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被印在200索莫尼纸币上

一座国家图书馆变大变高变快的背后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9月14日        版次:A03    栏目:    作者:罗仕、柳卓楠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被印在200索莫尼纸币上

     阿努什

  

  文/羊城晚报特派塔吉克斯坦记者 罗仕 柳卓楠

  图/羊城晚报特派塔吉克斯坦记者 林桂炎

  

  多年以后,站在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教室的讲台上,阿努什回想起了第一次前往国家图书馆时的情景。他至今心存感激,在那个放学的十字路口,他选择走向了图书馆。

  从过去回家路上的苏式小洋楼,到如今市中心九层的“庞然大物”;从手动查找书籍的检索系统,到如今的电子化阅读……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新馆,于2012年3月正式开馆,给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跨越式变化。而在此前的2010年,塔吉克斯坦新增的面额200索莫尼纸币的背面,就印有这座国家图书馆的图像。

  过去十多年,在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的陪伴下,阿努什从一名常在旧馆内看书学习的学子,逐渐成长为一位大学教师、学者,并在新馆中传道授业解惑、传递文明之光。这名29岁的塔吉克斯坦青年,也与中国有了更多故事……

  

  旧馆二层小楼承载着青春记忆

  

  千年丝路,贯通东西。地处中亚、位于古丝绸之路交汇点上的塔吉克斯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文化的热爱、对文学的尊崇深深刻印在当地民众骨子里。

  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老城区的国家图书馆旧馆,曾是当地的文化地标建筑。在图书馆外墙上,著名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半身像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

  这座黄白相间的典型苏式建筑,对于热爱学习的阿努什而言,是忘不了的青春记忆,也是实现人生攀登的赛场。

  “国家图书馆旧馆离我高中学校不远,放学后,我经常会和同学去那里做作业、看书学习。”阿努什回忆,2007年至2009年,还在读高中的他,常往国家图书馆旧馆里跑,“那时的国家图书馆还是一栋两层楼的老建筑,阅读室比较小,也没有电子阅读系统。”正是那些在图书馆里勤学苦读、阳光灿烂的日子,最终帮助他考上了位于莫斯科的全俄国立税务学院。

  

  在宽敞明亮的新馆里授业解惑

  

  2015年,阿努什学成归国,在位于杜尚别的俄罗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学担任教师,教授会计学知识。

  从好学不倦的学子到答疑解惑的师者,仅仅几年时间,阿努什实现了人生的成长蜕变,但不变的是他与国家图书馆的不解情缘。

  “那时,我给学生们上完课,他们有的还会有一些疑问,需要我集中来解答。因为我们大学教室资源紧张,我请教了学院院长,他推荐我去新建的国家图书馆,说‘那儿设施齐全先进,而且可以免费申请使用’。”阿努什说。

  经过一番沟通,阿努什为学生们在国家图书馆新馆找到了新的“教室”。2015年至2018年,他几乎每周会带上学生,三五成群,前往国家图书馆新馆,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授业解惑。

  亲身见证国家图书馆的变迁,阿努什感慨不已。他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新建的国家图书馆有三个巨大的变化:物理空间上显而易见的改变,也就是图书馆“变大”“变高”了;同时,图书馆更加智能化,“变聪明”“变快”了,新增了书目检索系统以及电子阅览室,市民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此外,图书馆增加了学习语言的场所及课程,市民可在馆内的“中国厅”“韩国厅”等,沉浸式体验当地文化,学习外语。

  

  “中国建造”和“你好”一样屡见不鲜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塔吉克斯坦,像国家图书馆新馆这样的“中国建造”越来越多。行走在当地街头,“中国建造”、中国商品和“你好”的问候一样,屡见不鲜。

  对于东边的这个邻居——中国,阿努什坦言此前了解并不多。2018年,他辞去了大学教师的工作,成为一名学者、专栏作家。由于工作原因,近年来,他开始频繁来往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之间。

  气势恢宏的北京、摩登时尚的上海、开放包容的广州、日新月异的深圳……当真实可触的中国展现在面前,各地的飞速发展让阿努什惊诧不已,也令他流连忘返。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我相信未来塔吉克斯坦与中国之间会存在很多合作的商机。”上个月刚完婚的阿努什对未来充满期待,他希望将来能学好汉语,有更多机会来中国发展甚至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