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戴灵敏
草木葳蕤、碧水粼粼、鸟鸣啾啾……金秋九月,漫步在阳江市共青湖公园同心林,只见深浅不一的绿澎湃着勃勃生机,为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近年来,阳江市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厚植绿色优势,筑牢生态屏障,为推动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实现新跃升夯实了基础。阳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指出,要强化植绿护绿扩绿,大力实施“六大行动”,让绿色成为阳江的鲜明底色。
持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质量
作为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的主力军,阳江市林业局以全面深化“林长制”为抓手,以“六大行动”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林业各项工作。按照宜改则改、宜抚则抚、宜封则封的原则,优化重要生态区域低效林的林分结构,持续改善林相,提升林分质量。到2027年底,全市计划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60万亩。
湿地资源丰富、森林景观遍布,今天的阳江,尽显国家森林城市的自然清新、生机盎然。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下,阳江林业高质量发展不断高歌猛进,在森林资源总量、森林健康程度、绿色产业等各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聚焦既定目标,阳江市林业局局长陈正伙表示,阳江将进一步系统谋划、细化分解任务。重点加快无林地、宜林地造林,以及松桉纯林改造,将“双提升”任务精确分解到县、镇、村,落实到山头地块。加强沈海高速等重要交通要道沿线1公里内森林景观品质提升,以及漠阳江、那龙河等主要流域高质量水源林营建。
同时,加快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加快打造“1+6”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示范点,谋划启动市区公园品质提升和碧道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乡村“四旁”“五边”空地,建设护路林、护岸林、景观林,建设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全力打造“林和城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城乡绿美生态环境。
大力推进红树林保护和营造
水是生态之基,城因水而美。阳江市水务局局长冯志明表示,将因地制宜植绿造林,拓展生态生活空间,升级打造集安澜生态水带、绿美景观林带、文化休闲带、溪水经济带于一体的绿美碧带,建设江河安澜、秀水长清、生态宜居、和谐富足的幸福河湖。到2035年,规划建设碧道922.22公里。目前,已建成碧道174.52公里。
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岸卫士”之称。近年来,阳江市加大力度推进红树林保护和营造,已营造约2万亩红树林。接下来,将加快打造阳西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底,全市营造红树林1.5万亩,打造“海上森林”。
植绿护绿扩绿需聚众人之力。阳江市将持续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创新推进“互联网+义务植树”,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阳江故事,推动形成全社会人人爱绿、积极植绿、自觉护绿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