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老年人线上婚恋,拿什么保障安全?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09月29日        版次:A06    栏目:热点快评    作者:冯海宁

  □冯海宁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社交平台存在大量以“老年人婚恋”为主题的账号和群组,而老年人因线上交友、网恋上当受骗的事例也屡屡发生。受访专家认为,家庭、社会、平台、政府部门等应共同发力,帮助老年人保护个人信息、劝导谨慎交友,维护其合法权益。(9月28日法治日报)

  “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口基数不断变大,单身老人数量自然“水涨船高”。若子女没有与自己共同生活,或忙于工作疏于陪伴,单身老人难免孤独、失落,而医治“孤独症”最好的药便是交友或者再婚。然而,老年人婚恋时,陷阱不少。

  过去,老年人主要通过线下渠道来交友,如婚介所、广场舞等。如今,互联网为老年人交友提供了更多选择,不但社交平台上存在大量以“老年人婚恋”为主题的账号和群组,而且很多直播平台也有专门的直播间为老年人提供交友相亲服务。但部分网络交友相亲服务缺乏安全保障。

  比如,部分相亲对象诱导老年人不断充值、送礼物,却在感情方面没有实质进展,这不免让人怀疑相亲是幌子,骗钱是目的;更有一些相亲对象引诱老年人投资,骗取巨款。可以说部分老年人婚恋平台已成为骗子活动的新阵地,缺乏防范意识的老年人成了被骗被“割韭菜”的对象。

  老年人一旦在婚恋中上当受骗,损失的不仅是钱财,是养老积蓄,还有对婚恋对生活的失望,一旦被家人责怪或者与家人关系不佳,受伤会更深。老年人因线上交友、网恋上当受骗的事例屡屡发生,需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要将这类问题尽快纳入到相关治理方案中。

  防止老年人在交友相亲中受骗上当,首先要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既需要子女时时提醒老年人警惕各种网上交友套路和陷阱,也需要社区、老年大学等相关组织增加针对性教育引导。通过普及相关安全知识,提升老年人应对诱导、诱骗的抵抗力,避免成为受害者。

  其次,平台必须“守土尽责”。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平台既有义务要求每个注册用户实名注册并审核,也有义务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通过日常巡查、应急处置等管理措施,保障平台信息安全规范。应当说,凡是发生过老年人被骗的“老年人婚恋”平台,平台都或多或少负有责任。

  其三,公共服务及安全保障有待加强。老年人的婚恋需求,也要有相应的公共服务来满足。如果民政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共建老年人网上婚恋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相关服务无疑可避免老年人受骗。有关部门对“老年人婚恋”平台加强监管,也能防止被骗。

  当务之急是,要强化各个“老年人婚恋”平台的主体责任。不管是社交平台还是直播平台,不管是相亲交友软件还是相关小程序,其运营主体都是责任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老年人的“首席卫士”。如果“首席卫士”未尽到安全保障责任,平台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