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轴线上谈阅读,回归心灵回归书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4月23日        版次:A06    栏目:4·23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①    作者:孙磊、陈晓楠、刘颖颖、宋骥才

     叶曙明(右)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林岗(右)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吴小攀 摄

     何宝贤(左)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陈晓楠 刘颖颖 实习生 宋骥才

  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石 钟振彬(署名除外)

  

  今天,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羊城晚报推出三个特别策划专版,以阅读为主题,营造浓厚书香氛围。

  此次“走读广州中轴线”专题报道,邀请广州著名文化学者、《广州传》作者叶曙明,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何宝贤,分别走进广州传统中轴线上的花城文学院、万木草堂,以及邻近广州新中轴线的四阅书店东湖店,带领读者“穿阅千年”,了解从古代到当下阅读场所、载体、形式的变化,探寻阅读的方法和意义——

  

  叶曙明:共读《广州传》,读懂广州城

  

  三条时空分明的城市中轴线

  

  “城市也和人体一样奇妙无比,有看得见的筋骨、血脉、五脏、肢体,也有看不见的经络、穴位。”我写在《广州传》中的这段话,也是我看广州这座城市的一个角度。

  广州作为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有着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广州城经历了任嚣城、赵佗城、步骘城、隋唐港城、兴王府(南汉国都城)、宋元三城到明清广府城及现当代广州城的变迁。多次的城扩墙移,广州的城市轴线也随之而有位移。先是西移,然后东移。最后形成了三条时空分明的南北向城市中轴线。

  这三条中轴线,有已经建成的,有正在建的,也有失败的。最早的所谓建成的中轴线,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北京路这条中轴线。我给三条中轴线都定了一个位,北京路这条中轴线,是一个文教中轴线。

  第二条是20世纪30年代规划的一条中轴线,越秀山中山纪念碑-中心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海珠桥,南北长度为3.3千米,被称为“近代广州城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我把它定位为政治的中轴线。它的整个设计规划,基本上是以政治符号串起来的,省政府、市政府也集中在这条线上。

  广州第三条中轴线就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天河发展起来的,被称为“广州新中轴线”,奠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起燕岭公园(瘦狗岭),经火车东站、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塔、海珠湖。我称它为资本的中轴线,这条线上有很多超大型的广场,超大型的建筑,还有很多总部经济。

  

  文教中轴线是广州城的“无字史书”

  

  北京路这条文教中轴线曾是广州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千年古道、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等古迹,又有源自域外的骑楼,是广州城的“无字史书”。

  宋朝很重文教,朝廷规定每个州县都要有官办的学校,广州的州学就设在现在文德路,那里离官府近,因为是官学,所以那些官员也时不时要去那视察一下,或者有时候要去那里主持考试,甚至去讲学也比较方便。如此一来就带动了这一带文教的发展,吸引很多文人到越秀山上办书院。延续至今,现在北京路上有很多书店、出版社。

  很多人一提到广州就想到商业,但其实北京路浓郁的商业氛围也是从文教发展过来的,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我在书中也讲到,宋代以后,广东文风大开,在岭南自然与人文熏陶之下,诞生不少殿堂级的人物,以文采风流和刚正清廉著称。南宋以后,中国文化的重心,开始向长江以南转移,迨至元亡明兴,南移的步履,已及于珠江流域。

  当时民间的书院突然呈喷发状,遍地开花。正德、嘉靖年间,仅仅在越秀山南麓城墙以内,就聚集了迂岗、泰泉、镇海、慎德、白山、明道、崇正等多间书院。围绕着越秀山,还有一些名气不那么大的书院。在越秀山上下,还有无数籍籍无名的精舍、草堂、书舍、书斋等,是私人读书之所。越秀山简直成了读书人的山。

  

  广东人爱读书有其历史缘由

  

  明代的广东诞生了一批陈献章、湛若水这样的学问大家。像陈献章这样的心学大家是怎么读书的呢?我在书中也有写,在江西临川时,陈献章的老师吴与弼对他督导非常严格,陈献章每天黎明就起来读书,古圣贤垂训之书,无所不读。但是在临川的这半年期间,陈献章思想上没有太大的突破。后来从临川回家后,陈献章筑春阳台,闭门读书、静思,完全与城市隔绝,整整十年,“穷尽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当陈献章从春阳台出来的时候,他决定设坛授业,在广东新会开了一间“小庐山书室”做教馆,四方士子纷纷前来拜师。

  广州给人的印象,一向是高度物质化的商业之城,明代何以突然成为全国心学重镇,汇聚众多星光熠熠的文化巨匠?如果再上溯八百余年,同样让人疑惑,广州何以成为禅宗的发源地?这座城市的每个细节,仿佛时刻都在提醒人们,商业就是衡量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尺。但是从惠能、崔与之到陈献章、湛若水、张诩、伦文叙,却有着一条清晰的思想脉络,条贯部分,叙而有章,证明总有一些潜神默思的哲人,寄居在市廛之中,不管外界如何翻风滚雨,城市如何热闹繁华,都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节奏和思想节奏。

  即使到了今天,广州这座城市里,还有不少这样的读书人。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不少统计数据都显示广东的全民阅读很多指数都走在全国前列,我想从历史的脉络里也能窥见广东人爱读书的缘由,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我最怕推荐书,每个人的阅读兴趣不同,所以推荐也没有很大的说服力。我最近看的很多就是关于广州水资源的书,想搞清楚广州的“水脉”。在我看来,广州是一座水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

  推荐的话我就推荐我自己的书吧。《广州传》这本书比较厚,一般人不一定有时间看完,我就出了一个简明版,涵盖了基本的内容,想了解广州历史的读者可以看一下。我以前写过一本《广州水城记忆》,写广州河涌的变化,如果对广州的水有兴趣可以参考。还有一本《广州书院史》,要是对广州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看一看,那里面收集了很多广州发展的历史资料。

  

  林岗:书的“长用”,在于让我们的精神不断成长

  

  读书没有捷径,就是苦读用功

  

  我们此时所在的万木草堂是130多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读书研学的地方。古代的大学者,读书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来说,中国人读书你会想起什么样的成语?我们小时候学过的无非就是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铁杵磨成针等,还有《论语》讲到孔子晚年读《易经》“韦编三绝”——以前的“书”是由绳子把竹简串起来的,读书读到绳子都断了三次,你说他是怎么读书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苦读用功,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勤奋。读书除了勤奋,其实没有其他更巧妙的方法。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社会,农耕的民族会把读书看成跟耕田差不多。种子撒到田里都会长,但是长得多或少,跟你的功夫用得多或少,是成正比的。

  一个人除了他的聪明才智没办法模仿以外,剩下来的,每个人能够掌握的就是用功或不用功。所以古代人的读书是用功,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概括。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观念,有不同的追求,有不同的方法。比方说陶渊明,他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是说不钻牛角尖,我大致掌握这本书讲的基本内容就可以了,不要求每一句话都很精通,都背得出来,这是陶渊明的境界。

  我觉得陶渊明总的来说是个有趣的人,他跟读死书的人不一样。他把书看成是活的。书无非就是讲个道理对不对?这个道理可能你读了几页就领会一大半,那就可以了。

  他的不求甚解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泛读。读书有所谓泛读、精读之分,泛读的意思是说你面上要了解得多,尤其是今天出版物无穷无尽,一个人穷其一生都没有办法读得完,有的时候你只需要知道大概的内容就可以了。

  

  对经典的书籍“求甚解”很重要

  

  精读是针对那些对你有根本意义的书籍,比如说古人的经典。对于经典的书籍,我觉得“求甚解”很重要。所以,古人的读书方法不是凝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像大学者朱熹,他说“书只贵读”,就是书对你来说,只有你打开它读的时候,它才是存在的,它才是有意义的。就像一个房间,永远关着门,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你得打开门,走进去看一看。所以书只贵读,有了阅读,书才能起作用,才能发生意义,它天然地跟读者连在一起。

  每本书讲的道理不同。像学术类的书,很多时候它是针对一个小圈子才关注的个别问题。而经典的书不一样,它针对的是普遍的、根本的问题。所谓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每一代人都要面对的。每个人都要思考、学习根本性的道理,这些根本性的道理,藏在什么书上?我认为是藏在经典里。

  像杜甫的诗歌里就有最根本的东西。他的诗歌里流露出来的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怀与关爱,对人民遭遇的灾难而伤痛,在每一代人的身上都会激起反应,他的诗歌因此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

  

  读书不要把自己代入太深

  

  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人就开始讲究自我。古人不太讲自我,不过苏东坡的诗歌就很有自我。别人贬官了以后会垂头丧气、愤愤不平,苏东坡也会有不平,但是他很快能用中国人的一种古典精神——演绎老庄超脱的一面,来化解这种人生的灾难。

  一个人要有“我”在心里边就可以了,不用念兹在兹。人的自我经常是在不经意的时候流露出来的,反过头来就太过突出了。自我的境界有深有浅,我们对自我的要求其实要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当你觉得没有“我”的时候,其实也可能恰恰是最“我”的。

  读书时如何处理“自我”与书本的距离?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有一种警惕,不要把自己代入太深。因为年轻人的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自己,有时可能是不太健康的自己。我觉得要有一种警惕,叫做“文学害人不浅”。如果这本书表达的是一种正面的情绪,对你的人生有价值的话,那是好的。

  古代也有留下来这种传说,读完《红楼梦》了以后就去投河,读了《牡丹亭》又害了一种病。作为一个读者,有读者的责任,你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书上所讲的一切。让读者过多代入其中也许并不是作者的本意。

  读书如何适当抽离?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提高辨别能力,这是在比较中存在的。读多了,内心就会有比较,不就自然能辨别了吗?就像我们交朋友一样,交多了才有经验。读书的道理,跟交朋友的道理,有相通的地方。

  

  书的“长用”关乎人的心灵

  

  读书需不需要“经世致用”,当然我们是会考虑的。但作为一个普遍的原则,不要把经世致用理解得狭窄了。人类会有经世致用的一面,但这种经世致用要怎么滋养?有的时候就需要想象力,需要幻想。所谓的“用”有短用和长用。目前能起作用的那个东西是个短用,但是也有一些东西它是长用,在此时此刻你未必看得到,然后你就认为它没用,其实错了。

  比如说文学,你读一首诗,很难马上说得出具体的作用。鲁迅有很经典的话,他说一首诗是赶不走孙传芳的——孙传芳是个军阀,你写首诗让他滚蛋,他未必滚蛋。你就说这个诗没用?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炮弹是能赶走孙传芳,但开炮的人有的勇敢,有的懦弱,也许读了好的文学作品,能鼓舞懦弱者的斗志。

  我们不要以短用来衡量读书。特别是涉及一些比较大的、比较根本的问题,有时候很难知道它用在哪里。这种长用不是说此时此刻能帮你挣钱,帮你获得文凭,而是一种长久的精神滋养。

  人的体力随着年纪增长就会走下坡路,但人的精神是长久生长的,大脑是永远都开发不完的。阅读能让我们的精神不断成长。这不是说我们学过、记住什么,不是在知识竞赛中有个四选一的答案,这是一个关乎人的心灵的概念。

  

  何宝贤:获取资讯与读书是两回事

  

  “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过去十年,特别是电子书兴起的时候,大家都说纸质书要消亡了。在2010年左右,书店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传统的新华书店也是,如何转型升级成为当时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且这种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办好中心门店,更重要的是要适应这个时代读者的消费需求。

  数字化时代,消费方式变了,阅读的载体、方式也变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把读者留住?

  以四阅书店东湖店为例,现在书店整体的空间设计不一样了。以前的书店一进去很呆板,一排排书架陈列着图书,跟图书馆一样。现在书店非常注重场景氛围、美学空间的打造,以年轻和时尚为目标,把读书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再一个就是业态融合,书店不再单纯是卖书的,而是汇集书业、文化讲座、品质咖啡、文创市集等多种业态,着力构建一种新的书业文化系统。

  现在出现了很多的网红书店,我认为不能叫做书店,它们只是擦到书店的边,擦到书店的流量。想成为网红,就需要吸引眼球,很多网红书店往往摆几本书就说这是书房。虽然能够吸引读者去那里打卡,但是这种红可能只是一时的,读者是不去那里线下看书的。

  我们跟网红书店最大的区别就体现在:读者在我们这里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尤其是与人文社科品质生活相关的书。

  也就是说,不管如何升级改造,书都还是要占主体地位的。书店的本质功能就是“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这应该是我们书店经营永远不变的一种核心理念。如果一个书店连读者想要的书都找不到,那不能叫书店。网红书店为什么做不久?书店它不管怎么变、怎么转型,最后还是要回归阅读,回归书,这是本质。

  

  读书的意义毋庸置疑

  

  数字化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书店,还有阅读本身。随着技术的发展,阅读也从纸质的载体走上云端、手机端,从系统的读书变为碎片化的阅读,根据不久前发布的广东全民阅读报告,视频阅读也成为一种潮流。

  但是,在我看来,数字化阅读跟我们传统的读书并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碎片化阅读更多是一种资讯的获取,看完也没有多少记忆和收获,跟读书是两回事。而且对于数字化阅读,目前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清晰的定义,还有人把游戏也纳入其中。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看纸质书,这是毫无疑问的。纸质书它会让你慢阅读,特别是当你想系统地了解一个东西,学习一种知识,还是要一整本书地去阅读。现在很多人通过手机可以迅速了解很多信息,但这些信息大多是杂乱无序的,甚至是虚假的。不像传统的图书,它经过严格的编校发审,多重把关,质量基本都可以保证。

  虽然说提倡终身学习,但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人时间比较有限,都是碎片化阅读比较多。碎片化的浏览、浅阅读,很难说能够有什么感想和记忆,不像真正读完一本书之后,自发地就会有很多想法和感受,我觉得读了很多书之后我们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发现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

  对于现代人来说,读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每个人成长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上学,对于现在的职场人来说,为了解决自己工作的问题去读书,这也是一个硬需求。读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满足精神需求的非功利读书,“无用”的读书读着读着就有用了,“无用之大用”“腹有诗书气自华”,道理就是这样。

  谈吐和气质、领悟能力、对社会的辨别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都会在读书中无形地成长。

  

  30年来,岭南书香不断

  

  从最近发布的《2022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来看,成年读者人年均纸质读物阅读量为6.22本,人年均电子读物阅读量为5.66本,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是说不论从传统的纸质阅读数据还是电子阅读数据,甚至数字化阅读的浏览量、浏览时间,广东都高于全国水平,排在前列。

  究其原因,第一是广东有很好的文化沉淀。其实我也是从外地来广州的,来了以后,可能因为我一直从事图书出版这个行业,所以对广东的文化也逐渐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在我看来,广东的文化其实是很深厚的,特别是近现代以来,出了非常多文化名人。第二是广东的经济实力决定他们更愿意看书。广东作为人口大省,是净流入人口最多的一个省份,年轻人的流量增量排在全国前列,这是一个消费力很强的群体,也让更多人愿意读书。第三,读书是搞好经济的前提。工作中如果不学习,不读相关的书,你就会落后,不可能把经济搞好,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工作中读书学习肯定是大众的基本要求。

  广东也非常注重全民阅读工作,做了很多策划,比如“南国书香节”,这是一个全国的阅读品牌,也是在全世界非常有名的一张书展名片。南国书香节从1993年一直走到现在, 30年来一直没有断过。南国书香节包含各大类型的书展,对促进全民阅读的氛围,引导大家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