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青年医生张丽娜(左三)与患者交谈 通讯员供图 |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刘昕晨 林伟吟 今年5月4日,是我国第74个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奋战在一线,扛起救死扶伤重任的新时代医学青年,如何唱响青春之歌?五四青年节之际,羊城晚报记者走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倾听了该院多名青年医生的故事。 “我的父母就是医生护士。医护真的非常伟大,可以帮助到很多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治医师黄迪在医护家庭长大,从小耳濡目染,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内分泌专科主治医师张丽娜则是因为深谙普天下父母之忧,毅然决然选择当一名儿科医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思凡一直从事糖尿病研究,毕业后埋头开展科研,他说自己学医是因为对医学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科硕士研究生张志磊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一名幸存者。“地震发生后,我们被安全转移到统一安置点,那里的医生给我们的呵护与关心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行动消除了我内心的恐惧及阴影。从那以后,我便决心要当一名医生。”张志磊说。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谈起为何选择从医道路时,受访医生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同样的初心——甘于奉献,守护生命。 如何坚守初心担当使命?这些青年医生都经历了异常艰难的学医之路。“我觉得医学专业学习最困难的地方是要背很多东西,科目非常多,知识量非常大,且很多是枯燥的。”陈思凡说。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黄迪跟随导师在乳腺癌临床研究上精耕多年。“医生的培养周期较长,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甚至还要有2-3年的博士后经历,如果做临床研究项目,有的需要花费10年时间来观察临床结果。在此期间,我们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黄迪说,学医需要狠下心来,坚持不懈。 “耕耘更知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作为一名主管护师,邱良枝认为,适应大环境的要求也是学医必须经历的,“在综合医院,并不是说单纯掌握一门临床技能就够了,而是要成为拥有临床、教学、科研、沟通、情怀等方面技能的‘五边形战士’。”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医之路漫长又艰辛,能够坚持下来靠的是心中的那团火——对医学的热爱。“学医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初心和信念,会一直指引着我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张志磊说。 “患者成功康复出院后对医生说的一声声感谢,是支持我不断去努力的强大动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于浩表示,“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只要向着光的方向前行,一定能看到太阳。” 被患者需要和肯定,能实现自我价值……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虽然从医之路艰辛,但很多青年医护坚守岗位,乐在其中。未来,还有无数青年陆续加入医护队伍,为更多百姓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谈起对未来从医青年的祝福,黄迪不禁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加油吧,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