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第三届“广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座谈会举行,专家纵论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让非遗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活”起来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11日        版次:A04    栏目:专家纵论    作者:周欣怡、钱瑜、孙旭歌、朱绍杰

     张宇航

     陈忠烈

     秦敏

     曹妍

     黄海妍

     黄淼章

     何平

     陈婉乔

     张伯瑜

     宋俊华

     李朝旭

     蓝韶清


  文/羊城晚报记者 周欣怡 钱瑜 孙旭歌 朱绍杰

  图/羊城晚报记者 李旭 陈一典

  

  来源于群众 服务于生活

  

  本次座谈会聚焦“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与会专家从民间文学、婚俗、传统中医疗法、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多种非遗项目出发,探讨它们与群众文化生活的关系。专家们指出,这些非遗项目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来源于群众,也将继续服务于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粤曲也可编为广场舞音乐  

  张宇航(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


  广东省的民间文学资源十分丰富、数量庞大,如“六祖传说”“珠玑巷人南迁传说”“湛江雷州歌”“汕头澄海灯谜”等民间文学具有广泛群众基础,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教化作用。

  张宇航认为,民间文学要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走传承创新的路子。他建议,文化旅游部门可以牵头,汇集教育、自然资源、文化艺术团体、文化传媒等多种力量,系统普查、挖掘当地民间文学资源,加大民间文学代表性项目的采集整理和申报工作力度;同时,鼓励传承人及文学、文艺工作者选择民间文学题材,大胆创新,努力创作适合现时各年龄段群众口味的文学和文艺作品;还可以将民间文学及其他非遗项目融入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中,例如把粤曲、广东音乐编为广场舞音乐,让群众在跳广场舞的过程中也能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上头”婚俗源于远古冠礼

  陈忠烈(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婚俗高度浓缩了群众的部分民俗活动。陈忠烈对珠海市疍民婚俗中部分仪式的文化源流进行追溯,在座谈会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思考。他以斗门疍民群体的“水上婚嫁”习俗举例:“斗门水上婚俗中的‘上头’仪式隐藏了一组颇有价值的文化密码,即远古中原的男子成年礼俗——‘冠礼’。”

  陈忠烈介绍,中原文化传至岭南后,冠礼作为一种礼俗通行于广东民间。其在风土化的同时,程式大大简化,“冠”“婚”二礼合办,即在成婚的同时举行冠礼,这便是岭南地区所谓的“冠婚大礼”。

  他认为,现在广府地区的传统婚礼上还不时有“上头”之说,就是远古冠礼在广府民间的遗存。珠海民俗受西江流域历史文化影响,斗门水上婚俗中的“上头”等仪式的“源”是来自古代中原文明的正脉。


  岭南飞针应重临床加科研

  秦敏(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岭南飞针疗法以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为主要传承基地,并建立了传承工作室。如何让岭南飞针从好看到好用、好推广,秦敏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与团队的实践。

  在秦敏看来,在临床治疗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岭南飞针还应注重临床与科研的联系,加大科学化研究力度,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融合,为岭南飞针疗法的传承提供更坚实的医学循证依据和原创性、创新性发展可能性。近年来,岭南飞针团队改良了临床应用并对其在科研领域进行创新、发展。

  此外,岭南飞针团队通过一系列努力,让技术走进社区、惠及百姓。例如与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合作,将岭南飞针疗法发扬光大。团队还形成人才梯队,定期开展教学培训、公益讲座、院外义诊、校园推广、多媒体传播以及省内外合作交流等活动,以此提升群众对岭南飞针疗法的理解。


  发挥传统音乐天然疗愈力

  曹妍(珠海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理论讲师)


  传统音乐得以传承的关键在于它有适合其音乐文化生存的人文生态空间。曹妍从自身开展的音乐治疗项目的实践经验切入,思考传统音乐传承中的“供需关系”。

  曹妍认为,传统音乐在疗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可将“疗愈音乐会”发展为传统音乐的新舞台,开拓其空间呈现方式。传统音乐在新的呈现空间中,有利于获得主动的聆听者,从而推广优秀作品。

  在她看来,立足当代人的实际需求,通过音乐疗愈活动探索传统音乐呈现的新空间,既是需求所致,也将是当代人智慧的一次闪光。


  重建非遗项目生活化特性

  黄海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长)


  潮汕地区有着多姿多彩的非遗项目。其中,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潮剧和神诞活动之间联系密切,它们与生俱来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黄海妍表示:“让它们‘活着’并回到日常生活当中,是潮汕非遗保护的核心所在。充分保护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与生俱来的‘生活化’和‘生产性’,应该成为当下非遗保护的共识。”

  黄海妍认为,要尽力恢复、重建这些非遗项目的生活化特性。可以让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师通过参与庙宇里、神诞活动中的工艺制作和学习,让工艺得以代代相传。在神诞活动及日常生活中,要让这些工艺师被看见。此外,生产性保护是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它源自日常生活的需要,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带来生产的需求。做好非遗的生活化保护和生产性保护,需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非遗保护回到现实生活中。

  

  多手段传播 焕发新活力

  

  传播也是一种传承。非遗的传播除了大众媒体、手工艺作品等载体外,如今更是借助旅游景区、影视作品和口述史记录等多样化载体,走得更远,与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各领域专家也纷纷注意到,有了传播才会有更好的传承。

  

  塑造南海神庙文旅品牌

  黄淼章(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原馆长)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海神庙,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广州的历史见证。黄淼章回忆起今年3月在南海神庙举行的“波罗诞”盛况时,颇为自豪地说,这一珠三角最古老、最盛大、最具影响力的千年庙会,今年共吸引近22万人次打卡。

  但他发现,南海神庙除庙会期间人气很旺外,平时的游客并不是很多。据此,黄淼章建议南海神庙认真进行全面规划,着力将“波罗诞”建设成为岭南最有文化特色、最具人气的品牌庙会,增加古庙的文化气息,提升南海神庙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他还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宣传,用文化来塑造南海神庙新形象:“让收藏在南海神庙里的文物、古碑刻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将南海神庙打造成为集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海上丝路、庙会文化、休闲观光、学术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独特魅力的大湾区文化旅游品牌。”


  口述史视野应更开阔

  何平(珠海科技学院终身教授、音乐舞蹈学院院长)


  何平从2016年10月开始进行非遗项目传承人口述史的工作。他认为,口述史可以使史学研究的视角更加多元和开放,从而增加研究的个性特点;可以增加人文精神,更加关注细节;可以使研究更真实。

  在他看来,口述史的视野应该更为开阔,从关注个人历史信息到关注文化大环境转向,口述记录内容还应包括传承人的记忆故事、情感引导以及绝活技术等。

  例如,汕尾渔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苏少琴、珠海三灶民歌广东省非遗传承人蔡柳森的口述史,内容并非只涉及音乐,而涵盖了更广阔的文化层面。何平谈到,口述访谈及访谈录写作,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工作。从文化的角度看,访谈录不仅记述了传承内容,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影响,因此具备了非遗传承与传播两方面的意义。


  东方遗产电影雏形渐成

  陈婉乔(北京电影学院在读博士、牛津大学视觉与博物馆人类学硕士)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在电影作品中日益凸显。陈婉乔介绍道,一批具有遗产元素的电影相继涌现,从《百鸟朝凤》《爱在廊桥》《老腔》,到商业电影《影》《妖猫传》《刺杀小说家》,都彰显了东方遗产美学的气派与特色。

  “中国遗产电影不仅服务于文化遗产的活化推广,对于建立中国电影学派、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助力中国电影及文化的国际传播也具有启发作用。”陈婉乔表示,如今,具有遗产美学的电影作品日益受到重视,东方遗产电影的雏形逐渐建立起来,这对传统艺术的资源活化以及遗产产业化有着重要作用。同时,遗产电影作为文化表达的工具之一,在传承优秀文化、唤起民族认同、推动文化输出上也有其价值。

  

  “出圈热”之下 保持冷思考

  

  如今非遗“出圈”蔚然成风,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传播、传承还是创新,非遗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火热之下也需要“冷思考”。不少专家从各非遗项目中看到了一些现存问题,纷纷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

  

  非遗音乐与生活距离犹远  

  张伯瑜(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教授)


  张伯瑜认为,非遗音乐有助于人们找到“乡愁”,这是其价值所在。但目前,非遗音乐距离现实生活较为遥远,真正能欣赏的人不多,学习的年轻人也较少,其传承遭遇瓶颈。

  “非遗音乐整体不适合现在的生活,抽取部分放入新的文化语境中后,往往成为一种孤立之物。”那么,在当今社会语境下,非遗音乐如何传承?张伯瑜建议,非遗音乐可以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以此促进可持续传承;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非遗的利用,使非遗音乐成为文化建设中的资源。


  英歌舞的走红面临碎片化

  宋俊华(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


  今年春节,普宁英歌舞借助抖音等互联网短视频走红大江南北,成为近两年非遗“出圈”的典型。宋俊华认为,非遗“出圈”对其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也意味着非遗在实践、意义和话语权上面临表演化、碎片化、让渡化等问题。

  例如,英歌舞在现实生活中主要作为传统节日民俗巡游的一部分而存在,因各地民俗不同而有不同流派,但在通过新媒体“出圈”时却只表现为一种单纯的舞蹈,演出人数和时间都大大精减了,民俗内涵也大大减弱了,一定程度上仅成为“圈外”消费者猎奇或心理补偿的一种娱乐对象。

  对此,宋俊华建议,加大对非遗“出圈”的舆论引导,利用“出圈”加大非遗传承消费群体培养,推动非遗自身研究和创新发展。


  校园武术课莫疏武德武礼

  李朝旭(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


  “武术非遗进校园”如今已逐渐普及。李朝旭认为,通过武术教学,强调“武德”修养,既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也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民族气节和精神,充分体现了武术课程的育人功能。

  他表示,武术在新时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在学校武术课开设方面,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武德武礼教育等问题,武术活动在校园内常规活动中也存在缺位。

  “要想更好地开展、普及武术教育,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很有必要。”李朝旭强调,要让学生从单一地学、练动作,到积极主动地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了解所学的每种拳术风格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不辱使命、积极向上、意志坚毅、永不屈服的大无畏精神。


  传统医药产学宜加强交流

  蓝韶清(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蓝韶清分析我国传统医药领域的研究现状后发现,尽管有关传统医药的研究论文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在整个非遗领域的研究中占比较低;在传统医药领域,学界及业界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对此,他建议,学者和机构间需要加强合作交流,尤其是不同地区的研究者和机构应多加沟通,分享彼此优秀经验,更好服务传统医药非遗系统性保护。

  此外,从研究的热点来看,传统医药非遗最初重视申报,后来大多关注对传统医药非遗的概念及保护的探讨,发现当下非遗保护措施和制度还缺乏针对性;再之后,又逐渐将活态传承、传统医药的教育作为研究热点,使传统医药非遗研究向前发展。在蓝韶清看来,在传统医药非遗保护工作者的努力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方向更加明确,传统医药非遗的发展将得到多方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