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州这座园区里
有不灭的“环保火焰”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2月10日        版次:A02    栏目:新春走基层 守护千万家 春节我在岗    作者:梁怿韬

  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您知道生活垃圾会到什么地方去吗?

  位于广州市黄埔区、由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广州中心城区不少生活垃圾的“终点站”。园区内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以焚烧生活垃圾的方式发电。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园区内的生物质处理厂,可将市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生化处理后转化为沼气综合利用。现代化的处理工艺,帮助广州在2021年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告别“垃圾围城”困扰。2月9日除夕,羊城晚报记者走访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记录下新春在岗人员保障广州市容环境、让“环保火焰”持续燃烧的身影。

  

  这里的除夕“热火朝天”

  

  除夕,广州依然受冷空气影响,而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里的场景则是一派热火朝天。运输车将一车车生活垃圾运送至此,分类倒入不同的处理设施;在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的中控室内,多个屏幕播放着炉膛内处理生活垃圾、火焰燃起的画面。

  “外面再冷,看到这团‘环保火焰’,心里感觉暖暖的。”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值长组组长卢家旭介绍,生活垃圾经焚烧处理后,所产生的热能可以发电,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输送至千家万户。这种处理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填埋处理技术占用大量土地、垃圾消化慢等问题,还让生活垃圾重新服务市民。

  有别于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及餐饮单位排放的餐饮垃圾(以下统称“餐厨垃圾”),在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会被送到生物质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除夕当天,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专责工作人员黄秀媚依然和往日一样,在厂区内巡查检验。“根据餐厨垃圾的特性,前端分好类的垃圾在后端处理上也要进行工艺上的筛选,把不可生化处理的无机质筛出送往焚烧厂处理,有机质再进行生化处理。”黄秀媚表示,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一样,每天在城市大量产生,所以生物质厂在春节也不会停工。

  

  技术变革减轻工作负担

  

  过去,广州在生活垃圾处理上曾过度依赖填埋技术。如今焚烧、生化处理等技术兴起,“垃圾围城”问题不再。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卢家旭和黄秀媚见证着广州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的微观之变,环卫工作人员的负担大大减轻。

  “春节广州时常下雨,雨天送来的垃圾含水量多。”卢家旭说,以往工作人员需要人工调整炉膛燃烧参数,以适应垃圾成分的不同;如今有了“ACC自动焚烧控制系统”,炉膛能自动分析垃圾成分,根据成分不同调整焚烧数据。这套系统减少了在岗人员的操作强度,也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及长周期稳定运行。

  “自动化设备的大量投入,减轻了在岗人员的负担。”自2011年入职广州环投后,黄秀媚曾在不同类型、不同处理技术的厂区工作过,拥有多年工作经验。黄秀媚说,刚入职时,几乎每个处理设备都需要她走到跟前查验,如今大量自动化设备运用,信息可在中控室查看,巡厂人员方便很多。

  

  过年在岗保障广州环境

  

  新春佳节在岗,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相对减少。卢家旭和黄秀媚均认为,能够让广州市民感受到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环卫工作者辛苦一点、累一点也值得;他们也会争取让其他同事过好春节假期。

  “2016年进入广州环投工作以来,我只在家过过三次年。”卢家旭的老家在广西贵港,多年来,家人们对他的工作也都表示理解。今年春节,卢家旭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给家中老人拜年,将争取在其他空闲时间回老家慰问老人。

  “相比其他同事,我回家的机会更多。”老家在广东江门的黄秀媚说,有的同事路途遥远,一年到头只有过年才能回一趟家。她选择在春节期间留下,让更有需要的同事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