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三个务必”的深刻意蕴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16日        版次:A06    栏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张青兰、郝慧玲

  

  □张青兰 郝慧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向全党同志郑重发出“三个务必”的号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三个务必”意蕴丰富,是对“两个务必”的承继和发展,是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清醒回应。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用“剧”和“序幕”的关系来警示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要求。今天,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面对新的历史任务,“三个务必”的提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长远的预见性,为新时代的“赶考”提供了指导方向。

  

  根本宗旨: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是不断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动力。“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规定了我们前进的根本目的和必然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立场。只有做到“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才能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务必不忘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新的征程上,为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了促进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情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务必不忘初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只有“务必不忘初心”,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强化人民群众内心的赞成和支持,才能体现一切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进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地位。做到“务必不忘初心”,要求广大党员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从情感上和行动上亲民爱民,常常通过“打扫灰尘”“洗洗脸”“照照镜子”来检视自身,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务必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牺牲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心爱戴,使我们党历经百年而屹立不倒。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最大威胁则是脱离群众。“务必牢记使命”,有助于形塑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党员使命感和担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手段和途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的和归宿,再次印证了我们党孜孜以求实现民族复兴使命任务的决心和信心。

  

  优良作风: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规定了前进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是思想态度和行为实践的统一,也是实现伟大事业最坚强的作风保证。“行百里者半九十”,成绩越大,目标越接近,越要如履薄冰、戒骄戒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事业过程中,随着现实情况的复杂多变,漫漫“新赶考路”面临的考验类型和难度都不断加大。只有将“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铭记于心,时刻保持忧患意识的警醒,才能在不良影响和侵蚀面前一尘不染,才能保证我们党的事业行稳致远。

  谦虚是一种学习态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向书本、向实践、向人民虚心学习、终身学习,拜人民为师,甘做人民群众的“学生”。“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末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在新征程上,我们务必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时刻保持清醒,慎终如始,打好“预防针”,做好“党性体检”,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依靠外在人民监督和内在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谨慎是一种工作方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一历史伟业中,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如履薄冰的警醒,积小胜为大胜,不可失之鲁莽草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一种生活准则,一种精神状态,是我们党优良的生活作风,是我们党不变的政治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从一穷二白到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无不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的优异成绩。“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但我们绝不能自满,绝不能懈怠,绝不能停滞。”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力戒空谈,崇尚实干,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成绩并不是骄傲的资本,也并不意味着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仍需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实践导向: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对中华传统勇德的承继,是勇气和能力的双重表达。“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前进的重要制胜法宝,体现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深切的忧患意识。一部中国共产党成长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生而为人民战、为民族战、为国家战,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在斗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夺胜利,赢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心任务的高度向全党发出斗争的号召,要求全体党员要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

  “务必敢于斗争”:要有斗争的勇气。一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斗争环境复杂。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前进之路荆棘丛生,中国共产党人要努力克服本领恐慌和畏难情绪,自觉抵制“糖衣炮弹”的诱惑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冲击,避免为资产阶级所俘虏或腐蚀。二是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取得辉煌成绩。在百年来的顽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过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给我们以斗争的勇气。三是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赢得光明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空前绝后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充分发扬斗争精神,时刻准备着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

  “务必善于斗争”:要有斗争的能力。一是要把握斗争的艺术。要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提高见微知著的能力和识别潜在风险的敏锐性,精准预判,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二是要把握斗争的力度。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要有理有利有节地抓主要矛盾,把握斗争火候,保证斗争健康有序。三是要把握斗争的对象。掌握斗争,首要的还是明晰斗争的对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斗争无时无处不在。比如,不断同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同各类自然灾害作斗争、同干涉和挑衅台湾事务的“台独分子”与外部势力作斗争等。明晰斗争对象,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基础上,增强战略主动性,掌握斗争主动权。四是要坚定斗争的意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我们要居安思危,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常怀一颗“赶考”之心,迎难而上。

  (作者简介:张青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郝慧玲,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2年重大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GD22ZDZ01-1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