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驻京记者刘克洪报道: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表示,要推动中外人员往来逐步走向正常化,同时也会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境外疫情向国内倒灌。 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 吴玺表示,“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后,来华手续简便了,取消了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的环节,在登机前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便可来华;航班更多了,取消了对航班的数量、航线以及客座率的限制,公路、水路方面也在逐步有序开放更多口岸;取消了入境集中隔离,只要健康申报、海关的常规检疫正常,就可以进入社会面。 根据国家移民局数据,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政策实施前上升了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入境数量略高于出境数量,日均入境25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了54.7%,日均出境24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了43.3%。 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29.4%。其中,35.3万人申请普通护照,增长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99.8万件,增长147.6%。 入境监测仍是病毒变异监测第一关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表示,新冠病毒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后,海关在口岸环节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新冠病毒采样核酸检测,改为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纳入海关健康申报,在口岸根据健康申报结果进行分类处置。 “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可能有所减弱,但是它的传染性正在上升。特别是在长途跨境旅行当中,大家会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是很高的。”吴玺表示,要求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是为了确定旅行者本身没有受到病毒感染,确保其旅途更加安全,也是为了确保防止病毒扩散。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强调,“乙类乙管”后,疾控部门会同海关部门仍对新毒株的输入进行监测,入境人员的监测仍然是病毒变异监测的第一道关口。国家已经在全国多个口岸设立监测哨点,此外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兵团设立了一定数量的哨点医院。如果发现新毒株、重要的变异株,尤其是能够引起较多重症和死亡的毒株时,会及时发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 当前没有发现新的变种病毒 对于一些国家关于“中国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的说法,吴玺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中国国家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流毒株与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序列是一致的,没有发现新的变种病毒或者显著突变。“个别国家对我们的指责、对我们的妄加揣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吴玺说。 关于奥密克戎XBB变异株,陈操介绍,我国监测数据显示,从去年12月1日到今年1月12日,我国仅监测到1例本土XBB感染病例。同期,监测到XBB及其亚分支的输入病例有33例,他们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从输入风险来看,未来或后续一段时间,我国面临输入XBB及其亚分支的风险,引起本土关联病例风险较大。但就目前我们国家监测的数据来看,XBB并没有形成本土流行。”陈操说。
-
即时新闻
“乙类乙管”政策实施以来
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超135万人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14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刘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