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委员认真听取市政协工作报告 羊城晚报记者 王磊 摄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林园报道:2月1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在开幕大会上,作政协深圳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回顾2022年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竭诚尽智紧扣中心议政建言,服务“双区”建设成果更加显著;认真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助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落实更加有效;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推动民生福祉改善更加有为;广泛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大团结大联合优势更加彰显;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政协工作提质增效更加凸显。 过去一年,深圳市政协共举办5场专题协商、2次市领导与委员面对面“一起来商量”、39件重点提案办理协商、4项立法协商、25项监督性协商、21期“身边事好商量”、8场“委员议事厅”、74场“深聊会”,开展各类调研556场次,立案提案570件、完成办理事项3071项,为促进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报告明确,2023年深圳市政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维护核心,以更高站位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坚守为民初心,以更深情怀协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秉持履职诚心,以更实举措提升政协民主监督成效;广泛凝聚人心,以更大力度汇聚深圳奋进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的磅礴力量;务实竭智尽心,以更高质量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履职答卷。 “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围绕助力全市打好打赢高质量发展总体战全面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努力使人民政协每一个履职的脚步都踏在深圳现代化建设的前进鼓点上。”林洁表示,2023年深圳市政协将多建真言、善谋良策、出好实招、广集众智、精准助力、倾心尽责。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田夫向大会作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向大会作七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通报。 链接 打造时尚之都、更好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将婴幼儿托育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13日,在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开幕大会上,来自各界别的12位政协委员围绕重要行业发展、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现场发言。 链接文化和时尚产业 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 《深圳市时尚产业发展规划》将现代时尚产业正式列入深圳“20+8”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目前,深圳已成为国内行业门类最齐全、原创品牌最集中、产业配套最完善、规模集聚效应最显著的时尚产业基地之一。 深圳市政协委员田晖南表示,目前深圳时尚企业规模偏小,大企业大品牌缺失,尚未成长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时尚品牌。并且,深圳尚未形成以时尚文化为核心的时尚产业集群,也没有形成产业配套完善、产业链完备、多要素创新融合的时尚产业生态体系,城市形象缺乏时尚特色。 田晖南建议,链接文化产业和时尚产业,发展产业高端功能;根据深圳文化特色,打造时尚文化走出去的媒体平台;延伸发展珠宝、首饰、钟表等周边产业,积极配套发展面辅料、直播等产业配套,强化教育、秀场、活动等产业基础设施供给,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田晖南建议,增加文化艺术专业和时尚专业的校企联动,加快数字时尚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传统文化创意设计、数字时尚新经济、时尚管理等学科建设,培养国际时尚人才;对相关企业和高校人才予以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加快时尚创新型人才政策出台,将人才认定标准的制定和评估权赋予企业和行业,通过以赛代评等创新人才评定方式,制定企业柔性引才政策的后评价体系。 建议简化民营产业园 “工业上楼”审批流程 深圳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聚集性最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2022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实现全国“双第一”,稳居全国工业第一大市。 身为企业代表,深圳市政协委员陈志列围绕“工业上楼”建议,把在民营产业园区增加“工业上楼”面积纳入到深圳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计划中。对于符合“20+8”产业“工业上楼”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建议在增加“工业上楼”面积的申报过程中全力提速审批效能,由主管部门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缩短审批流程和时间。 陈志列建议,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龙头产业链链主在自己园区里增加“工业上楼”面积,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重点产业链发展,激发强链、延链、补链的强大“链式效应”,“可鼓励民营产业园区在保留一定绿化景观的基础上,适当退还园区道路和适当缩小产业园区现有的绿化面积,以增加园区建筑面积,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尽量增大‘工业上楼’项目的空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 2022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开幕致辞中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经《湿地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表决通过,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 “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建设应立足本地优势,发挥资源禀赋,体现深圳特色。”深圳市政协委员高洁认为,国际红树林中心可发挥国际组织搜集信息、分摊合作成本、联合生产、争端解决、制定规则等多方面实质性功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促进全球福祉,体现我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大国担当。 高洁表示,经调研发现,深圳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上仍存在技术、资金、专业人才不足,企业和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通过国际组织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的活动和经验较少等短板。为此,她建议,优化“分部门实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及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强化红树林生态系统及湿地保护的统筹规划和部门协同;引导高科技企业投入红树林保护科技应用场景研发,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水平;探索和建立创新多样的投融资机制,支撑红树林及湿地保护的经费需求;健全工作机制,鼓励民间团体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充分参与。 建议将婴幼儿照护服务 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为32.5岁,适婚适育人口基数大,出生率在全国大中城市长期排名前列。但“生了没人带”“双职工带娃难”等育儿难现象仍较为普遍,加强普惠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深圳市政协委员杨辉表示,近期调研显示,深圳托育需求和实际入托占比分别为28%、2.15%,呈现入托意愿强但实际入托少的现状,与欧盟国家平均33%的入托率差距较大。他建议,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社会公共服务范畴,加强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与卫生、文化等设施的功能衔接;制定托育机构土地供应、物业改造支持措施,将托育机构公共配套纳入《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明确项目建设中预留公配托育业务用房;制定卫生保健、服务质量、过程管理等评估指标体系。 对于民办托育机构的发展,杨辉建议政府采取减免税收、补助租金、一次性建设补贴、备案奖励、托位补助等支持政策,减轻运营负担。 家庭补贴方面,杨辉建议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育儿补贴,减轻家庭育儿负担;探索家庭护理假试点,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允许父母一方留家照护幼儿至2-3周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