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羊城晚报记者 鄢敏 图/羊城晚报记者 宋金峪 周巍 蔡嘉鸿 “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谈及人生规划时,从小在城市长大、刚满20岁的李若雨给出了无比坚定的回答。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优师计划”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中的一员,未来她和同学们将前往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工作,在基层一线挥洒青春汗水。 从河北到广东,跨越千里,李若雨在追梦路上步履不停。 心之所向 三尺讲台 2021年秋季学期,来自13个中西部省份的401名学生,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首批“优师计划”本科定向就业师范生,来到北师大珠海校区接受师范教育培养。李若雨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填报高考志愿前,李若雨就萌生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想法。小时候,她是一个内向的姑娘,在老师一次次鼓励下开始试着参加各类活动,性格也变得开朗。在她看来,成长轨迹中,是师长帮她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由此,李若雨期盼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于是,李若雨选择报读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如愿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欣喜不已,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是,父母、亲友得知她毕业后要去偏远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不免担心。事实上,面对未知的挑战,李若雨心里也没有底。她唯一能确定的是,自己非常渴望做一名教师。“既然要做,就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 说服了长辈,李若雨在“优师计划”协议上签名,许下庄严承诺:毕业后前往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履约任教。满怀憧憬,她走进了位于珠海校区的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心中有目标,她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断修炼技能、积累经验,为以后站上讲台打好基础。 牢记嘱托 扛起使命 学习之余,李若雨经常参加支教,利用假期去偏远山区开展教学实践。“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她跟孩子们互动、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她逐渐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支教时,虽然身体经受考验,李若雨的内心却充满幸福。看到孩子们眼神里对知识的渴望,“再累也值得”。她找到了发挥个人价值的踏实感:“相比城市的霓虹灯,我更向往山间田野的生活。” 2022年,暑期支教结束,李若雨和“优师计划”的同学有感而发,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入学一年多以来的学习收获,表达了毕业后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决心。2022年9月7日,他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在信中,总书记勉励他们继续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字字箴言,让李若雨深受鼓舞:“从未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此之重。”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给了她极大的信心,进一步坚定了她扎根基层的决心。“我将坚守信念,在从教路上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基层发光发热,扛起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