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番禺实验学校:

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 成就幸福的自己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4月26日        版次:T06    栏目:    作者:甘卓然

     广外番实校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番禺实验学校 校长袁宇迪

  

  文/甘卓然   图/学校提供

  

  作为番禺教育的新锐力量,广外番实以积极的姿态回应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考题,办学卓有成效,得到了较高的社会赞誉度。

  

  将孩子培养成合格的人

  

  “新质生产力”是今年两会的热议话题,在广外番实党支部书记、校长袁宇迪眼中,新质生产力教学是利用先进技术和理念,将教育过程进行创新和优化,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和素养。新质生产力教学不仅关注知识传授,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具体表现一在理念,二在技术。

  “新质生产力需要有新的办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将孩子培养成合格的人,具有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和创新力,同时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袁宇迪表示,“一些家长偏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是我们认为,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品行,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懂得感恩的人。”

  

  多元路径培养创新力

  

  袁宇迪表示:“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校探索的教育改革之路。”

  新质生产力教学倡导个性化教育。在广外番实,学校为学生们建立起丰富多元的评价体系,且格外注重道德品行和个性化培养。学校设立了每周的“我型我秀”小舞台,学生踊跃报名,进行英语剧、唱歌、武术、语言艺术等才艺展示,学校为登场的每个孩子给予嘉奖,以期他们更自信地展示自己。

  新质生产力和科学教育密切相关,广外番实的科技特色也正乘风而行。学校充分利用智能机器人、虚拟实验室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和答疑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实现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和资源;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课堂、在线教育平台等新型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广外番实的科技特色不断开花结果,初一的梁洛宁同学获得第二十一届广东省少年儿童发明奖一等奖、2023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工智能大赛3D编程初中组一等奖。

  育人育才,重在培养思维。广外番实重视培育学生的数理思维,学校为每个年级都增设了一门备受学生追捧的“明星课程”——数学思维课。课上,学生们通过各种游戏将数学逻辑内化于心,在寓教于乐中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数学的兴趣。袁宇迪认为,数学是科学之母,也是建模、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拥有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受益终身的能力,学生就能够在AI时代筑牢根基,在人机互动中发挥人的价值。

  外语特色是广外教育集团的特色。作为广外系的成员,广外番实在打造外语特色上下足了功夫,建立了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外语教学体系。从英语特色课程的打造、英语文化节的举办、英语戏剧课的开设到双语诵读的展演,学生们在校可沉浸式学习英语。

  启航十余年来,广外教育集团奋楫扬帆,破浪笃行,在基础教育领域成绩斐然。广外教育集团与番禺区教育局共绘教育“同心圆”,广外番实的创办进一步优化番禺区教育布局,发挥广外教育集团的特色引领作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辐射,让番禺区老百姓得以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成就幸福的自己。

  

  学校名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番禺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广外番实”)是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育集团负责管理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办学规模45个班。学校坚持“全人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的办学宗旨,不断完善“先做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落实“轻负荷、高质量”教学特色,追求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强校。2022年9月,广外番实正式启用,办学一年多,学生数量从264人快速增至782人。今年9月,预计学生人数达1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