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过了个年,新冠病毒似乎消失了,全国发热门诊就诊量较峰值降94.3%

断崖式下跌后 还有第二波感染高峰吗?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2月04日        版次:A06    栏目:热话题    作者:张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防疫临时重症病区的呼吸机等设备已“休息”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图/受访者提供

  

  时隔三年,我们畅快度过了一个烟火气升腾的新春佳节,似乎已把新冠疫情抛在了脑后。也就在大年初九(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经过了春节大规模人员流动后,疫情并未像一些人此前担心的那样出现明显反弹。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多家医院了解到,目前不少医院的新冠重症病区已关闭,门诊只需查验核酸,发热、咳嗽等症状病人只需对症处理。新冠感染者越来越少见,难道病毒消失了吗?最近,关于“第二轮感染高峰或在3月到5月”话题登上热搜,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后的第二波感染高峰会来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

  

  感染者越来越少

  

  无论是急诊、发热门诊还是重症监护室,新冠感染者都越来越少。这是记者近日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的情况。过了个春节假期,疫情并未出现反弹,病毒像是“传”不动了。

  “最近,我们发热门诊每天接诊30-50位患者,按照新冠乙类乙管的政策,发热患者只是按需查核酸。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判断轻中重程度,依据第十版诊疗方案进行诊疗。”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副主任邓文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颜文森说:“最近门诊刚感染的新冠患者非常少,来就诊的都是疑似出现后遗症的市民。病房目前也没有新冠重症的患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的就诊患者也不多。难道新冠病毒消失了?该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正飞告诉记者:“并不是新冠病毒突然消失了,而是80%以上的人群感染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免疫屏障,很少社会面传播了。”

  

  重症病区关闭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1月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发热诊室的诊疗量处于低位,大年初一诊疗量最低,之后有一定回升,但一直低于节前的诊疗量,大约减少40%,与2022年12月23日的峰值比,下降了94%。

  目前,全国疫情呈现低水平流行,到底低到什么水平?

  2月1日,中疾控网站通报全国新冠疫情情况,各项统计数据都印证了感染者数量的“断崖式下跌”。

  从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来看,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1月30日为16.4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4.3%。分城乡而言,降幅分别达95.1%、92.5%。

  从住院诊疗情况来看,全国在院新冠感染者于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30日下降至14.4万人,较峰值减少91.1%。其中,重症患者数量于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3日期间每日增量近1万,1月4日增量明显下降,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1月30日下降至1.4万,较峰值下降89.3%。

  在广州,从感染高峰时各大医院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紧急扩容急救资源,到发热门诊接诊量持续下降,正常诊疗逐步恢复,医护人员无不深刻感受到前后的对比变化。

  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去年12月感染高峰时,为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该院紧急开设防疫临时重症病区。“我们这边收治急诊、发热门诊过来的阳性重症病人,几天就全收满了。”当时,防疫临时重症病区主任医师杨智如是表示。时隔近两个月,2月3日,记者再走访时,这个防疫临时重症病区已经没有新冠重症患者了,走廊里的呼吸机和高流量湿化氧疗仪都在“休息”。杨智告诉记者:“临时重症病区今天起暂时关闭,有需要时随时再开。”

  

  尚无新毒株之虞

  

  1月8日,我国新冠疫情防控迎来历史性转折——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彼时,春运启动在即,“出去嗨”和回家过年的心情无法阻挡。不过,人们也难免担心: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会否有新变异毒株传入?如今,元宵将至,事实证明,免疫屏障经受住了考验。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说,春节假期,中国疾控中心收到全国各省份上报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1421条,经过分析发现有11个进化分支,仍旧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BF.7为主,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株输入。

  国际上的奥密克戎BQ系列,包括XBB系列的变异株,进入国内后是否会掀起第二轮感染高峰,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目前来看,XBB系列的变异株也是奥密克戎亚型分支的变异,马上造成新一轮传播的这种风险,应该说不会太大。”

  吴尊友认为,春节期间的大量人员流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快疫情扩散,在局部地区会出现感染人数上升,但由于上一波疫情已经使得全国约80%的人感染过,短期内,比如未来两至三个月,全国范围内出现较大规模疫情反弹或者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很小。

  事实上,全国都在监测新冠病毒的走向,联防联控机制已制定多种渠道的监测方案,包括对住院病例的报告监测、核酸抗原检测的数字统计、养老院及学校等重点机构场所的监测等。如此一来,能够相对准确评估疫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而对于疫情的发病,流行的强度、趋势、时间作出研判。

  值得注意的是,杨正飞提醒,我们仍要警惕第二波感染高峰。

  “一般在感染新冠后的半年左右,我们体内的抗体水平下降或者病毒变异出现免疫逃逸,可能会出现一些小高峰,这种情况与国外还有香港地区是一样的。”因此,杨正飞建议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在人群聚集时注意防护,同时保持良好心态、恢复常态化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