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王沫依 “鸡你太美”“你个老6”……近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直指这些席卷校园的热梗“恶俗”,不少成年人对此却一头雾水,不过,当它们越发高频地出现在校园内,便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视。这些网络热梗究竟为何会流行?孩子们真的懂得是什么意思吗?面对这些情况,家校社各方又该如何进行引导? 孩子“热聊”,成年人“懵圈” 当记者抛出这些网络热梗时,从事五年级语文教学的李老师直言“不懂”,然而在她利用课间与几名同学进行沟通时才了解到,这些网络热梗早已在学生中流行起来,“原来他们都知道”。 此前,羊城晚报记者在学校内采访时便发现,一些学生对于网络流行热梗“情有独钟”,甚至会自创“周边”娱乐,例如手写一副“有梗”的书法、在书上绘制与热梗相关的图等。然而当记者问到是否知道什么含义时,孩子并不能给出确定的回答,最多只能说明出处,“在视频网站上看的”“一个明星说的”,又或是“大家都这样说”。 使用并不等于理解,这与李老师的判断一致:“很多孩子不知道出处和意思,用也多是图个时髦。” 而六年级学生的家长隋女士也提到,女儿很少会在家说梗,但去接她放学的时候会听到其他学生使用。这也证明,对于这些网络热梗,更多的交流发生在同辈之间,成年人对此不易察觉。 热梗多来源互联网,本质“感官至上” 在得知“热梗”的大致情况后,李老师在班里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她表示,当前学业繁忙,很少有学生看手机,“班里44个孩子,只有9个会在周末看手机,主要也是刷短视频。”不过她仍保有足够的警惕,“接下来的家长会上我会对家长强调电子产品管控的重要性。” 在隋女士看来,这些流行的热梗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通过短视频等网络平台,二是来源家庭,三是同学家人之间互相的表达,“就算孩子不刷视频,要是家长看到和使用,孩子自然也就会了。孩子们会觉得用这些流行语是一种酷的表现。” 互联网时代,孩子面临的是更加复杂的环境。此前,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夏柱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互联网环境海量的资源中,大概有10%并不适合孩子接受与沉迷,这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郑航看来,网络热梗的流行是当下消费时代中“感官至上”的价值观,“但真正有内涵的内容往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由于此类流行文化更加“短平快”,也更少需要思考,往往更能让判断力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深陷其中。 “校家社”协同育人 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后,李老师进行了一番思考,“为什么流行了这么久,自己都没有发现?”她表示,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很聪明,许多行为懂得“规避”大人,因此必须更加细致,留心孩子的点滴变化。 其次,作为语文老师,李老师也在语言学习上循循善诱。“他们知道现在应该积累优美、有深意和文化内涵的语言,我就问他们,网络热梗符合这些特征吗?他们很自然地回答没有。”李老师笑着表示,随后,她通过正在学习的“四大名著”单元入手,向学生传递“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概念,“网络热梗带来的并非积极的气质,因为它们毫无内容意义。” 家庭的力量同样重要。五年级学生诗怡的妈妈表示,对于此类网络热梗,自己虽不至于“反感”,但也会根据价值判断进行适当引导,“简单地禁止孩子使用只会令孩子更困惑,我会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方向,比如鼓励她了解古诗词、文学的美,她自然就会发现这些更美好、更有意义。” 放眼当下,我们如何为孩子带来更积极正面的环境?在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曾小军看来,首要的便是净化网络环境。而郑航认为,应着手从价值观上对孩子进行培养,“越是当下,越要培养一种价值理性,让孩子明白什么才真正值得追求。”他特别提到,目前社会价值多元化,难免泥沙俱下,此时识别判断的能力尤为重要,“学校首先要教给孩子选择的能力。”
-
即时新闻
网络热梗高频地出现在校园,校家社三方怎么办?
首先要教给孩子
选择的能力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15日
版次:A16
栏目:
作者:王沫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