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实习生 黄明圆 又到毕业季,就业市场迎来了求职高峰。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招聘平台上,一些打着招聘旗号招揽“岗前培训”业务的公司又开始活跃起来,相关套路在不断升级,其过程也变得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 这类公司先打着招聘的名义,在网络招聘平台上物色正在求职的应届毕业生,然后以“低门槛”“高收入”招揽求职者上门。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不断向求职者灌输“就业竞争大”的理念,随后以工作经验不足为由,推销付费的“包就业岗前培训”。一些还没有收入的毕业生,工作没找到,就签约办理了动辄数万元的“岗前培训”还款计划。 求职者报料: 招聘变培训,未工作先欠三万元 今年从广州某高校毕业的林元(化名),如今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30600元的负债。一份她和广州一家科技公司于3月10日签下的协议显示,她要在前6个月每月支付300元、后18个月每月支付1600元给该公司,后者则为她提供为期60天的软件测试学习、UI设计学习,并在培训期满后将她推荐到“公司旗下的企业或合作的用人单位”就业。 林元向记者回忆,两个多月前,她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投简历找工作,不久就接到了一位自称是公司人事打来的电话,对方称收到了她投递的简历,同时介绍,公司主要做平面设计、电商美工项目外包,可接受零经验的毕业生、实习生,并邀请她进一步面议。 “我没有向这家公司投过简历,招聘平台上也搜不到这家公司,但想着是一次机会,也没拒绝。”由于求职心切,林元答应了对方的邀请。不过,当她来到对方发来的定位地点时,却发现该地址是另一家科技公司。 在这里,一位自称是经理的人接待了她。林元回忆,这位经理在简单询问她的基本情况后,便表示她“没有经验,需要进一步培训学习”,并通过展示曾在此接受培训后成功就业的学员案例,向她证明培训后不仅包介绍工作,而且收入可观。在经理的劝说下,林元与该公司签订了《服务协议》。 根据协议介绍,该公司是为IT行业提供IT技术学习系统、人才服务及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公司。协议附件的《推荐就业约定书》载明,公司会为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就业咨询、择业指导、就业前服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及介绍和定向推荐工作;学员经公司推荐被用人单位录用后三个月内不满意的,公司给予学员再次就业推荐。 但在培训过程中,林元发现该公司的授课内容比较基础,培训的技能达不到就业要求,此外,公司推荐的工作岗位也不如人意。公司为林元推荐的两个就业岗位,一个远在深圳,另一个则要求有两年的工作经验,林元说:“公司教我找工作要学会包装自己,让我在简历中编造了虚假的工作经验,我担心被识破就没去面试。”记者了解到,还有两名和林元同期参加培训的学员,同样因对推荐的岗位不满意未就职,而是自己另行求职就业。 记者暗访: 招揽上门更加隐蔽,话术更具迷惑性 名为招聘、实则培训的套路早已存在多年。日前,记者暗访了位于广州的两家此类公司发现,近年来,相关套路在不断升级,其过程也变得更具隐蔽性、迷惑性,让求职者防不胜防。 根据多位求职者反馈的线索,记者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来到位于海珠区的一家科技公司。门店内显眼的地方挂着十余所国内高校对该公司的“实习基地授牌”,其中不乏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名校,几位前台人员正在引导三名同学填写资料。 前台人员提供的登记表上,邀请人为必填项,此外,还要求写明求职者从事IT行业的亲戚朋友的信息,以及求职者本人的培训经历。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实行“邀请制”,即只能由公司主动邀约来访,在多个网络招聘平台检索,均无法找到该公司的招聘信息。面对记者“为什么网上找不到公司招聘信息”的质询,前台人员保持沉默未作答。 填好登记表后,另一名工作人员将记者带进一个独立的小房间。总时长约一个小时的面议过程中,对方很少提及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了解记者的择业意愿和“岗前培训”意向。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提供的“岗前培训”期间无工资,之后会在员工的薪资上扣回企业对他的“培养成本”,“每个月1000元左右,时间维持18个月”。 为了达到诱导求职者签订协议的目的,有的公司在面谈话术上更有迷惑性。记者在网络招聘平台公开简历后,第二天就有一家招聘平台上搜索不到的公司主动电话邀请“面谈沟通”。记者应邀来到这家公司的办公场所,现场用玻璃隔出7个小房间,每个房间仅能容下两人,当天基本每个小房间都有人正在洽谈。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五年时间开了6家分公司,合作企业众多。 记者等候了一个多小时后,在小房间里,一位工作人员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是面谈,不是面试。”他介绍:“公司这边叫UI培养生,我们是跟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方式叫‘企业支付’,就是企业帮你出资学费,不需要你出,但是你学完必须要留在企业工作。如果你能独立完成项目,就可以直接安排到项目组,如果你技术欠缺,我们前期会进行两到四个月的学习培训再上岗。” 记者追问具体的培训费用,工作人员应对含糊,并未具体说明。而面对记者提出的“为什么企业出资学费还要扣我工资”的疑问,工作人员反复强调道:“扣你工资是不合法的,不可能说私底下扣你的工资,只能说比行业薪资低个几百上千元。” 紧接着,对方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向记者强调当前就业竞争大,很有必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他对记者问道:“你是想成为别人眼中的那种佼佼者,还是说想像他们一样拿着普通工资?你之前比别人优秀,是因为付出了很多努力,就要继续学习。” 直到记者离开,上述公司还有求职者陆续到来等候洽谈,玻璃隔断的几个小房间里人员进出不断。门店外,一位在近一个月内接受过4家这类公司发出的面谈邀请的求职者告诉记者,第一轮面谈主要用于筛选目标对象,如果对方确定你“达标”,数小时后就会发出第二轮面谈邀请,通知进行后续签约。 专家建议 规范就业市场秩序,需建立体防护体系 这类打着招聘名义进行培训的公司为何能在就业市场上广泛存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当前,市场岗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之间存在剪刀差,市场有现实需求,是这类岗前培训公司能够存在的前提条件。“如果这类公司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我认为也应该让他们发展,但如果其带有明显的制造焦虑、欺骗行为、诱导行为,就不应该再让这样的公司机构存在。” 储朝晖指出:“就业之前的培训,有人认为靠短期市场培训去解决,这可能对一些特殊的岗位能起到作用,但更多的情况下,我认为应该由就业单位招聘以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短期培训,然后在后期的工作中去磨合。” “部分别有用心的公司利用年轻人求职心切的心态进行精准忽悠,这样的‘岗前培训’会扰乱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加速年轻人的就业焦虑。”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钟景迅提醒,应届毕业生在求职中务必要擦亮眼睛,对所谓的“包就业”承诺保持警惕,如果遇到类似的招聘活动,一定要在参加前多请教家长和学校老师,避免受骗。 钟景迅建议,对此,需构建起“政府—高校—学生”的立体防护体系。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此类公司机构的培训资质,加强监管,提醒毕业生注意防范;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要在校内通过开讲座等方式,反复向学生宣传此类骗局,加强学生的防护意识,并指导学生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后应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这些公司以招聘为名,虚构事实,欺骗求职者与其签订培训合同的,将构成欺诈。”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律师余海涛指出,对于那些被欺诈签订培训合同的求职者,一是可以向相关部门咨询查证招聘公司是否有相关的技能培训资质,如果没有相关资质,可以报请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查处;二是沉着冷静,注意搜集保存相关欺诈的证据,及时提请诉讼或仲裁撤销合同;三是如果证据不充分,还可以多联系同期培训的同学,如果人数较多,大家的证据综合起来,容易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再提起诉讼或仲裁要求撤销合同。 余海涛提醒,相对于事后维权,更要注意前期预防。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要增加求职安全意识,前往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和平台获取就业信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课程,多学习法律知识,遇到权益受损的时候,学会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学校甚至公安机关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