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

大湾区这样打好“数智功夫”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5月29日        版次:A07    栏目: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制造业当家 数字化赋能    作者:王丹阳、许张超、孙晶

     5月26日,参观者在数博会展馆内参观了解智能机械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许张超 孙晶

  

  开栏语

  

  数字化正在改变和重塑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作为全球数字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崭新的方向。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显示,中国的目标是到2025年在数字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大省,广东在今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制造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紧紧抓住产业项目、工业投资、产业平台,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

  与传统产业相比,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形态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叠加在其他产业之上,为其插上效率的数字化“翅膀”,提升实体经济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的方向发展。

  沿着这一发展路径,聚焦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服务者,在广东开花结果。

  如今的南粤大地,数字变革如火如荼地进行:一座座“灯塔工厂”争分夺秒地建设,一个个全国工业4.0智能制造示范基地你追我赶地申报,龙头企业“大象起舞”率先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紧跟大潮“上云上平台”,关键核心领域突破“卡脖子”问题……

  如何紧紧抓住广东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中势不可当的数字经济浪潮趋势?怎样加速挖掘崛起的广东“智”造中企业宝贵的发展经验?即日起,由广东省工信厅、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工商联等单位指导,羊城晚报采访团队深入粤港澳大湾区一线企业展开深调研,寻找企业数字化发展的优质样本,联合专家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为高质量发展助力的新模式。众多丰富的融媒体产品将在“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发展深调研——制造业当家 数字化赋能”栏目呈现。同时羊城晚报还将推出行业问卷调查、数字化发展行业研讨会、样本榜单发布等多种智库活动,为广东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案例,奉献新思路,探索新路径。敬请垂注!  (孙晶)

  

  5月农历小满,在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制造业大市佛山,作为陶瓷产业数字化转型先锋,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开展一项新的探索:对标世界级“灯塔工厂”,完成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同时,牵头区域的家居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千行百业,一批传统行业上云上平台、领航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屏幕里数字孪生的“云工厂”……成千上万个“蒙娜丽莎”正在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思考如何打好“数智功夫”,跨越“看不见的门槛”,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广东正在破解“世界性难题”

  

  一个月前,广东深圳,华为坂田基地,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代表公司公开演讲,分享了华为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曾经的困境。她表示,华为和其他很多企业一样,在转型过程里曾面临重重挑战。但数字化是共识度最高也是当前确定性最高的趋势,“数字化是整个产业链的新蓝海,跃升数字生产力正当时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这反映了中央对数字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期待,也是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快向各行各业深度覆盖,激发涌现出了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其中,关于制造业领域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世界性难题”。中国制造门类齐全、制造业中小企业规模庞大,广东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理应在破解这道“世界性难题”中承担责任、作出贡献。

  数字化转型,既是助企纾困之举,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措施。记者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全省工信部门近年来一直在梳理细分行业转型路径,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同,其解决方案就不同,中小企业“怎么转”“找谁转”其实是技术方案问题;针对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工信部门正通过企业自身要“出一点”、解决方案供给侧“降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方式引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为数字经济发展筑好基、强好基,就需全面搞活基层工厂。在江门无限极可视化的自动化生产线上,采用物流数字模型仿真验证方案,光纤网络覆盖整个工厂。

  ——打好基础后,如何让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的建链锻链强链,把处于产业链、供应链每个链条上的数字工厂“串珠成链”?在广州番禺,智衣链工厂瞄准小订单服饰市场,引入大规模自动化机械、人工智能技术、工业自动化软件,通过企业微信为重要环节的数字化系统链接了产业链上下游,让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在现实中发挥新效能。

  ——要搞好数字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工业云平台企业或数字工业云平台之间的合作,整合数字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并形成集群化,打造区域或行业型的工业数字化集群,尤为重要。早在去年,广东就全国首创建设工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池,引进培育了超500家优秀数字化服务商。截至目前,已有华为、腾讯、树根互联、富士康、美的、华润入选国家级双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形成扎根制造大省广东、支撑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双跨平台军团。

  相关数据显示,广东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数字产业化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广东数字经济企业位列区域首位

  

  当前拼经济的重点之一,是着力拼数字科技与制造业相融合的数字经济的发展。“以数字化‘度量’优化生产流程,以‘连接’挖掘市场需求,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的内生型增长。”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就对外表示,数实融合的趋势持续强劲,在产业体系向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产出转变中,腾讯已摸索出了一条通过产业互联网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

  腾讯发布的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从2018年至今,腾讯近5年累计研发支出已超过220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近169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53.3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52.4%;从今年一季度数据来看,数字经济新增注册企业近12.3万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7.4%。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以25万余家位列区域首位;山东、北京分列第二、第三位,分别拥有13.5万余家以及13.2万余家。

  “广东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持‘链主’企业牵头,运用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增加产业链的弹性及韧性,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广东省工信厅工业互联网处处长易贤辉说,近年来广东采用“一行一策”的方式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累计推动2.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数字经济大省,广东数字经济规模在2021年达到5.9万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7.50%。今年,广东更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进网络强省、数字广东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数实融合方面正朝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迈进。在珠海、汕头、佛山、中山、江门、湛江、肇庆等地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已创新性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夯实经济复苏底座

  

  工信部统计测算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亿元。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测算,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提升至5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0%,占GDP比重超过41%。

  在今年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8%,算力规模年增长率近30%,“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3.8%;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5.5%……一季度数字经济交出亮眼的成绩单,从数字经济内部结构来看,数字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3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4.1%,较去年全年加快7.3个百分点。

  放眼全国,广东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不仅仅是因为广东的经济体量大、财税贡献高,更在于广东的供应链体系、产业配套能力、人力资本积累、基础设施系统等,都是在中国经济中走在前列。因此,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调研,将更具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