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作工作报告

五年新收案件1305万余件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15日        版次:A02    栏目:    作者:张豪

     省人大代表分组审议“两院”报告 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曾育文 摄

  

  羊城晚报讯 记者张豪报道:14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向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作《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过去五年全省法院的主要工作和2023年工作安排。

  报告指出,五年来,全省法院共新收各类案件1305.6万件,审结1294.0万件,比前五年分别上升92.9%和96.0%。2022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案件275.9万件,审结277.2万件,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97.9%。

  在惩处刑事犯罪上,五年来,全省法院审结刑事一审案件58.7万件,判处罪犯72.7万人,推动全省刑事发案持续下降。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巩固斗争成果,审结涉黑恶案件5001件2.1万人,涉“保护伞”案件246件377人,涉黑恶财产执行到位166.8亿元,综合绩效居全国法院前列。

  在严惩腐败犯罪上,报告指出,五年来,全省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5930件8178人,判处原厅局级以上公职人员182人。

  报告指出,全省法院持续对毒品犯罪保持严打震慑态势,五年来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9万件,对“雷霆扫毒”专项行动首犯蔡东家依法判处死刑,推动大宗毒品和源头性毒品犯罪连续五年实现“双降”。

  五年来,全省法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对412名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对17.8万名罪行较轻、主动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判处缓刑、管制或免予刑事处罚。依法保障被告人辩护权利,普通程序刑事案件辩护率提升到98.7%。

  过去五年,全省法院积极参与“防治校园欺凌”“护苗”“预青”等专项行动,对未成年犯罪人员开展回访帮教,推进完善社区矫正配套措施,2022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比2018年下降36.6%。

  全省法院还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统一常见刑事犯罪证据审查认定标准,超过80%的刑事一审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

  报告显示,全省法院深化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建设,推进道交、劳动、金融等领域纠纷一体化解决,全省法院建成诉调对接中心160个,联动全省2455个专业调解组织、1.8万名调解员诉前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90余万件,2022年全省民事案件收案历史性首次下降。

  报告还指出,全省法院审理涉疫犯罪案件1943件,依法惩治伤害医疗和防疫人员、制售伪劣防护用品、哄抬药价物价等犯罪。

  龚稼立表示,2023年全省法院将全面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