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落幕,广东选手昨日返粤

破纪录!广东选手捧回三银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28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柳卓楠

     三位选手回国抵达白云机场

  

  文/羊城晚报记者 柳卓楠

  图/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实习生 林健

  

  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3时,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法国梅斯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勇夺6金、7银、7铜,位列奖牌榜第四位。其中,广东省派出的3名选手陈栋、全伟雄、黄开旋一路过关斩将,斩获3枚银牌,创下广东历史获奖人数和奖牌规模最好成绩。3月27日晚,3位广东选手乘飞机回国抵达白云机场,记者现场采访,了解其参赛故事。

  据悉,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是全球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之一,又称特殊职业奥林匹克。本届赛事设置了10个类别45个赛项。中国代表团共派出29名选手和7名国际裁判员参加9个类别20个项目赛事,广东共有3位选手参赛。

  

  “玻璃人”黄开旋:

  把新衣编织到世界舞台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6年前我很遗憾,没能拿奖。这次终于在世界舞台上获奖,为国争光,我感到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坐着轮椅从机场出来后,黄开旋难掩激动地向记者说道。

  来自惠州的黄开旋今年已经46岁了。本次大赛,黄开旋参加的是女服制作初级项目比拼。闪耀世界舞台的背后,是黄开旋30多年与命运抗争的动人故事。14岁时,黄开旋被确诊患血友病。一个在常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磕碰,很有可能导致血友病患者血流不止,严重的甚至要住院,他们也被称为“玻璃人”。但黄开旋不屈服命运,他积极学习缝纫技术,用针线挑开命运的结,编织自己的人生之路。

  2011年至今,他代表惠州参加全省、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曾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此次为国出征、斩获世界级奖项,他表示非常自豪:“未来我要继续努力,下次参赛争取摘得金牌!”

  

  “无声陶艺家”全伟雄:

  人生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

  

  “这次比赛前,我还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了,但比赛一开始我就全身心投入,忘掉了一切。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银牌,我觉得非常开心!”来自佛山的选手全伟雄用手语表达着自己激动的心情。

  “佛山无声陶艺家”,这是全伟雄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昵称。儿时的一场高烧,令他永久失去听觉。在无声的世界里,他用眼睛发现生活的美,用双手雕刻心中的世界。他说,“人生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

  对全伟雄而言,参加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是一次全新的人生挑战。这次,他把佛山陶艺带向了全世界。

  此次竞赛中,陶艺项目分两个阶段,一是考验基础技能,如拉坯等;二是根据赛组委的命题,开展艺术创作。在第二阶段,全伟雄创作了三个类型的作品,包括10个杯子、3条鱼形作品等。“我以后要继续努力参赛,为国争光。”全伟雄说。

  

  轮椅上的程序员陈栋:

  代码里编出无障碍人生

  

  “能代表国家出战,和世界各国的选手同台较量,我觉得很开心。这次有点小遗憾,只获得了银牌,希望下次能获得金牌。”来自深圳的选手陈栋兴奋地说道。

  陈栋是一名90后程序员,6岁时因一场意外车祸双腿截肢。凭借着家人无微不至的爱与自己的刻苦学习,陈栋顺利考上大学,并在深圳市一家企业担任软件工程师和生物事业部部门负责人。在程序员的日常工作之外,陈栋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从市赛到省赛、国赛,再到如今代表祖国参赛国际竞赛,陈栋一路过关斩将,越战越勇,捷报频传。

  此次比赛,陈栋参加的是数据处理项目,与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比拼。作为一名90后程序员,首次参赛的陈栋有些紧张,但是他快速调整心态,全身心投入,终于摘得银牌。“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一个新的开篇,未来我要更努力,越来越好。”陈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