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六十八岁成为“爆裂鼓手”:农民杨奶奶重燃生命激情

一头银发一袭红衣,她曾在广州街头敲响《海阔天空》的炽烈节拍

来源:羊城晚报     2024年09月21日        版次:A05    栏目:    作者:谭洁文、张语洽

     杨奶奶演奏架子鼓

  

  文/羊城晚报记者 谭洁文 实习生 张语洽  图/受访者提供

  

  杨奶奶坐在架子鼓前,整个人沉浸在音乐当中。她的身体跟随着音乐律动,脸上不自觉地露出自信的微笑。和满头白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奶奶手中翻飞的鼓槌在架子鼓上敲击出的激昂节奏,还有演奏时透出的力量感和极富感染力的生命力。

  杨奶奶名叫许宝坤,由于儿子杨先生把母亲的练鼓日常分享在网络平台引起大家的关注,她被网友们称为杨奶奶。谁能想到,杨奶奶从零学习架子鼓仅仅三年,而在此之前,她是一位与音乐毫无交集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村妇女,还曾因疾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身体方面的忧虑。学习架子鼓,为杨奶奶的生活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旅程。

  

  儿子带回一套架子鼓

  

  今年68岁的杨奶奶生活在广西钦州的村庄里。她二十几年前曾经生过一场大病,虽已康复,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不似往日,日渐吃不消繁重的农活,杨奶奶和老伴待在家中难免无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21年3月,在深圳教架子鼓的小儿子杨河带回了一套闲置的架子鼓,“就是想让他们少做点农活,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太好,家里木薯、玉米又种得太多,得让他们在农村有个爱好。”谈起为何会产生教母亲学架子鼓的想法,杨先生对父母的关切溢于言表。而这也是长年生活在农村的母亲第一次接触音乐。

  “其实刚开始也没有喜欢,没什么兴趣,觉得太吵了。”回忆起刚开始接触架子鼓的情形,杨奶奶坦言,最初对架子鼓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儿子把鼓放在二楼,自己也很少看过。直到有一次儿子回到老家,在家里教孩子们打鼓,杨奶奶刚做好饭,好奇地站在旁边围观。杨先生抓住机会鼓励母亲来试一下,这才让母亲第一次接触到架子鼓。此后,杨奶奶闲暇无聊时就坐在鼓前敲敲打打,“没有什么农活,闲着没事就练一下”。

  真正开始对架子鼓感兴趣,还得从杨奶奶开始学第一首歌开始。当儿子再次回到家,惊喜地发现母亲空闲时会主动打架子鼓,于是他向母亲提议可以配一首歌,“看能不能打得来”。杨奶奶的架子鼓处女作——《桥边姑娘》,就这么开始了。有了旋律的加持,原来略显单调的节奏瞬间有了生命力,“学第一首歌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很满足。”杨奶奶笑着说。

  作为从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架子鼓初学者,杨奶奶一开始连鼓谱都看不明白,儿子索性改变往常的教学方式,不用鼓谱,直接从节奏开始教起。“一开始学了很多歌都没有看谱的,就记住‘动次打次’。”杨先生说,第一次教母亲打鼓,五六天的时间就只教了两个节奏。

  假期结束之后,杨先生离开家回到城市工作。儿子不在身边,杨奶奶并没有停止打鼓,依旧在农忙之余抽空练习,练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杨奶奶就“直接跟儿子视频,让他纠正”。第一首歌的节奏,杨奶奶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彻底学会,“也没多少时间学,农活多,当时打了一个月的节奏”。

  一个月之后,当杨先生再次回到家中时,母亲的飞快进步给了他很大的惊喜:“我再次回到老家,没想到她竟然练得那么好!”杨先生坦言,之前是先让父亲尝试架子鼓的,但是父亲的耐心和手脚协调性没有母亲好,不久也就没有再坚持下去。反而是母亲展示出了对音乐和架子鼓的天赋,“打起来感觉不是非常难,学得也快”,在成就感的加持下,杨奶奶对架子鼓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在晚上或者白天下雨下不了田的时候,她就会坐在架子鼓前练习歌曲的节奏,每天都会练上一两个钟头。

  

  “我很喜欢挑战”

  

  学习架子鼓的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当时已经65岁的杨奶奶来说,但她没有被年龄限制住,而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由于杨奶奶一开始还不会看鼓谱,学过之后总会面临“经常忘记”的困难和烦恼,节奏的掌握只能靠反复记忆和练习。于是儿子就一段一段地教,母亲一段一段地记,前面那一段练好了再教下一段,直到全部练完以后再把它合成一首歌。

  杨奶奶还提到,“最困难的其实是‘加花’,还有快节奏。经常尝试去学,但是有点学不来,经常想放弃”,但她从来没有真正放弃,遇到难以跨越的难关,杨奶奶通常会放慢脚步、稳扎稳打。“其实我觉得我很喜欢挑战。难的就先放一下,看什么歌可以打,学得来的就继续学。”杨奶奶的话语平平淡淡,却显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韧劲。

  日积月累之下,杨奶奶的架子鼓技术实现了巨大的飞跃,如今的她已经可以演奏出具有节奏变化的歌曲了。杨奶奶说:“之前都会选比较简单的歌,现在更有勇气去挑战很难的歌。”而且每学会一首歌,她都会感到“兴奋、开心”。

  对于杨奶奶来说,打架子鼓不仅让她心态变年轻了,还因“手脚动起来,锻炼身体”,整个人变得更加有活力,身体状况也好了许多,“我打了架子鼓以后邻居他们都很好奇,就说你怎么变得那么年轻啦?”杨奶奶笑眯眯地说。

  杨奶奶热爱挑战的乐观态度,不仅让她在学习架子鼓的过程中保持了积极心态,也深深感染了周围的人。街坊邻居们都很好奇地来围观杨奶奶练鼓,有的还向她“拜师学艺”。“我学会打架子鼓以后,身边很多人都来尝试,有好多人来找我学。我们村里有人办喜酒,就有人会说奶奶拿你的鼓出来助兴一下。”

  

  重燃生命激情

  

  “她以前没有像现在这么喜欢新鲜事物。年轻的时候做些水泥工、建筑工,年纪稍大就回家里,没有想过什么挑战。”儿子杨先生坦言,架子鼓激发了母亲探索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年轻开放的心态:“学习架子鼓之后她接受的东西比较多了,比如说怎么玩手机、怎么拍摄、怎么剪视频,这些都叫我教她。她还会回复评论——跟粉丝们互动她很开心。”杨奶奶的乐观和热情让她在网络平台上吸引了众多粉丝,成为一个鼓舞人心的榜样,大家都惊叹并敬佩于“摇滚奶奶”的活力。

  三年前刚开始练习架子鼓时,杨奶奶不曾想过会有今天的进步,“我在农村还要带孙子。其实我开始也没想怎么样,就是闲下来练一练,慢慢就到今天。”如今,杨奶奶的架子鼓演奏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鼓舞了许多人,还吸引了不少电视台抛来橄榄枝。2021年,杨奶奶登上了央视重阳节晚会的舞台,又接到了天津卫视选秀节目的邀请。2023年6月28日,杨奶奶还和其他音乐创作者一起,在广州街头举行了纪念黄家驹逝世30周年的快闪活动,现场,一头银发的杨奶奶身着一袭红夹克激情摇摆,鼓槌敲响《海阔天空》的炽烈节拍,让人心潮澎湃。

  “有一个粉丝评论我:活到老、学到老。那个评论我印象很深刻,给了我很多鼓励。”杨奶奶提到,因为架子鼓而认识的许多粉丝朋友也成为激励她继续练习架子鼓的源源动力。

  在采访的最后,杨奶奶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年龄,只要有喜欢的,就大胆去学。”杨先生也赞同母亲的想法,他说:“有很多年纪大的人,其实都有潜力,只是很多人不敢去尝试而已,不敢跨出那一步。”