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4月19日        版次:A07    栏目: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本质要义    作者:郭嫄、卢楚婷

  □郭嫄 卢楚婷

  

  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质生产力在形成过程中已展现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然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在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在实践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发展水平、发展进程、发展空间以及发展方向,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始终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要求,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掌握未来经济发展主动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更根本、更深刻的历史性突破,取得更全面、更广泛的历史性成就。

  

  以创新为驱动,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

  

  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突出要素和鲜明特点,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否坚持创新发展关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动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如何通过创新引领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进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关乎能否把握发展新规律、抓住发展新机遇、实现发展新跃升。创新发展的关键核心在于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新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以创新为驱动,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首先,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培育强劲动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聚焦科技发展短板和弱项,全面提高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资源投入力度,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不断取得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科技发展成果。其次,统筹推进产业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强化实体支撑。持续完善构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将科学研究成果迅速全面地运用到产业发展过程,助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蓬勃发展。最后,优化创新体制和环境,为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局性系统性谋划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强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设,全面释放创新活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以协调为基础,提升新质生产力整体水平

  

  协调是新质生产力的内生特点和基本标准,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是否坚持协调发展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在我国,协调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得到深化,但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是当前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协调发展放在生产力提升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提升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首先,协调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新质生产力的实体根基。继续以科技创新培育产业新业态,引领产业结构优化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发展,逐步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将核心技术、先进工艺等创新技术融入传统产业,助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不断延续传统产业的生命力。其次,推动城乡区域协调,缩小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差距。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挖掘不同地区优势特色和发展潜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彰显特色的产业结构,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实现城乡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城乡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绿色为底色,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底色和普遍形态,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是否坚持绿色发展关系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进程,如何处理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彼此促进是人类社会实现永恒发展始终面临且必须应对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气候变化加剧等成为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因素。我国始终追求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坚持不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绝不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生产力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发展的密切联系。“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表明新质生产力不同于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传统生产力,而是追求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先进生产力,是以绿色为价值底色的可持续生产力。新征程加快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必须持续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以加快生产力发展进程。首先,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生态价值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保护关乎中国和世界的未来发展,关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未来生活,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必须探索经济发展、人的活动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路径,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硬道理。其次,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产业发展中的新能源开发和应用。推动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持续开发,不断降低对高污染、低效率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力推广新能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新能源的深度开发、广泛应用为重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最后,利用绿色技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依靠科技手段和先进设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对资源的循环使用,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使用。通过绿色技术优化节能减排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改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推动生产力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以开放为追求,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开放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能够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社会交流互动增多,世界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各国的生产发展、消费交换同属于一个世界市场,开放交流成为各国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不同国家发展基础和水平不一,发展路径和方式有差异,互学互鉴、互动交流也成为全球各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以开放为价值追求,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借鉴各国发展成果,吸引全球生产要素向内整合,凝聚成强大的发展动能;也有助于综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探寻内外联动的发展路径,开拓生产力发展空间。新征程上,必须贯彻落实开放新发展理念,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拓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空间。首先,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将国外创新技术、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引进来,吸收人类集体智慧结晶和优秀文明成果,在借鉴吸收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创新,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积极推动国内创新发展成果走出去,通过海外市场推动新质生产力成果转化为实际成效,在更广泛的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提升国际竞争力。其次,加强国际社会交流合作和互联互通。创建创新型人才交流平台,促进各领域、各行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和借鉴先进技术和创新方法,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持;促进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增强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的能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以共享为目标,明确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共享是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特质,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能够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发展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共享发展理念明确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只有矢志不渝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发展方向,新质生产力才能实现更大突破,真正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首先,新质生产力要为实现全社会共享提供物质条件。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为了人民而发展,以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为前进导向,持续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取得新进展,将创新技术融入教育、医疗服务、基础设施,不断提供满足人民期待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为共享生产力发展成果提供坚实条件。其次,新质生产力要落实全面共享,提高共享质量。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各个阶段的发展成果及时应用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渐进式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优化分配制度和保障制度,最大程度缩小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积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并在全民共享过程中继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取得新进展。最后,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共建共享,增强生产力发展主体力量。人民群众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享受主体,也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创造主体。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一切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

  

  作者简介:郭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卢楚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2XJY0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