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扎根基层逾20年,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

她们冲锋“疫”线守护群众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2日        版次:A04    栏目:羊城文化大篷车社区行·寻找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    作者:符畅、李各力、高焓

     黎玉枝在搬运物资

  

  文/羊城晚报记者 符畅 李各力 高焓 图/受访者提供

  

  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广州城乡社区工作者们扎根基层,甘付出、勤奉献,努力化解矛盾纠纷,营造邻里守望和谐氛围,展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最美身影。

  2022年,在广州市文明办和广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继续发起第四届“寻找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评选活动,深入广州各大城乡社区,挖掘城乡社区基层工作者解决群众生活难题、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故事,展示新时代城乡社区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在广州本轮疫情中,有这样两位社区工作者,她们扎根基层均超过20年,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为社区居民群众传递温暖与真情。

  

  陈小华:备忘录里记满工作事项 群众开心我也开心

  

  一大早先到办公室画好“战疫九宫图”,按照图示到封控区逐个摸查病例,逐户协调做好转运登记工作,紧接着落实上门做核酸工作,同时在小本子上记录下居民的需求……这是本轮疫情发生一个多月来,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街道上涌中约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小华每天的日程表。作为在基层坚守22年的社区工作者,她带领同事日夜奋战,从华灯初上到晨曦微露,始终驻守在防疫一线。

  疫苗接种是构筑全民防疫屏障的关键。陈小华积极发动社区60岁以上长者接种新冠疫苗,带领居委工作人员通过组建疫苗接种微信群、联系村社联合发动、开展宣传活动、精准名单电话通知及上门宣传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对未接种疫苗的长者,陈小华做好信息登记,并仔细询问未接种原因。她针对长者所关心的疫苗接种禁忌等问题作出耐心细致的解答,将“全民接种疫苗”的种子播撒到群众心里,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

  陈小华的备忘录里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工作事项:社区长者的特殊用药需求、每回画下的社区分布图、社区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社区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听到他们的一声声‘谢谢’,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笑容,把群众的需求落到实处,他们开心我也开心。”陈小华说。

  

  黎玉枝:23年如一日做好社区工作 与居民建立深厚感情

  

  自2000年广州市白云区棠景街道成立以来,黎玉枝一直扎根社区,做好基层服务工作,至今已近23年。作为棠景街百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在今年以来的多轮疫情中,黎玉枝带领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居民齐心协力筑牢社区防疫屏障,用心解决居民提出的特殊诉求。

  10月的一天, 黎玉枝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对方是一名60多岁的男性,称自己刚做完手术,需要前往医院复诊,但因为身体状况较差,请求由医护人员上门做核酸。在她的协调下,医护人员特事特办,上门为这位居民采集了核酸样本。还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行动不便,黎玉枝同样请医护人员上门为其服务。“只要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都会尽量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黎玉枝说。

  在黎玉枝眼里,社区工作像一个“修炼场”。以百顺社区为例,在这片0.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住宅楼、工业区,也有没有物管的单体楼,常住人口7000多人,管理难度较大。如何扮演好社区“大管家”的角色?黎玉枝表示,要力所能及地为居民解决问题,对每一个诉求,能解决的尽量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发挥好桥梁作用。

  近年来,在黎玉枝及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面貌越变越好。例如,针对电动车乱停放、充电等问题,黎玉枝反复与管理处沟通,讨论可行办法:首先在电梯安装电梯阻车系统,杜绝电动车上楼;接着在小区增加5个集中充电点,划定停车线,并加强巡逻、大力宣传,使这一难题得以解决。

  还有三年,黎玉枝就要退休了,做了这么多年的社区工作,她已经和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说到退休,我真的很舍不得,舍不得身边的这群人。”她表示,将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坚持下去,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