相比来看,北京市的企业创新相对较弱,这也与北京自身定位有一定关系。

  在创新环境方面,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和“高技术企业数”两个指标位居全国首位,江苏省紧随其后,全国排名第2位,而北京市排名相对落后,分别是第7位和第13位。

  据悉,在科技部支持下,由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编写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已连续发布22年,是国内权威的区域发展评价报告。该报告建立了四级指标体系作为主要评价方法,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40个、四级指标138个,充分反映了各地区在企业创新、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体系等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