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白渡工业园 沈威 摄 |
梅县区“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 |
梅县区做强农业产业 |
文/危健峰 冯森达 王雅 图/冯森达(除署名外) 骄阳盛夏,雁洋镇小桥流水、白墙灰瓦,乡村美如画;映日荷花,石坑镇莲叶田田、柰李满枝,笑语百姓家;良田碧波,畲江镇复耕复种、稻浪翻滚,丰收载佳话…… 时值六月,行走在梅县区的乡镇,处处生机勃发、美景入画。“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梅县区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梅州市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6月14日,梅县区召开“百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提出要在做大县域经济、做强产业、做特镇村、做美乡村、做活文旅、做优生态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美丽兴旺新城镇、宜居宜业新乡村,争当梅州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打造强富绿美新县域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我们要树牢‘经营城市’理念,全面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构建‘一中心四片区’城市发展格局,不断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打造高品质城市。”推进会上,梅县区提出要在做大县域经济上持续发力,抓住机遇适度扩容、拉开城市架构,完善配套、提升城市品质,精细管理、推进省级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我们要对标工业强县,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增资扩产,主动对接制造强省产业分工,不断做大经济规模、做大经济总量、做大经济蛋糕,全力打造工业强区。”梅县区提出要在做强产业上持续发力,全力培育壮大铜箔、装备制造、智能家电“2+1”现代工业集群;加快推进梅州综保区二期建设,确保10月底基本建成,年底申请验收封关;力促梅州国际无水港6月底启动运营;全面实施省级电子信息技术特色产业园提质增效工程,探索建设“飞地园区”;开展靶向招商、以商招商、以链引商、乡情招商,着力引进更多“打粮食”项目;全力推动51个计划总投资133.09亿元的新签项目尽快落地建设、投产见效;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减审批、加服务,打造亲商、爱商、护商的创业福地。 打造美丽兴旺新城镇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是激活镇村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手段。 “持续深化对镇情、村情的认识,加强谋划、精准画像,找准各自赛道,谋实具体项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推动镇村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不断壮大镇域经济。”梅县区提出,要在做特镇村上持续发力,各镇要坚持镇有样板、村有特色,做到有数据目标、有支撑项目、有具体措施,项目化、清单化、节点化推进各项工作,真正把乡镇打造成为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要全面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圩镇秩序管控、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特色风貌提升、社会治理增效“六大”行动,切实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智慧高效、便捷均等、漂亮宜居的美丽圩镇。 要培育壮大产业,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继续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工程,按照村庄分类、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等产业,切实把金柚、绿茶等产业做大做强,把小龙虾、肉鸽等产业做特做精,力争成功创建丝苗米省级产业园,建好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要积极选育产业村长,动员镇村致富能人“先富帮后富”,指导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全力打造更多产业社区、经济强村,确保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底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要分类施策加快培育“四上”企业,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探索成立产业联盟,以农业工业化理念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要打造示范亮点,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统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充分展示发展成果,引领带动特色发展。 要在做美乡村上持续发力,持续完善产业规划、村庄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优化村庄格局、农房风貌、产业布局,融入乡风乡韵乡愁,做到发展有方向、建设有抓手、振兴有蓝图。要提升乡村环境,总结推广丙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经验做法,坚持多镇多村联动,实现串珠成链、连线成片。要加强乡村管理,用好农村建房智慧管理平台,严控农村建房审批,严格执行“拆旧建新”“一户一宅”,带图审批、按图验收,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要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实施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要深化乡村治理,深入实施党建赋能工程,全域推广“党建+全科网格”模式,创建更多乡村治理示范镇村。 打造宜居宜业新乡村 望山见水,留住乡愁。梅县区提出,要在做活文旅上持续发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旅游+”多元文旅新业态,高质量建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活化利用叶剑英纪念园、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同怀别墅等红色资源,编排好红色山歌剧《血蝴蝶》,力争在省艺术节上再创佳绩,讲好梅县革命故事,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打响叶帅故里、红色苏区品牌。保护开发松口古镇,引进社会资本,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原则,优先保护骑楼老街、名人故居,逐步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南洋海丝路·客侨第一镇”。打造精品游线,活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整合名人故居、古镇古村、优美生态等资源,引导发展休闲型、观光型、体验型农业,大力发展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打造串联全区主要景区、景点的精品旅游线路。 要在做优生态上持续发力。抓好绿美建设,深入实施绿美梅县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坚持“一河一路一树一花一景一廊道”,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城市绿化、乡村绿化,打造4个以上示范亮点,完成6.6万亩林分优化,争创一批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全力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建好美丽河湖,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加强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稳步推进水系综合治理,确保梅县江河安澜、秀水长清。要提升生态综合效益,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水经济、林下经济,积极推广五指毛桃、中药材、食用菌等药食种植、规模水产养殖,鼓励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打通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推动富民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