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中国球迷中,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看过贝肯鲍尔踢球的人凤毛麟角。因为在他职业生涯的盛年,中国足球和世界足球是隔绝的,对于当今中国球迷来说,世界足球存在一段“史前时代”,所以无论是足球专业人士还是球迷都错过了一睹他绿茵风采的机会(除非通过历史录像回放)。然而他在中国球迷心中,终究还是活成了传奇。因为当人们回眸20世纪足球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贝肯鲍尔是改变了足球的那个人。 在足球世界,改变足球的人可以列一个不长的名单。但这些人大部分是教练层面的人物,少数是管理者,如远古时代的米歇尔斯,当代的瓜迪奥拉。但作为足球运动员,能名列其中的,愚以为恐怕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克鲁伊夫,另一个就是贝肯鲍尔。 贝肯鲍尔在足球运动中的成绩被人津津乐道:作为球员,他获得5次德甲冠军、4次德国杯冠军、3次欧洲冠军杯冠军、1次欧洲优胜者杯冠军、1次世俱杯冠军、1次世界杯冠军、1次欧锦赛冠军,作为教练,获得了1次世界杯冠军。 这些成绩足以令他伟大,但还不是他最伟大的地方。他最伟大之处,就是身体力行地创造了自由人的踢法,不仅使他个人的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也改变了整个球队的踢法。他以一己之力把中场的防守、组织和进攻系于一身,模糊了进攻和防守队员的角色分工——不像过去一样,球员在场上分工泾渭分明,各司其职——从而令球队更加成为一个整体,攻防转换更加富有效率,改变了传统防守、进攻和中场组织的方式。 他和克鲁伊夫一起,引领了当时世界足球变革的潮流,影响极为深远,直至今天。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被称为足球皇帝,而克鲁伊夫被称为球圣。尽管贝利、马拉多纳也是极为卓越的,但是他们的卓越体现在个人技术的登峰造极以及对球队的贡献上面,在对足球运动整体发展的影响上,却不及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个人技术层面,贝利和马拉多纳胜于贝肯鲍尔和克鲁伊夫,却只能被称为球王。 而同为足球变革的引领者,贝肯鲍尔长于身体力行,是实干家,用场上的表现来引领潮流,克鲁伊夫则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理念和理论并推而广之,在“道”的层面贡献更大。这也正是这个领域中皇帝和圣人的分别。 对于中国球迷来说,贝肯鲍尔不再仅仅是传说,同时也是一个活生生的足球人,是在他担任了联邦德国国家队(后为德国国家队)主教练之后。严格来说,主教练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按照当时联邦德国的相关规定,没有教练员证书是不能担任教练的,而贝肯鲍尔恰恰缺这个,因此他是以领队的身份,行主教练之实。 1990年,他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即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主帅和球员身份都获得世界杯冠军的人。另外一个则是巴西的扎加洛,他也是前几天刚刚去世,或许这是他们冥冥之中的约定。 贝肯鲍尔是我见过的最斯文的教头,他永远穿着熨烫得非常妥帖的西服,戴着金丝框的眼镜,在场边指挥若定,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度(在我的记忆中,另外一个有同样风度的主教练是中国女排五连冠伟业的开创者袁伟民)。我想他之所以被称为“皇帝”,除了他的球技和贡献,大约也在于他的风度和气场。 就像古今中外许多戎马一生的统帅,相比起一些球星退役后在商界、政界的长袖善舞,贝肯鲍尔一生也没有离开足球。他更没有像他后辈,足球生涯同样伟大的普拉蒂尼那样,贪腐丑闻缠身。他是一个纯粹的足球人,离开国家队,他深耕拜仁慕尼黑俱乐部,世界上最伟大的足球俱乐部之一。 他退到幕后,成为管理者。偶尔也曾作为救火队员复出担任主教练,但成绩不甚理想,我还记得他在场边气得摔棒球帽的场面,那一刻,他全然没有了在国家队的风度。但失败,又何尝不是足球的一部分,这不会影响到人们对他的尊重。更何况,作为管理者,他把拜仁慕尼黑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贝肯鲍尔那一代的球星,已经到了逐渐离开的时候,他的老搭档穆勒,老对手克鲁伊夫、查尔顿、扎加洛,职业生涯晚期曾成为他队友的贝利,以及他的晚辈马拉多纳都已经先行一步在天堂等他。这是一件令人悲伤,却又无可奈何的事情。然而,老兵不死,只是在凋零。抬头望去,在足球的星空中,他们依然熠熠生辉。(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
即时新闻
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缅怀贝肯鲍尔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1月10日
版次:A05
栏目:今日论衡之世相评弹
作者: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