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澎 1月12日,广东省省长王伟中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广东过去五年工作进行了回顾,确定了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并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过去五年,广东经济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地区生产总值达12.8万亿元,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迸发强劲活力,“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培育起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机场旅客、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首位等等。 广东2023年的发展蓝图也是十分值得期待,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2023年的十项重点工作也是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前六项都是以经济为主题。其中,第一项是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建设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第二项是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应该说,这两项工作举足轻重,影响全局。 首先,“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建设是重点工作中的“一号工程”。粤港澳大湾区中的省内9市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量的80%,是全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国家授权最多的改革创新先锋,不仅首批40项授权事项全部落地,而且有18条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在近些年的全省经济建设中,“双区”驱动发挥了引擎龙头作用。 这两年,《横琴方案》《前海方案》《南沙方案》的相继出台,使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的政策优势站到了全国各个自贸区的改革前沿,成为“自贸区中的自贸区”。横琴引入澳门的管理资源,推行“6大自由便利+1套趋同港澳的全新税收政策安排+1套立法保障”,实施“二线”管理,“零关税、低税率”营造趋同港澳的税收环境,呈现出“特区中的特区”格局;前海实施“扩区”方案,合作区总面积由14.92平方公里扩展到120.56平方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自贸区单一片区;南沙提出,要与港澳共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涉及科技支撑、深度融合、内联外通、制度创新、安居乐业五大方面。三大平台建设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打造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 其次,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这是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业。广东著名于世的两个基点,一是改革开放前沿,二是世界制造基地。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中,广东必须立足于制造业当家,牢牢把握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的制造业基础。近两年,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纷纷提出“制造业立市”的战略,这是广东省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的根基和龙头示范。广东省也提出了2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省21市的布局方案,高起点培育起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成为“十四五”规划的重大举措。 但是,不可否认,广东制造业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还被“卡脖子”,“缺芯少核”要求补链强链,齐全的制造业门类也存在中高端供给不足、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广东制造强省建设将迈上重要台阶,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典范。到2035年,广东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和主阵地。因此,在逐步走向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中,要抓住时机,坚定地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广东从制造大省到制造强省、质量强省的历史性转变。全省各市要有所侧重,抓住几个重点产业实施有效突破,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数字化、AR/VR、柔性显示与激光显示、3D打印设备、高端数控机床、高性能材料、通用航空等领域实现突破或领先,使制造业能真正当家、持续当家。(作者是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广州市博士科技创新研究会会长)
-
即时新闻
充分发挥“双区”驱动作用 坚持制造业当家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13日
版次:A08
栏目:今日论衡之公民问政
作者:彭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