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 1月18日下午4时许,金晓宇的父亲金性勇辞世。去年,因《我们的天才儿子》一文,“天才翻译家”金晓宇和父亲金性勇的故事感动世人。据报道,金性勇生前已签署遗体捐赠志愿书,其子金晓宇表示将遵从父亲的愿望。 “一颗高洁的心,一位伟大的父亲”,这句话用来形容金性勇,可谓恰如其分。正是因为他勇敢向媒体、向公众说出儿子金晓宇的故事——“幼年不幸眼部残疾,后来又确诊为躁郁症患者,翻译就是他和命运抗争的唯一武器”,金晓宇这位“天才翻译家”才为人所见,并改变命运。 金性勇向媒体坦言,他将自家孩子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也是想用最后的机会,再推他一把。记者在采访手记中也称,金性勇希望儿子与病魔相处、斗争中所做的大量翻译工作,能够得到更多喜欢读书的朋友关注,得到翻译界组织和同行的关爱,获得社会认可。事实证明,金性勇实现了心愿。看到儿子融入社会,结识到更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能依靠翻译自食其力,并获得各界接纳,金性勇应该是带着安心告别尘世的。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克·显克微支说过,幸福和快乐最深层的源头,不依赖意志,而是源于爱。发生在金性勇父子身上的故事,核心字就是爱。这种爱,首先是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所谓舐犊情深,金性勇年事已高,他放心不下儿子金晓宇,担心他不能正常生活,因此希望儿子“能够独立面对很多事,也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但不得不说,在金晓宇被更多人看见之前,这是奢望。 转机来自于他向社会倾吐了心声,因赢得关注而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从这个角度看,金性勇确实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也是一位可敬的父亲。 如果说倾吐需要勇气,那么倾听则需要责任。在金晓宇被看见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媒体还是出版社、翻译协会等,都释放了足够的善意。同时,公众也表达了足够的关切。这难能可贵。因此,金晓宇不仅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更能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友爱和深爱。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爱——热爱。据报道,当被冠以“天才翻译家”的称号后,金晓宇曾不止一次说,自己并不是“天才”,甚至也很难称得上是“翻译家”。这种谦抑,令人感怀。金晓宇的翻译水平如何,自有方家判断,但从他身上可感知到这是一名对翻译有着酷爱的译者,这是一名极为热爱翻译事业的沉潜者。无论“学一门外语,至少要读20本原版小说”,还是“十年里翻译了22本书”,没有热爱是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也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可平山海跌宕”“只有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回报你”,这样的话虽然充满鸡汤味道,但放在金晓宇身上是成立的。 在金性勇身上,还有一种爱令人肃然起敬,即捐献遗体。无从知道他决定捐献遗体是否与社会帮助他儿子有关,即出于感恩。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金性勇的捐献之举在当下语境中,都富有积极意义,都让人看到一位老者的善良,感受到他身上的责任感。 金晓宇被看见,这是一个关于爱与成全的故事。爱,本身就是一种成全。无论家人的爱,还是社会的爱,融汇一起,成全了一则佳话。在为之欣慰的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被看见,特别是那些身处困境的弱者能够被人看见。金晓宇的一名主管医生曾表示,金晓宇的情况(患有躁郁症)不是个例,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呼吁社会正视、包容这类群体。也许很多患者缺乏“看点”,缺少“卖点”,他们也没有一位伟大的父亲,更没有某方面的专长,故此很难被聚焦。但是,我们不能选择性地对待弱者,让更多弱者得到关爱,本就是健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著名作家加缪认为,真正的救赎,并不是厮杀后的胜利,而是能在苦难之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金性勇告别了他的儿子金晓宇,但他的付出,让金晓宇获得了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这很了不起。致敬这位伟大的父亲,也期望更多的不幸者能获取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 (作者是北京知名时事评论员)
-
即时新闻
爱是成全,致敬这位伟大的父亲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1月20日
版次:A07
栏目:首席评论
作者: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