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外地车更改为“高峰限行”有助于促进经济向好发展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2月01日        版次:A09    栏目:财经辣评    作者:

  

  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广州现有的“开四停四”管理措施将调整为“工作日高峰限行”。具体说,就是工作日7时至9时、17时至19时禁止非广州市籍小客车(含临时号牌车辆)在本市管控区域通行。管控区域与现有“开四停四”管控区域一致。目前“高峰限行”还处在公开征求意见的阶段,一旦真正落实,确实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高峰期限外,这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多年来的做法,这就如同政策标杆一样,已经植入一般驾驶员的心中和反应模式中。广州的“开四停四”虽然有其连开四天的优势,可惜在认知和操作上,它形成了与全国都不同的难度或者直接说就是“记忆麻烦”。因为以四天为周期的做法,既不是一周,也不是五天工作日,却是一种对生理习惯的所谓“创新”。来广州的外地车都得提前好好做笔记,没有行车日历或导航辅助就搞不定。加上还得记住各种例外的政策、限行区域,这样的措施当然不会让外地人产生美好的感受。

  如今,政府终于与时俱进重订政策,直接调整为“高峰限行”,当然更容易获得社会的理解,也有其他城市经验基础的支持,可以说随时都可以实行,基本不用花时间去让全体人民理解政策。

  其次,回溯当初“开四停四”政策的推行,就是为了遏制外地车牌的广州本地化使用。再究其原因,就在于广州小客车12年前开始限牌了,必须有这个政策来打补丁。可是如今,广州新能源车仍不限牌,意味着广州人买车有了绿色通道,那么还依赖外地牌在本地用的需要就逐渐降低。“开四停四”卡住的,基本都是外地人外地车。那么让外地车外地人更好理解和执行,才能服务和管好政策目标的人群。

  更重要的是,高峰期禁行,有着明确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让本地人、本地车上下班通勤使用,来自外地的没有在本地上下班需求的就要暂停行车。时限一过,马上就能出来,这不但是对本地人的优待,也容易让外地人理解。毕竟本地纳税人贡献本地最大,而“开四停四”中的停四是全天候的,半夜还去限行有何必要呢?

  因此政策重新回到了道路资源与负荷这个思考出发点,摒弃了为限而限的思路,有着明显的科学成分与操作便利。对于消费者来说,用车时间越长,购车的价值才越大。车辆随着年限增长而贬值,如果临近广州、与广州生活有密切同城需求的群体一年有将近一半时间不能自由出入,结果就是车辆价值缩水。对于生产、消费和流通领域来说,都不是好消息。只有汽车流量起来了,外地注入消费跟着起来,整体经济生活才能提速,经济环境才能加快变好。

  着眼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秩序的正常化,及时科学调整政策,都是非常必要的。广州汽车产量居于全国之首,相应的用车环境和政策也备受全国关注。这个措施越快实施越好,确实不必再观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