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共建“小花园” 告别“肠梗阻”

海珠江南中街居民协商互助,打开社区治理新方式

来源:羊城晚报     2023年12月19日        版次:A09    栏目:    作者:卢佳圳、李春炜

     居民认领“小花园”,共建美好庭院 受访者供图

  

  羊城晚报记者 卢佳圳 李春炜

  

  “小小花园有你有我有他,种协商种子开自治之花。”这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谣,在广州海珠区江南中街成为了现实。

  日前,杏园社区首创共享型社区“一米花园”;得胜岗15号楼,居民成立“先锋小组”破解沟通难题,住户告别排污管“肠梗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为居民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更是打开了居民之间的 “话匣子”,拉近社区“邻距离”。

  

  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走,浇水施肥去!”一个寻常周六的上午,家住在杏园社区的居民陈阿姨带着孙子去“一米花园”里打理自家认领的地盘。和他们一样,不少居民举家出动,在花园里热火朝天地干起农活,除了做自己的“分内事”,还会给邻居“搭把手”。

  此前,这块“巴掌大”的社区公共用地并不讨人喜欢。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杏园小区,早期因电梯加装过程破坏了绿化,电梯周边地面硬底化,衍生出排水不畅、地面积水、蚊虫滋生等问题,还堆满了垃圾与杂物。

  “为了利用好这片空地,我们经过多方调研,开了居民协商会,得知大家希望在这片地块上开垦一个‘小花园’,最终决定由居民认领,居民自己做日常维护。”江南中街道杏园社区书记伍亮屏介绍。

  “一米花园”的落地激发了社区多元共治力量:专业人士以科学建议解题纾困、邻里居民结合实际集思广益、街道社工盘活资源共建赋能,一个“共享型社区花园”跃然于繁华都市城央。

  “我们邀请园林专家对土壤及植物选种进行分析,向小区居民进行植物科普,从空间上对小花园的功能布局和人流动线给出优化设计,确保小花园安全美观又好用。”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罗友斌表示。来自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通过培育“一批”居民领袖、建设“一个”社区花园(议事阵地)、搭建“一个”协商平台、提供“一系列”互助共建服务,为提升居民自治能力赋能。

  “你帮我除草浇水,我帮你移栽施肥,一来一回,邻里间的关系就熟络了。”陈阿姨笑着说,如今,街坊邻里一有空就会到“一米花园”聊聊天,社区也会在休息日组织集体活动,“仿佛回到了以前在乡下生活的时候。”

  

  居民协商迎来“百事通”

  

  老旧小区排污管老化、堵塞问题十分普遍,影响居民生活起居。居民黄先生家住江南中街得胜岗,这两年由于化粪池排水渠坍塌,他家中污水倒灌的情况时有发生,厨房和卫生间内常常有水涌出来。如何解决老楼排污管道“肠梗阻”,成为摆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考题。

  为此,今年4月,江南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启动“党建引领,善治微光”社区治理微创投专项计划,为住户争取资金;社工还发动小区住户,推动居民自治、自管,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管道堵塞问题。5月,社区“善治先锋”三人小组顺利成立,通过走访现场,向住户了解实地情况。

  “为了解决排污管堵塞问题,我们开了多次会议,把各方的难点都‘摆在台面’,最终达成了共识。”得胜岗15号楼业主老刘在居委和社工的指导下,与居民在如何收款、签合同等方面做好了沟通,并申请了1万元资金支持,推动新的化粪池和排污管道建成更新,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排污管通了,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相信一事通,事事通,以后再多问题,大家齐心协力都能解决!”告别“肠梗阻”,居民笑开颜,更验证了“街道牵头+社工助推+居民协商自治”创新路径的可行性。

  今年以来,江南中街探索形成了“党建引导、政府支持、社工协助、资源共筹、居民共建”的服务策略,带动1157名小区居民参与协商议事和共治行动,引导居民自筹9.8万元,培育了一批社区骨干居民力量,居民协商自治机制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