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 6月5日,#珠峰被救女子不愿支付全部救援费用#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媒体报道,被救者只愿意承担1万美元救援费用中的4000美元。随后,大量网友对此发表负面评论,“把她送回救她的地方”“她的命也就值4000美元”等负面、恶意内容大量产生。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一情形,是有良知者不愿看到的。 一些人觉得“只承担4000美元”是对救人英雄的冒犯,因此“仗义执言”,但这恰恰是对救人英雄本意的“冒犯”。6月5日晚,羊城晚报记者联系上救人者谢如祥。他告诉记者:“遇险者的心中肯定是难受的,希望大家不要再提这件事,不要在她的伤口上撒盐,避免造成二次伤害。”救人者范江涛也回应称:“我们做这事的时候,没有考虑那么多,只是考虑挽救生命。因为在私下场合提了一下事情发展情况,被人截图传播出去,现在事态发展让我也想不到,我们当时聊天也向大家表达过,希望此事就此结束,以后不再提了。我们救了她,也希望她能好好地生活下去,希望网络上停止人肉、攻击、侮辱等行为,停止网络暴力。”可见,就连这个事件的主角都觉得一些网友的语言尺度过头了。 两位救人者的心声,符合一种朴素的“救援正义”:在危境中伸出援手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最大的考验是好事做到底,救人救到底。他们在关键时刻的义举,意味着巨额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丧失,下一次冲击顶峰还不知道何时,但他们不以为意,反而更关心被救女子的处境。对人间道义呵护不休,这是让人非常感动的地方。 延伸而论,救一个人,本质上救的是其生命,而不是其他。如果我们必须要求一个人做成“完美的获救者”,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合乎社会想象的姿态——例如被救者不仅主动承受全部救援费用,还额外答谢,形成一波“双向奔赴”热潮——而一旦被救者没有按照某种意愿行事就满心失望,以至于出言不逊,那么,这可能是一种苛求。 确实,如“只承担4000美元”所言非虚,那么该女士在获救后的某些表现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毕竟,生命是多少金钱都无法替代的,作为获救者,她有支付全部救援成本的义务和责任。显然,被救者的这种“反常”表现,有可能对今天的高山救援造成负面影响,令那些心怀救援理念的人担心好心没好报。毕竟,在海拔8000米之上的救人,本身就极为艰险,常常意味着自己失去登顶机会、陷入生命绝境,而一念之差就能决定一个遇险者的命运。 但总体而言,曾经遭到向导放弃的该女士也是受害者。她在生命气息微弱的状况下,成功被救活,本身也体现了生命的顽强,从这个角度说,尽管此前她独自报名登顶的行为有些鲁莽,但她被救后活着离开珠峰的经历也是不简单的。此时我们知道,珠峰“最凶险之一”登山季结束,12死5失踪的结果令人悲怆。在这种情况下,救援该女子的成功案例,足以写进人类高峰救援史。尽管此事件出现了让网友意想不到的枝蔓,但事件整体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色。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报道也提及她有些应激反应,这说明,她目前的状态依然没有全然恢复身心健康。亦有可能,她此时还不愿意直面那场将她带入死神面前的巨大而惊悚的变故,进而面对某些要求较为抗拒。不论如何,在相关情况不明、当事人尚未公开发声解释的情况下,对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人吐口水,不合适。这样做,想过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吗?我们又于心何忍?而正如刘学州案代理律师、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律师所言,侮辱性、过激言论已属于网络暴力范畴,此类语言袭击当休! 就推动一个社会善意互动的命题而言,何妨放长眼量,多一些沟通探讨,多一些耐心期待和包容?当善意传递和弥漫于更多的心灵之中,我们就会真正明白救人英雄的“无悔”内涵。
-
即时新闻
珠峰获救女言行确实反常 但对其网暴又于心何忍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07日
版次:A06
栏目: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作者: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