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

“在华投资恰到好处恰逢时机”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版次:A09    栏目:高质量发展 一个都不能少 外眼点“经” 跨国药企在华风云录 对话    作者:陈泽云、孙绮曼

     王磊 受访者供图

     阿斯利康无锡生产基地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孙绮曼  

  

  阿斯利康是如何理解中国市场的?进博会上的重磅签约背后折射出怎样的创新战略调整?下一个十年,阿斯利康如何继续拥抱中国市场?近日,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一分享了他的看法。

  

  从上到下扎根中国本土市场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待阿斯利康在华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很多跨国企业都在瞄准中国市场,阿斯利康和它们之间相比,最鲜明的特色是什么?

  王磊:今年是阿斯利康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三十年。第一个十年,跨国企业主要还是在华设立代表处,将药品以贸易进口的形式带到中国,更看中的是中国的消费市场,阿斯利康也是这样,我记得当时我们的总部还在香港地区,主要做的也是药品贸易。

  进入2000年后的第二个十年就是设立工厂的十年,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中心,阿斯利康的两个工厂正是在这个时期先后落户无锡和泰州。

  最近的十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希望能够在重大疾病方面加速引进国际上的新药,药监局加快了药物审批改革,包括医保的及时纳入,这些都加快了大家用上好药和创新药的机会。正是因为有这样好的政策鼓励,不仅推动更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也带动了国内创新药企的崛起。

  阿斯利康接下来的十年,应该会和中国的创新实现“中西合璧”,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紧紧拥抱中国创新,让国际的创新和中国的创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补,实现双赢。

  在中国市场,对比其他跨国药企,我们要做引领者而不是跟随者。很多跨国公司有中国总部,阿斯利康中国总部同时也是整个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总部。我们是在研发、生产、商业化都有布局,甚至把全球战略研发合作都放在中国,做到从上到下扎根中国本土市场。

  

  在中国打造全球供应链中心

  

  羊城晚报:您如何看待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今年8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 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提出加快生物医药领域外商投资项目落地投产。这对于阿斯利康在中国的布局有哪些影响?

  王磊:中国不断推出对外商投资利好的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们也见证了营商环境的不断提高。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意见进一步鼓励生物医药产业落地供应链。其实在疫情期间,我们就已经看到了中国供应链的强大韧性,在我们来看,“在中国为中国市场供应”已经成为过去了,今后的趋势是“在中国为全球市场供应”。我们现在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已经能供给全球约70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我们也在青岛、泰州、无锡等地不断强化我们的布局。

  其中,今年我们在青岛分两次追加投资,总投资规模达到7亿美元。青岛工厂将会生产治疗哮喘和慢阻肺的吸入气雾剂。正是在我们宣布追加青岛投资的第二天,国务院发布了上述意见,这更让我们觉得现在在华投资是恰到好处、恰逢时机。我相信我们不会是唯一一家加码投资的外资企业,很多的跨国企业都会加大力度投资中国。

  我们觉得确定的事情很简单:中国的市场是最大的,中国的供应链是最好的,中国也有世界上最优秀的制造业、科学家和创新,在绿色低碳方面也领先全球。所以我们还是做好我们的事,把创新的事情做得更好,让中国的患者用上全世界的药,让全世界的患者用上中国的药。

  

  几乎每月都在宣布跟中国公司新合作

  

  羊城晚报: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也带来了很多创新药。阿斯利康会在哪些赛道上加大研发力度,并如何跟中国企业一起创新?

  王磊:30年来,我们为中国引进了40种创新药物,每一届进博会我们都会将创新产品和合作项目引入中国。今年我们有好几款重磅的产品亮相进博会,包括安达释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和科赛优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2款“进博首展”的全球创新药。

  中国现在正在成为集药物生产、研发、制造于一体的世界级医药高地。我们作为跨国药企,要持续把新产品带入中国,把创新药的产能也往中国归拢,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效率和国家的鼓励政策,对这一点我是很乐观的。

  药企发展成败的关键就是创新,你有没有爆款,有没有好的产品。我们公司擅长的是肿瘤领域,我们接下来会进入到罕见病、细胞治疗这些领域。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强项,我们也不会东张西望,还是要把自己的强项发展好。

  疫情之后,阿斯利康几乎每个月都在宣布新的跟中国公司的合作。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就是怎么用好中国的创新。同时,我们也助力加速中国的产品和中国公司出海。今年,我们已经带领中国本土企业去巴西和中东展开交流合作,接下来,还会去到中国香港,以及印尼等。我们往往会选择比较有机会让中国公司成功的市场,利用阿斯利康的国际经验和平台,帮助中国企业出海,这将是阿斯利康今年的一大亮点。

  

  助力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阿斯利康正在打造全球研发中国香港分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为跨国药企带来哪些新机遇?

  王磊:我们在大湾区很多城市都有布局。前不久,香港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举办“重点企业伙伴启动礼”,阿斯利康成为首批20个重点企业伙伴之一,将助力加速香港的经济发展。

  香港是大湾区重要的部分,我们还是很看重香港的,香港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全世界百强大学有四所都在香港,大量的科研人员、世界级的专家都在香港,所以我们认为香港是一个做研发比较好的地方。

  广州也很好,广州有呼研所、肿瘤医院,市场也很大,2021年,阿斯利康在广州生物岛落户了南方总部,加速对广州经济的支持。

  对我们来说,广东省是中国最有吸引力的省份之一,我们非常看重粤港澳人才流通,希望让科学家汇聚在一起,把人才留住。

  其中,“港澳药械通”政策是一个开放的重要标志,香港、澳门批准的新药在大湾区能够基本畅通无阻地使用了,我觉得这是对整个大湾区研发的重要支持。接下来,我们会推动新药在香港获得认证,会积极地跟政府一起协商如何能够把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件事情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