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造“幸福教育”品牌
给孩子一个美好未来

来源:羊城晚报     2022年12月28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陈亮、朱伊琳、孙牧

     新校门正门

     铁一小举行体育节活动

     学生在“幸福小厨”上劳动课

     校舞蹈队在迎新艺术节上表演

     铁一小学IP形象“福虎”表情包

     铁一小学IP形象“福虎”表情包

  

  

  文\陈亮 朱伊琳 孙牧  图\学校提供

  

  卷首语:

  七十年磨一剑开创“幸福教育”

  

  在广州繁华的中心区域,有这样一所家喻户晓的好学校——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这所学校是市中心离城市中轴线较近的一所小学,毗邻被誉为“广州城市客厅”的花城广场,周边还有南部战区、广东省委、广东省人大、广铁集团等。

  学校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有9栋教学楼,近200个场室,教学班70多个,在校学生3000多人,在职教工近200人。在广州越秀区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能一个校区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且有70多个教学班的小学,仅此一所。

  铁一小学创建于1952年,原为广铁集团管理的学校,70年的发展为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具有铁路历史文化精神。如今,铁一小学在创建“幸福教育”品牌的征程上,在传承铁路红色基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奋斗历史中,通过“让城区老校焕生机”的校园微改造、“五育并举、五育协同”的优质教学体系、“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校园教育模式等,不断践行“面向幸福,奔向未来”的幸福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回应人民对家门口优质教育的期望,全面开创了铁一小学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通过奋斗让“幸福”在教育领域开花结果。实施幸福教育,既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实的深切呼唤。七十年磨一剑,铁一小学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开创了“幸福教育”的理念文化,为孩子的茁壮成长提供幸福的滋养。

  

  

  校园新貌:

  借“微改造”东风,勃发现代生机

  

  走进铁一小学,记者发现,“随处有风景,细节皆学问”:门口传达室被设计成火车头形状,学校外墙如车窗,大厅如月台,每个连廊尽头是圆拱形的涵洞,学校整体以枕木黄、橄榄绿、铁锈红三色为主基调,让人沉浸于一场火车之旅中;赤橙黄绿青蓝紫,披着七彩霞衣的教学楼,发出了七色光芒;通达的中轴连廊,连通东西南北中,寓意铁一学子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前程锦绣……

  六年级的黄同学告诉记者:“每到课间我总爱在走廊上远眺七彩廊桥,此处校园风景在阳光下七彩斑斓,让我的心从课堂上飞跃到了彩虹上,舒服极了。”像这样的景色在校园里触目皆是,改造后的校园为师生们呈现了一个色彩缤纷、充满活力、极富现代感与幸福感的优美环境。

  朝乾夕惕,功不唐捐。铁一小学在过去70年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校园建设蒸蒸日上。近两年来,校园的微改造更是在“稳”中注入新鲜的血脉,助力铁一小学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越秀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以“综合整治、延续文脉”为内核,大力开展校园功能“微改造”。

  铁一小学也乘着“微改造”的东风,对学校功能区域的划分、功能场室的补充等建设开展了翻新建设。如更新校园广播、更新课桌椅、更换办公电脑、改造电脑室、安装室内运动场舞台灯光、新建创客课室、配置智慧黑板、建设网络直播系统……

  小细节体现大民生,为了解决家长开车接送难问题,广州市交警大队专门为学校在中山一路上开辟了畅学临停通道;学校西操场铺胶工程全面竣工,西边商铺改造工程竣工,71个课室的灯光工程完成,43个课室更换了一体机,30 个洗手间改造工程完成,100 多个场室空调完成安装,35个场室和74个钢窗拆除升级工程全面竣工……校园建设不断更新升级,学生与家长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更加实在。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铁一小学校园功能微改造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改造工程涵盖8栋教学楼外立面、6道连廊、5个校门、3个操场、2个广场、1条中轴线、教学楼加装电梯,自2021年7月2日开工,8月28日竣工,仅仅用了54天工期,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铁一小学在改造中着重设计让学生自由活动、舒展的空间,设计幸福广场、和谐广场等四个广场,节气庭院、冰心庭院两个庭院,并设东、西、北三个操场。学校精心设计与打造的七彩教学楼、金色跑道等校园建筑,也是拥抱阳光、向幸福奔跑校园文化的一大象征。

  

  办学理念:

  幸福教育:让孩子面向未来、奔向幸福、快乐出发

  

  “我们学校有很好的高年级照顾低年级的传统,开学时除了负责自己班级新书、课桌椅外,我们还会帮助弟弟妹妹们,以前我们被哥哥姐姐照顾,现在我们长成哥哥姐姐,也要学习照顾弟弟妹妹,互相爱护一起成长。”高年级的千倬同学向记者表示。

  “幸福教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铁一小学鲜活且富有生机的品牌名片,铁一小学一直以来都在用全方位的实践来书写。铁一小学党委书记张婥恩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对“幸福教育”也有着独到的理解。她认为幸福教育是让孩子面向未来、奔向幸福、快乐出发。所以,她致力于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融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校园设计、校园管理、课程体系等之中。

  在校园设计上,铁一小学以趣味性的庭院空间、社会化的交流场所、隐性课堂的引入丰富人文景观,以扩大共享空间为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切实提高师生的幸福感。

  在校园管理上,铁一小学始终坚信“平安与快乐是幸福的源泉”,针对铁一小学的学生,打造了“幸福素养”微课堂,例如通过制作“幸福素养”小视频微课堂的形式,将文字规范条文用几分钟小视频展现出来;针对家长这一群体,2021年,张婥恩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面向社会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成为学校与家庭教育链接的窗口,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其中,“幸福共育”等微课程深受家长的欢迎与喜爱;对于教师,学校则利用“幸福书咖”等微关怀,打造教工之家,让教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放松,与学生共享幸福。

  对于教书育人的学校而言,“幸福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铁一小学的看家本领。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课程从综合实践课程中单列出来,铁一小学积极响应与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构建劳动教育特色,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融合语文、数学、财经素养、综合实践、生物学、经济学、产品设计等课程元素,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实现以劳树德、以劳益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教育理念,体现“面向未来,奔向幸福”的办学理念。

  “实践出真知”,铁一小学设置了幸福小厨、幸福农场、幸福工坊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幸福温馨的劳动平台,也是提升学生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为确保劳动教育课时开足开齐开出特色,铁一小学实行周周劳动课(劳动必修课)、每期劳动日(劳动走班课)、专家进社团(劳动选修课)的三足鼎立的劳动课程安排。

  拾木柴、生火、煮饭、切菜、炒菜……香飘飘的柴烟下,梁瑞桐同学满头大汗、身上满是尘屑、眼睛也熏出了泪花,但是红扑扑的脸上却挂满喜悦:“在学农基地的三天两夜里,我学会了独立。米香扑鼻,我所有不适都飞到天边了,这是我收获的最大的劳动果实。”

  

  家校共育:

  家校紧密联系,共建校园教育

  

  “通过家访活动与学校领导、老师的交谈,我感受到铁一小学严谨的学风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我将把‘家校共建’理念融入日常,让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一年级陈嘉祁同学的妈妈说道。

  在提倡“幸福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充分肯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大力鼓励家校共育。2022年5月,全国首个“移动家校学堂”在铁一小学应运而生。学堂以一台流动宣传车为载体,车内可以放映“羊城家校学堂”优秀微课,车内还提供一对一家庭教育咨询服务,以及家庭教育书刊自助借阅服务。工作日它会留在校园,节假日它会开进社区,传播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带动家校、辐射社会,实现家校和谐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为了实现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间的横向联系,营造一个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氛围,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委员代表座谈会,邀请家委代表走进校园,共谋校事,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同时,铁一小学积极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提升家庭教育品牌影响力。以张婥恩书记主持的广州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引领,定期开展家庭读书活动、举办“学习与家庭成长”系列沙龙、开展家庭教育交流活动,优化家校共育。建立督导考核评价制度,对突出贡献的组织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6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参与率达90%以上。

  铁一小学还定期安排家访工作、开放日、接待日、家长会等家校交流活动;安排工作室专家,开展家庭教育主题社区指导,惠及周边社区;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教育调研,成功申报和开展省级以上课题;征集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典型案例,汇编案例集;总结学校家庭教育实践,形成校本课程……

  家长欧女士说,“即便是近期居家线上教学期间,学校也不忘关爱学生,逐个和家长微信、电话,在学习、生活、心理调适、亲子相处等方面给予指导。”

  

  师资队伍:

  实践“幸福教师”发展计划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铁一小学充分重视教师专业能力,通过教师领头雁的作用,发挥高瞻远瞩的布局能力、课程改革的领导能力以及团结师生的人格魅力。此外,教师的幸福指数也是优质校园教育的重要抓手,铁一小学从幸福情感、幸福观念、幸福能力、幸福人格等方面,为“幸福教师”绘制画像,明确教师专业素养特征。

  学校实践“幸福教师”发展计划,设计多项策略,坚持分层培养、梯级提升、注重实效,鼓励教师多维度、多层次发展。通过“幸福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回归教学本身,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专心致志地做培育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

  “亲爱的老师,角色互换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教师节上学校组织各班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体验备课授课、作业批改、常规管理、防疫演练等教师日常工作,以绘画、文字、朗诵、表演等形式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恩之情。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家长理解老师,增强了老师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教育改革:

  持续优化课程体系,追求幸福学习生活

  

  为了回应人民对家门口优质教育的期望,放眼大广州教育发展新格局,铁一小学从办学实际出发,围绕新课程标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十四五”期间,越秀区实施大德育、大阅读、大体育、大艺术、大创客五大工程,铁一小学扛起了“五育并举”“五育协同”的鲜明旗帜。学校搭建了跨学科教研的平台,提倡各学科拿出一定课时来开展跨学科教学,以主题、项目或活动的方式进行课程内容整合。

  据介绍,该校的课程构建是在“奔向幸福人生”的品牌定位引领下进行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幸福的自己,是为每个孩子幸福人生奠基而建构的“筑基课程”。立足课程基础、学生需求,广泛吸纳校内外资源进行课程建设,着重打造一批体现铁一小学“幸福教育”理念的课程名片,幸福心育课程、趣味劳育课程、红色教育课程、幸福家校课程等。特色课程数不胜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让其追求更幸福的学习生活。

  此外,铁一小学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位置,还构建了学科渗透、专题课程并行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系统。在“儿童诗歌创作”“少儿文学欣赏”“电影欣赏”“铁路发展史调研活动”“电影配音”等学校特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通过与广州美国人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香港香海正觉莲社佛教黄藻森学校等姊妹校的交流,采用网络视频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真实体验多元文化,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一批又一批既有民族情怀、民族精神,又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的世界小公民。

  铁一小学的教育改革,虽然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有机衔接,一脉相承,始终执着坚守对学生生命成长质量的追求,探索“幸福教育”,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把铁一小学办成高品质、有特色、有内涵的学习型组织,成为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智慧型优质特色品牌学校。

  

  花式庆祝:

  铁一小学IP形象“福虎”表情包上线

  

  从活泼机灵的铁一小学IP形象福虎表情包,到家长文采飞扬的古体贺词,铁一小学师生家长们用多元花式“创意”,为铁一小学建校70周年文化传承活动带来多样趣味体验。

  “我叫福虎,喜欢参加各类运动比赛和学习活动。我的口头禅是积极向上、虎虎生威!”借由建校70周年文化传承专题活动启动之际,铁一小学设计了形象鲜明可爱的IP形象——“福虎”。其头上的“福”字不仅代表着“乐教乐学、幸福教育”的教学理念,更凸显了孩子们在校内展现的天真无邪和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传达出学校希望学生也像福虎一样健康快乐成长的期许。

  

  校史回顾:

  校园历史大事件

  

  1949年后:

  衡阳铁路管理局扶轮小学迁至广州市东山区小东园,后又迁至梅花村,更名为“交通部部立梅花村扶轮小学”。

  1952年:

  学校迁至越秀区共和大街1号,更名为“广州铁路第一小学”。

  1953年:

  广州铁路管理局成立并投资兴建广铁一小新校。

  2002年:

  学校被评为东山区一级学校。

  2003年:

  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2004年:

  广州铁路第一小学移交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政府管理。同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5年:

  学校更名为“广州市东山区铁一小学”。

  2006年:

  学校更名为“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

  2011年:

  原越秀区梅花村小学并入越秀区铁一小学。

  2021年:

  7月2日校园功能微改造动工,同年8月28日落成。

  2022年7月:

  成为广州市36所中小学先行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单位之一。同年,校史馆(暨铁路红色文化主题馆)落成。

  

  荣誉奖章:

  70年光辉见证

  

  踔厉奋发,时光正好。近70年来,铁一小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区域内乃至全国都享有较好的声誉,所获殊荣奖项数不胜数。先后获评全国红领巾读书读报奖章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红旗大队、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校(2021-2023)、广东省特级档案管理单位、粤港澳大湾区诗歌教育示范校、南粤女职工文明岗、广州市首批红色教育示范校。

  学校办学特色多元绽放,舞蹈、合唱、管乐、语言艺术、无线电测向、田径、足球、篮球、美术等项目成绩斐然,远近闻名。先后获得第十一届世界和平合唱节公开赛金奖、第十一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金奖、全国中小学生无线电测向比赛团体冠军、全国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最高奖)、广州市小学生传统项目田径比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越秀区小学生管乐比赛第一名、越秀区小学生男子足球比赛第一名、越秀区小学生篮球比赛第一名等众多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