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民俗学家、中大中文系教授叶春生逝世,他曾与羊城晚报“有段古”——

刊登在头版头条的读者来信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2月05日        版次:A04    栏目:    作者:谭洁文

     1982年10月9日羊城晚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叶春生的来信

     叶春生生前照片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谭洁文

  

  12月3日上午10时,广州市殡仪馆二楼青松厅,人头攒动。这是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退休教师叶春生教授的追悼会。这位岭南民俗学派的开创者于2023年11月26日溘然长逝,享年84岁。作为岭南民间文艺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叶春生始终以“岭南”为治学之“根”,开创“岭南民俗学派”的先河。

  追悼会现场的大屏幕展示着叶春生生前的照片,还有一份1982年10月9日的羊城晚报的头版——版面正中央,是叶春生教授曾经寄给羊城晚报的一封读者来信。叶春生的学生、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蒋明智在致悼词时动情地读道:“忘不了,1982年,您在康乐园榕树头综合商店里的拍案而起,惊动了媒体,也惊动了广州市领导,您的侠胆义肠、打抱不平的精神,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全社会的尊敬。”

  这段悼词揭开了叶春生与羊城晚报之间一段不得不说的往事——1982年10月,叶春生将自己在中大综合市场遇到的不公之事写信反映给羊城晚报,羊城晚报随即将这封读者来信刊登于头版头条。“仗义执言”的叶教授遇上“执笔为民”的羊城晚报,创造出了一段读者与报纸共同推动民生改善的佳话。

  

  读者来信上了头版头条

  

  回忆起41年前的那个下午,叶春生的妻子张老师仍然记忆犹新。那天是10月1日,叶春生去中大综合市场买肉,却看到两个营业员明目张胆地割下顾客购买的瘦肉,据为己有。被顾客指责后,他们反而把收银工作丢下不干,盘腿坐了几分钟,对顾客的催促充耳不闻。叶春生心中不满,回到家后马上坐在桌前提笔写信,不出半个小时便写完,第二天寄至羊城晚报。

  “我老头子比较爱打抱不平。”今年82岁的张老师说话时嗓音洪亮。谈起丈夫的往事,她的眼睛里亮着光。

  令叶春生夫妇料想不到的是,这封读者来信竟然被羊城晚报刊登在了头版头条,题目为《在中大综合店里发生的怪事》。与来信一同登出的还有时任总编辑吴有恒撰写的评论,批评这两名营业员的行为是“软、懒、散的‘官商’作风”,再配上著名漫画家方唐的漫画,以及杨国彦、邹启明两位记者的现场调查,一条猪肉档里的“小”新闻在头版上占了四分之一的版面。

  “在晚报仅有的一个新闻版上,用了大约四分之一版面来刊登,可谓重拳出击,这么大的阵仗确不多见。”时任一版编辑组编辑、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原社委潘雄表示。

  潘雄回忆,叶春生的来信能被定为头条,大概是三个因素:“一是叶老师的来信切中时弊,符合晚报‘十六字方针’中的反映生活、干预生活;二是当时正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来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典型;三是叶老师的文字生动形象,两个营业员的言行举止跃然纸上。”

  

  一封来信引发全市菜场整改风暴

  

  此事一出,轰动羊城。在事发地中山大学,这件事迅速成为教职工们的议论中心,张老师回忆,当时整个中山大学都在议论,许多职工感谢叶春生为他们发声。“当时买猪肉都是凭票购买,每人每月半斤猪肉,塞牙缝都不够。营业员还偷偷把好肉收起来,大家心里就更愤怒,所以叶春生当时就是拍案而起了。”

  从中大肉菜市场开始,叶春生的这封不到400字的读者来信形成了一股整治肉菜市场风气的风暴:在企业层面,广州市蔬菜公司决定对全市肉菜市场开展检查,整治“软、懒、散”现象,全市五十个肉菜市场的1.2万余名职工进行学习;在政府层面,广东省、广州市领导指示要对“罢卖”事件“抓住典型,促使广州市肉菜市场服务工作来一个变化”;在民间层面,民众的消费权利意识进一步觉醒,在东山肉菜市场烧腊档的营业员冷脸不收银,顾客随即写信给羊城晚报,很快刊登在头版。

  回忆起这段往事,潘雄颇为感慨。“改革开放初期,市场供应仍不充裕,粮油食品、日用品等还得凭票证购买,走后门现象到处可见,这类事情容易引起公愤。晚报投下的这颗‘重磅炸弹’,大快人心,大得民意,羊城百姓一片叫好声。报道出来后,走后门现象收敛了,服务行业的言行文明礼貌多了,读者对此类问题的投诉减少了。”

  

  较真的民俗学家

  

  叶春生对民生小事如此较真,源于他作为民俗学家深厚的人民立场。

  在少年时期,叶春生就被岭南民间文化深深吸引。他出生于云南河口,少年时阅读了“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所著的《广东新语》,对书中记录的广东人文风俗兴趣浓厚。于是他在16岁时只身来到广州,入读广州市第八中学(现广州培英中学),并于1959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

  在20世纪60年代,叶春生是罕见的大学生,但他身上却没有“高人一等”的习气。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蒋明智告诉记者,叶春生在上课之余,还去培英中学附近的码头扛沙袋挣学费。“码头工人唱的码头歌,培养了他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也培养了他人民立场”。

  叶春生的人民立场与羊城晚报不谋而合。彼时,羊城晚报刚复刊3年。这份重新焕发生机的报纸把自己定位于民生大报,把触角深入到群众的方方面面,成为民生新闻最早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当时的广东群众中有句口头语:“有事找晚报去。”张老师告诉记者:“他(叶春生)就是觉得羊城晚报很贴近基层民众的生活,所以他遇到民生问题时,第一个就想到往羊城晚报投稿。”

  叶春生在中山大学工作至70岁才退休。退休后,他继续致力于岭南民俗文化保护,还担任了广东省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2015年时,尽管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但叶春生仍不愿放下笔,2016年还出版了《进出蛮荒五十年》,记录自己从事民俗研究与田野调查50余年的经历和心得。

  蒋明智感慨:“叶老师对民间文学的执着追求,还有他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