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学科巧融合 劳动趣教育

广州中小学这样上劳动课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17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崔文灿、王沫依、林文惠

     广州市回民小学学生展示在劳动教育课上完成的手工制作 通讯员供图

     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展示的“5+N”项目式研学课程成果 通讯员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王沫依 实习生 林文惠

  

  “以劳育人”已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推动广州市劳动教育驶上发展快车道?3月16日,2023年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暨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在越秀区文德路小学举行。广州市劳动教育领域的精英力量齐聚一堂,分享劳动教育经验。

  交流活动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羊城晚报教育发展研究院承办。

  

  劳育成果百花齐放

  

  记者了解到,活动现场设置了21个展区,来自广州市各区的省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进行了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分享,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劳育方案。

  其中,育才中学以广彩珐琅画制作课程为切入点,让学生从非遗艺术中理解和传承岭南文化。执信中学琶洲实验学校基于学校与药企共同打造的中医药劳动实践基地“杏林百草园”,利用园内种植的艾草和薄荷,指导学生制作可以驱蚊止痒的艾草薄荷膏。南沙第一中学立足于南沙地处江海之滨的地域特色,把海洋作为劳动创作素材,创设海洋文化特色课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开设的陶艺课程传授制陶技艺,学生完成的陶艺作品还可以作为其他劳动课程所需要的器具使用,实用性强,利用率高……

  活动现场,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积极推广本校的劳育成果,引得参会人员连连赞叹——

  在广州市回民小学摊位前,一个无土栽培水循环系统引来众人围观。几个废弃矿泉水瓶经巧手设计,变成水培植物盆栽,且在太阳能蓄电板作用下,水可以自下而上形成循环。回民小学学生介绍,设计这一系统的初衷是为了减少碳排放,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而无土栽培则能不受空间限制,摆脱土地约束,可以利用城市楼房的平面屋顶种菜、种花,无形中也扩大了栽培面积。

  现场也有不少电子“发烧友”秀功夫。回民小学学生研制的智慧农药喷洒装置可自动识别害虫和小鸟,果实分拣机器可根据果实颜色判断其成熟与否,进而分别运输。文德路小学电子制作摊位上则摆放着学生们自制的机器车、3D打印模型、收音机等。学生们介绍这些机械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时,讲得头头是道。

  “孩子们尚处于模仿阶段,创新仅仅体现在款式设计方面,与真正的科技创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对小学生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来自文德路小学的老师吕恒表示,学校尤其关注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发展。

  来自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的高中生带来了几组造型各异的木制手机架进行现场展示。由于对木片切割、涂油很感兴趣,不少小学生围住学长学姐讨教技艺。指导教师杨老师说,到了高中阶段,木工课程与通用技术课程相结合,成为了必修课程,“我们将它跟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榫卯技术,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

  

  创新开展特色劳育

  

  推动劳动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是劳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推动各学科交融互渗、彼此促进,广州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为教育改革注入活力。

  以“劳动教育+科学”为例,吕恒老师以《体验3D打印笔——设计制作耳机绕线器》为主题进行说课展示,通过推动科学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林婷婷老师则开展主题为《自制桂花蜜》的“劳动教育+生物”八年级说课展示,将桂花蜜的制作引进课堂,使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巧妙结合。

  “这是基于‘全科视角、全域培养、全程经历’的育人理念之下的一种教学尝试,非常值得肯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姚轶洁认为,“未来要探索的不仅仅是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更多的是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应该在孩子的身上体现出各种学科的加持,让他们茁壮成长、有个性地成长。”

  近年来,广州市教育局坚持开门办劳动教育这“一个理念”,聚焦劳力、劳心“两个目标”,采取政府推动、学术驱动、市区联动“三项举措”,找准开设必修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师资建设、促进学科融合“四个抓手”,落实普及实践活动、拓展实践场所、创新教育模式、落实教育评价、加大经费投入“五个保障”,积极推动构建跨产业、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跨平台的广州新时代学校大劳动教育格局。

  “劳动教育百花齐放是最好的生态。各个区教育局要真正在‘特色’两个字上下功夫、想办法、做工作,要立足于学校的软硬件条件、特点区域,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学明说,“各区各校要加强劳动理念的创新、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师绩效考评等相关劳动教育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真正总结、提炼、创新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法,形成具有示范引领特别是广州特色的经验做法,进而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劳动教育工作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