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数百年前的“广交会”,你要说“广式英语”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4月25日        版次:A09    栏目:粤讲粤有古    作者:李焕坤 谭铮

     从海港眺望澳门南湾 十三行博物馆供图

     扫码可听音频

  

  文/羊城晚报记者 李焕坤 谭铮

  

  目前,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第二期正火热进行中。最新数据显示,4月15—19日举办的第一期展览面积和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广交会已经举办67年,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但沿着历史长河再往前溯,其实明清时期广州就开始举办季节性的中外商品交易会,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几乎都与广州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今期《粤讲粤有古》就带你了解四百多年前的“广交会”。

  从秦汉时期起,位于太平洋西岸枢纽位置的广州,就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著名的贸易大港。16世纪,市舶贸易,即在市舶司管理下中外通过海运互市,在广州海外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万历八年(1580年),官府根据两次不同的季候风,开始每年在广州举办两次中外商品交易会,通常是在一月与六月,每次为期两三个月。一月的“春季交易会”,主要是从南洋、印度洋、欧洲来的客商;六月的“夏季交易会”,则主要是从日本来的客商。如今位于越秀区的高第街一带便是当时举办一年两度“交易会”的地方。

  清朝时,广州海外贸易达到鼎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廷开放海禁,设立江、浙、闽、粤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独存粤海关,实行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的“一口通商”政策,并由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唯一能与西洋航海国家通商的口岸。

  旧时的“广交会”会交易哪些商品?出口的当然是丝绸、瓷器、茶叶和土布之类,而从外国进口的是毛织品、棉花、金属和香料等。交易时间是夏秋两季,买卖期间外商可以住在广州十三行,买卖完了,就要到澳门去过冬。

  当时翻译人员当然没有现在多。在谈生意、做买卖的过程中,一种中英混杂的“广式英语”就产生了。十三行的商人就是凭借它,与外国商人沟通和交流。“广式英语”很多时候没有遵循英语的语法,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比如:“Chin-chin,how you do, long time my no hab see you.”意思是:请请,您好! 好长时间没有见。

  十九世纪初,广州街面上还出现了许多广式英语的词汇书。这些词汇书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和贸易的必备词语,大多是用汉字记录,以广州方言来拼写的英语词汇,例如数字一到十的发音,就被记录为:温(one)、都(two)、地理(three)、科(four)等。

  “一口通商”政策持续了85年,十三行见证了近代中国对外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历史。1856年,十三行商馆区发生大火,十三行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为加强商品流通,“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在十三行旧址上创设,这便是广交会的前身。1957年,国家批准在广州举办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成为中国打开通向世界大门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