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在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上一举夺冠

中山沙溪为什么“能”?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0月31日        版次:A06    栏目:    作者:张德钢

     29日晚,队员们回到沙溪,受到热情迎接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德钢 图/羊城晚报记者 曾育文 

  

  10月29日,在2023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夺冠的广东中山沙溪队载誉凯旋,将这座城市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家乡人以超高礼遇,迎接这份荣誉以及荣誉的创造者。当从广州南站迎接沙溪队的专车开到中山,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第一时间接见了全体队员并送上30万元奖金,充分肯定他们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气神。

  夺冠“村BA”,绝非偶然也绝非一时之功。为什么沙溪队能够做到?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山的“篮球之乡”,沙溪不仅有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近年来更是“内外兼修”,在人才选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力,擦亮特色体育名片。

  

  队员来自各村从事行业各不相同

  

  29日晚,在沙溪镇柏林酒店,记者见到了这支刚刚从贵州回来的沙溪队,与他们一起归来的还有来之不易的冠军奖杯。现场欢呼声阵阵、喝彩声连连,喜悦之情写在每个队员的脸上。

  就在前一晚,他们在贵州台江县台盘村的决赛场上与老对手东莞大朗队进行了胶着对抗。面对此前没有战胜过的对手,沙溪队从开局不利到后面艰难反超并锁定胜局,过程一波三折。在沙溪队主教练冯汉远看来,沙溪队这群年轻的运动员顽强、敢拼,处处透着不服输的精气神,在关键时刻更能放下包袱放手一搏。

  记者了解到,此次在全国“村BA”赛场上夺冠的沙溪队,18名队员中有17名是“90后”,其中还有两位“00后”。队员们来自沙溪镇各村,从事的行业也各不相同。其中,30号队员刘炜祺是一位篮球教练,主要在球馆教小朋友打球。在“村BA”决赛打响前夕,刘炜祺以积极的状态投身集训,与队友们拧成一股绳,在场上有精彩发挥。作为刘炜祺在沙溪溪角中学就读时期的篮球教练员,溪角中学教师邹灼均近年来一路见证了他的成长。邹灼均表示,年轻一代运动员能够走得更远,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外,跟沙溪镇浓厚的篮球氛围也密不可分。

  

  村民爱篮球最多时有30多支球队

  

  据了解,沙溪人一直以来崇尚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史料记载,隆都(原香山县辖行政区域)地区的武术运动源远流长,沙溪人学武成风,曾先后走出武探花一名、武进士十余名、武举人武秀才百余人。篮球运动则始盛于20世纪30年代,许多村民积极组建起篮球队,最多时有30多支。

  “沙溪历来是有名的‘篮球之乡’,篮球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球队,氛围浓厚;篮球场遍布全镇各地,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篮球人才培育方面,已形成了分阶段的体系化运作模式。”沙溪镇党委书记徐成彬告诉记者,沙溪镇篮球事业的不断发展,靠的是“内外兼修”,同时也离不开各篮球协会和企业家的大力支持。

  当前,沙溪正依托氛围浓厚、历史悠久的篮球文化,持续推动“体育+”融合发展,不断擦亮特色体育名片。

  在篮球品牌项目推进方面,沙溪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沙溪镇甲乙级(村BA)男子篮球联赛,此次获得全国“村BA”冠军的中山沙溪队的球员们,就是从各村的篮球队中选拔出来的。2022年,沙溪镇篮球队参加中山市镇区篮球赛获得第一名,连续六年夺得冠军,眼下正奋力冲击“第七冠”。同时,沙溪镇每年还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篮球赛、U14-17青少年篮球赛,篮球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沙溪投资1000万元升级沙溪镇文化体育中心,包括建设3片标准室外篮球场等项目,为村民提供运动、锻炼、休闲的好去处。目前,沙溪有篮球场、田径场、足球场共157个,其中学校篮球场41个,村篮球场43个,有力地促进了篮球运动的普及。

  在人才培养方面,沙溪镇为中山男子篮球队培养了高宇锋、冯汉远、刘炜琪、李衍均等本土球员,其中,外号“沙溪科比”的高宇锋,2023年代表广东工业大学参加CUBAL全国大学生联赛夺得冠军。沙溪还积极构建学校体育发展长效机制,完善学校竞赛制度,通过比赛挖掘体育人才,并将人才输送到校队、镇队、市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