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打造一个“搅热”广东舞台艺术的平台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1月19日        版次:A06    栏目:三年之约·省艺节    作者:吴小攀、陈晓楠

     王炜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吴小攀 陈晓楠

  

  11月14日,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在广州开幕,将一直持续到12月31日,呈现70多场精彩演出。近些年来,广东舞台艺术创作佳作不断,并且借助新媒体和科技的力量,跨界延烧,大大丰富了大众艺术消费市场。但与广东在全国的经济地位相比,广东舞台艺术还有提升空间,还可以为其他艺术品类创作提供更多借鉴。日前,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处理好艺术、素材和宣传的关系

  

  羊城晚报:广东省艺术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五届,今年的艺术节相较以往有什么不同?

  王炜:广东省艺术节是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全省最高规格的专业艺术盛会,1984年创办,是全国第一个省级艺术节,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广东力量。今年这届艺术节的规模可以说是全国省级艺术节里规模最大、板块最多、品类最多、作品最多的,口号是“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就是要把它变成“全省办节”的盛会,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省内各地市联结成一个大板块。

  艺术节通过展演、展览、调演、评奖、研讨,既奖励优秀创作,又推动文艺创作发展,既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同时满足“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的要求,让艺术创作为老百姓服务,让公众有更多机会观看优秀舞台作品,达到惠民的效果。

  羊城晚报:相当一段时期内,舞台艺术作品存在创作、展演、评奖之后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现象,为什么?

  王炜:一些作品在获奖后却束之高阁,这涉及艺术创作生产机制、传播机制的问题,比较复杂。从创作的角度看,根本在于缺少市场导向和观众视角,不注重人物的艺术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画,没有处理好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艺术、素材和宣传的关系。

  那些在市场上票房好、口碑好、不靠明星效应但能维持长期热度的作品,在创作时或许没想到获奖,却深受观众欢迎,原因就是他们的作品能围绕艺术规律创作,心中有观众。

  羊城晚报:问题主要还是在创作的环节上?

  王炜:是的。20世纪80年代,东北一位著名的剧作家李杰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心灵自由的天宇,往往被我们自己的懦弱和恶习俗念给堵塞……这使我们失去了创作的自由、灵感和想象。只有打破概念化、模式化的高质量作品才会受欢迎,才会成为舞台的常青树。

  除此之外,解决“束之高阁”的问题还需要改革演出传播机制。艺术节能为创作者提供展示、传播、推广的平台,要思考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有市场价值的作品,如何制定更好的推广机制,比如邀请演出商参与其中,因为演出商、制作人的眼光独到,他们知道什么作品的市场更好;还要邀请最高级专业评委团从艺术角度进行评价,要多赋予和发现作品本身的市场力量,“以演出为中心环节”绝不是要让政府把演出成本都承担起来。

  羊城晚报:也就是说,艺术节要更开放,让更多行业人士、专业人士参与进来,把它变成一个平台和中心,把广东舞台艺术“搅热”?

  王炜:对。比如,本届艺术节也增加了小剧场板块,这不光是发挥青年创作力量的问题。小剧场作品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小成本小制作,如果从中发现了有市场价值的好作品可以再往下发展,逐步投入资金,再依靠自身循环,这样才能更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并以此改变小剧场队伍和作品自生自灭的状态,打造好的艺术创作生态圈。

  

  突破剧本模式和表演样式才是真正创新

  

  羊城晚报:当下舞台艺术在传承创新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王炜:认认真真做好传承,是责任和态度问题,相对好办,创新却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传承创新谈论很长时间了,但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扭扭捏捏的状态,观念还没有解放出来,往往是以常规思维在原有的艺术理论框架下,尝试着如何走一点、突破一点,但没有在根本上生长出来。

  在广东,广东省粤剧院是目前在传承创新方面走得最远的。近年来,从粤剧《还金记》到《白蛇传·情》及其同名戏曲电影,在创作结构和表现上每次都往前走了一步,到了《红头巾》阶段,创新达到了进一步的程度。

  但创新作品是不是就实现市场价值了?比如像青春版《牡丹亭》,到目前为止在戏曲界还是一枝独秀,戏一来就卖光了票。而粤剧显然还没到这个程度,大多叫好但还没叫座。

  羊城晚报: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王炜:真正的创新必须突破剧本模式和表演样式。以从歌剧艺术取得要素和营养的音乐剧为例,从《歌剧魅影》到《悲惨世界》《摇滚莫扎特》,比起歌剧,音乐剧的表现内容和样式自由了很多,它和人物结合更紧了,人物内心和情感表现也更丰富,不再依靠传统程式。欧洲音乐剧脱胎于以往的歌剧形式,但它将最核心的元素吸收进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这便是更大的创新。美式音乐剧则从民歌、流行音乐、流行舞蹈里寻找元素,到了《汉密尔顿》就直接说唱了,大大打破歌剧的结构,从贵族殿堂走向大众。

  羊城晚报:目前广东艺术舞台上哪些作品有较高的市场号召力?

  王炜:目前还不多,舞剧《沙湾往事》是2014年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推出的作品,今年本届艺术节又有了《咏春》这样的作品,我们期待本届艺术节舞台上能出现有市场前景的作品。

  

  情感共鸣不等同于“煽情”

  

  羊城晚报:程式、情节、思想、情感,在舞台艺术创作中哪个更重要?

  王炜:如果一定要排序,我认为情感是第一位,它是理性思考的载体。情节只是手段和途径,以产生情感共鸣,表达思想。思想排在第二位,但思想绝对非常重要,情感背后都有思想支撑。像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写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国内外排了很多版本,就是基于哲学家对人性的思考。但思想不是单纯的传声筒,萨特在创作这部戏时是思考在先的,而表现的人物情感和戏剧情节都较为激烈、紧张。

  羊城晚报:如果文艺创作者为写而写,虽然作品数量很多,但缺乏情感的浓度和思想的深度,很难成为传世之作。

  王炜:在东方,情感层面的直接显现可能更重要。然而,在真正优秀的传世作品都是理性和感性兼具,作品不能没有作者对人性深刻的思考。瑞典剧作家迪伦马特说过,戏剧不是发表宣言和理论的战场,而是检验人的各种可能性的工具。人性太丰富了,莎士比亚那么多作品,每个人物都是不同的,它们共同构成人性的一幅幅画卷。因此,在写剧本时,我们首先关注的不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事件,而是刻画什么人物,这是永恒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对人物着笔太少,都在事件中,人成为事件和新闻的载体。但情感是什么?是在你对人性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和表达时,给人们带来的心灵体验。因此,情感是结果,情感共鸣并不同于“煽情”。

  羊城晚报:正是出于对创作之源剧本的重视,在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成立了广东省剧目策划中心,对它有怎样的定位?

  王炜:剧目策划中心的核心任务是推动重点题材的创作,但能不能兼顾创作生态多样化的任务?剧目策划中心希望也应该在这个方向上加以突破、引领。一方面要推出重大题材作品,同时,还要抓出一批接地气、观众喜爱、有市场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