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举 日前,网红考研名师张雪峰的公司开会宣布将实行上二休一、上二休二、周三休息,工资待遇不变,引发热议。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希望全国公司卷起来”“怎么投简历”。希望少上班,多拿钱,是每个职场人的愿望。就企业层面而言,能不能一周休三天,和很多因素有关—— 首先是公司业务类型。有些公司的业务是以数量导向的,计件算酬劳。虽然平时采取的不是计件工资制度,但在正常的劳动纪律下,工作时长与工作成果成正比。上班时间越长,为单位贡献的价值越大。这样的单位,实行一周休三天,单位就实实在在地损失五分之一的产值。产值损失了,自然会连带工资下降。 有些单位的业务是以结果导向的。时间长短不重要,关键要出成果,比如设计师、编剧。这样的单位,一周休几天不重要,甚至多休息员工的产出反而更有价值。 有些岗位的业务,上班一定需要在单位,比如生产线上的工人和工程师。但另一些单位,上班在家里就可以进行,即便是休息,也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张雪峰就说了“周三这一天有工作的还要来,但是不强制打卡。”这就意味着,不管休几天,工作计划总是要完成的。 所以,有条件的单位的确可以先把“做四休三”实现起来,但在全国层面,大面积地推广“做四休三”并不现实。这与政府是否推广无关,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实际上,现在即使在发达国家,每周“做四休三”的也只是少数,目前有冰岛、西班牙、加拿大、爱尔兰、日本、德国、比利时等。连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才刚刚开始尝试“做四休三”。 2022年6月6日,英国开始进行一个名为“一周4天工作日”的试点活动。劳工部议员首次提出4天工作的议会议案后,约有73家公司约3300人开始实行为期半年的“一周四天工作日”活动。这些国家的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密集型企业少,相对来说,工作更能以结果为导向,所以,能率先尝试每周“做四休三”。 在东南亚,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ilieu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加坡人对“做四休三”表示出强烈兴趣。许多新加坡人不希望自己为工作而活,而是希望“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可以维系生活”。相比之下,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多的国家,人们就愿意更多去工作。只有48%的马来西亚人对缩短工时表示强烈兴趣,41%的马来西亚人反应冷淡。在缅甸和柬埔寨,由于当地有大量的蓝领工人,民众对缩短工时更不欢迎。 这是符合规律与人性的。经济规律显示,在收入低的时候,人们愿意更多去工作,以换取报酬;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升高,人们就会倾向于选择更多的休闲。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还很低,从规律上讲,工作时间难免会较长。 所以,从国内目前的状况来看,短时间内实现每周“做四休三”不太现实。2019年,河北省政府印发《河北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休息,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实施周五下午加周末的“2.5天小长假”政策措施,但后来也逐渐没有了声音。 现在更现实的是尽快实现每周“做五休二”,进一步全面落实劳动者的“带薪年假”制度,如果展望未来,或许可以考虑实行隔周一次3天休假的制度。 (作者是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专栏作家)
-
即时新闻
张雪峰公司的“做四休三” 短期内难有推广价值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6月08日
版次:A08
栏目:民生探微
作者:刘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